APP下载

张之洞《劝学篇》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2017-02-01张韵聆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张之洞国民

张韵聆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张之洞《劝学篇》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张韵聆*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船坚炮利不仅打破了中国紧闭的国门,同时送来了先进的科技,以及看似“先进”的西方文化。在这种文化的冲击下,批判中华传统文化“繁难无用”的声音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统治地位面临挑战。在中西文化的交锋中,张之洞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中庸思想,强调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但是必须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立场。同时,为应对改良派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张之洞在他的《劝学篇》中,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致用当务”的要求,秉持“应世变”的原则,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虽然张之洞作为封建阶级的代表,他的“中体西用”思想确实存在局限性,但他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仍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之洞;劝学篇;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在与西方文化的交锋中,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处于劣势,并表现出“繁难无用”的弊端,加上改良派对中学的批判与西学的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国人对是否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感到疑惑,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对国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作为晚晴封建官僚的代表,张之洞十分清楚这种情况对封建统治的冲击,由此,他创作《劝学篇》,力图会通中西,以正人心。

张之洞的《劝学篇》发表于1898年4月,全书内容新旧杂糅、会通中西,很好的应对了“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1]的尴尬局面,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实现富强、追求民族独立的关键所在,但“西学必由中学始”[1],故而在书中,他提出了中学为内学,“治身心”;西学为外学,“应事变”的主张。由此,《劝学篇》被看作是他的“中体西用”思想的纲领性著作。他告诫国民,必须遵循“先中后西”的顺序,先打牢中学的根基。那中学学什么?他强调要“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1],然后“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1]。但是中学经过五千年的更替,知识繁杂,且有些内容隐奥难明,其实对今日世事已经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就要求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求精不求多,注重其中“致用”、“切要”的内容。

一、以“致用、举要、守约”为原则的基础知识教育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将传统文化教育称为“中学”、“旧学”,强调的是对孝经、四书、五经、中国历史、地理、政治,及汉唐以来有益于今日的文章的教育与学习,其中又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为重,至于孔孟以外的经史子集,其中的中理精言可以补经义、应世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习,但是对诸经的理解必须折衷于儒家经典。他同时也强调“以致用当务为贵,不易殚见洽闻为贤”[1],旨在“求精”,而非“求博闻”,秉持这种中学的教育理念,张之洞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学习划定了以下范围:

首先,张之洞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通经以明大义”,强调对经书中有助于国人治身心、治天下的大道理的学习与理解,比如《易经》的大义就是“阴阳消长”;《诗经》的主旨就是,“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而《礼记》的大义便是,“亲亲,尊尊,贤贤”。由此看来,对诸经的学习,张之洞强调的是“求精”,旨在明确经书中的大义,同时注重其中对今日世事有实际帮助的要指,琐碎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是诸经中各有说法的内容,可置之一旁,不用浪费时间去钻研。小学堂中对经义的教育也一样,不要求全篇解读,也不追求教育对象能够对经书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讲各经的要义。他认为,这样治经,“浅而不谬,简而不陋”,即使学生半途而废,但因接受了经籍义理的教育,便不会做出离经叛道的事,也不算是一无所获。

其次,强调切用。张之洞的“切用”原则,在史学教育方面,强调的是对“事实”与“典制”的学习。要选择有助于今日吸取教训的史实,参考书目有《资治通鉴》、《续通鉴》、《明通鉴》、《纪事本末》等,典制的学习则强调可供今日吸收与借鉴的内容。而政治课程方面,张之洞强调读“近今者”,以清朝的政治为首要,百年以内的政治事件与五十年以内的奏章、议案最为重要,其他的略知一二便可。接着是地理的学习,先学习中国地理,主要学习中国地形地貌、水域、物产分布、城市分布、海防边防、通商口岸等内容,强调必须先掌握中国的基本情况,之后才可开始对环球地理的学习。

二、以“正人心”为核心的爱国精神教育

张之洞作为晚晴封建官僚的代表,决定了他所提倡的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为了巩固满清政府的统治,因此他强调必须“先中后西”。如果身为一个中国人,却不了解中国的基本情况及文化传统,那就像是“不知其姓之人、无髻之骑、无舵之舟”[1]一样,变得崇洋媚外,甚至会因为过分向往西方国家的自由与富裕,变成列强的走狗,做出危害中国利益的事情,在张之洞看来,主张全盘西化就是崇洋媚外最好的例子。所以,张之洞主张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对国民进行“正人心”的爱国精神教育

但是,不得不表明的是,虽然张之洞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爱国精神培育的促进作用,但是他错误地将“爱国”等同于“爱满清政府”,他告诫国民要“人人与国为体”,其实是以传统文化中的“忠君爱国”思想,来教育国民要与清朝统治者“上下一心”。为实现巩固封建统治的教育效果,他在《教忠》中列举了清朝统治者的十五条仁政,涵盖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来博取国民对统治阶级的认同与信任。除此之外,他所强调的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教育,其实也是为了加强封建礼教与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对国民思想的约束,树立身为“清朝子民”的意识,力图使国民在清朝统治者的领导下,各安其份,各尽其职。

三、张之洞《劝学篇》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爱国精神的重要源泉。爱国主义是国民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与发自内心的忠诚之意,以及为争取祖国越变越好的奋斗精神。那么,爱国精神从哪来?当国民对本国的光辉历史以及先辈的成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爱国之情便油然而生。由此看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为促进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对张之洞的《劝学篇》进行细致的研读,不难发现,他也深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集合而成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乃至每个中国人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爱国精神培育,以及民族凝聚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树立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促使国民与统治阶级把劲使到一块去,共同促进中国的独立富强。这个道理在今天同样适用。要使中国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养分,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其中确实有许多内容已不符合现在的时代特点,这便要求我们要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同时仍蕴含时代价值的内容,这便是我们现在强调要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如何明辨其优秀与否呢?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由于政治立场的局限,导致张之洞为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而选择了传统文化中封建、腐朽的部分,比如三纲五常思想,忽略了其中优秀、精华的教育内容。但是,以辩证的眼光看,他又无意中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开具了一副高明的药方——致用当务。他的这种“知要”的理念,于书中主要体现在强调对“今日有用者”、“有关今日鉴戒者”、“可资今日取法者”的内容进行学习,旨在提高传统文化“应世变”的能力,这对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样有借鉴意义。今天,我们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谓“优秀”,其实也可以说是将张之洞的“致用当务”的原则进行细化。首先,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当代人的精神层面有指导作用的部分,比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当代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思想,这些内容都能够帮助人们调整好精神状态以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其次,是对现实生活有更具体的借鉴意义的内容,比如自古流传下来的经验,以及至今仍在沿用的、并未过时的技术等等,这些内容,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提供便利,这些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蕴含着时代价值,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的部分。

[1]张之洞,陈山榜评注.劝学篇.吉林出版集团,2011.

[2]祝婷婷.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张韵聆(1991-),女,汉族,海南文昌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G

A

1006-0049-(2017)09-0106-02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张之洞国民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张之洞的“三不争”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一直难忘
高地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