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性质

2017-02-01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

强 薇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浅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性质

强 薇*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历史唯物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其性质争议不断一直为学界所讨论。马克思的文本中曾明确对自己创建的学说的性质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有过相关的描述。但是哲学应如何定义,科学如何定义,二者又如何区别。考茨基、普列汉诺夫、葛兰西、卢卡奇、科而施等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却依然没有定论。最后,我们返本固元,就黑格尔对其研究对象性质的定义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下了关于其性质的定论。

唯物主义;历史观;性质

一、历史唯物主义性质问题的缘起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和扬弃的基础上,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中逐步完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提出,于《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被充实完善,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这种科学理论体系的历史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揭开了唯心主义最后一块遮羞布,使其从根本上与历史观发生了断裂,并找到了用人类自身的存在来说明人类自身意识而不是用人类自身意识来说明人类自身存在的新思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因此首次得到了科学的理解与阐释。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始终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的性质作出明确的定性。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埋下了问题的种子,让后继者们为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问题在学界展开了讨论。

二、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其性质问题的主要过往讨论

其实马克思的文本中曾明确对自己创建的学说的性质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有过相关的描述。他说:哲学只是一种抽象的具有思辨能力的学问,而科学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知识;哲学早已跟随黑格尔哲学而瓦解了,但马克思自己所创立的学说是科学却不是哲学。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问题最复杂的地方。哲学和科学应该如何各自定义,二者又应该如何区别。马克思在自己的文本对“科学”一词大致进行了三种含义的运用:其一,广义的科学,其内涵为典型的德语中的科学;其二,狭义的科学,往往同狭义的“哲学”对举;其三,狭义科学的引申义,近似于“真理性的”的意思。虽然马克思认为自己创建的学说应该被称为科学,但他的学说为什么在后世被放入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中呢?这可能与马克思早期在“哲学”的名义做过很多工作,故而后来所建树的思想虽然是以科学的名义其中却存在着隐性的哲学,以及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哲学问题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考茨基、普列汉诺夫作为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代表首先用实证化的理解方式对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在考茨基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是一门科学,其根源是它的实证性,它的诞生之时即已宣告了哲学的死亡。准确地说,它应该叫唯物史观。在考茨基看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在发展的问题上其本质是有一贯性的。考茨基主张用自然规律替代历史规律,并认为自然学科的方法也是可以替代的。考茨基的这种理解包含了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之后普列汉诺夫明确将历史唯物主义视为“社会的科学”,而这种科学是主要用于研究社会一般规律的一种科学。但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牢不可破的实践的观点来说,实践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其革命性和批判性。正是实践结果对现实社会不断的进行否定,人类社会才得以有不断的发展进步,人类历史也才能够有新的产生和延续。在这里,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都对历史唯物主义给予了实证化的理解方式,从而无可避免的走上了忽视历史唯物主义自身固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错误道路。对此,历史用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证明了它的错误。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葛兰西将矛头指向了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葛兰西发表文章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了天然的经济事实并不能在历史上占主要地位,社会的真正主体是彼此联系着的人。之后,葛兰西又进一步批判了认为“事件应该如何沿着事先确定的进程发展下去”的“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观点。但卢卡奇将批判的重心放在了被泛化了的实证科学方法上,表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自然科学通过观察、抽象、实验等取得‘纯’事实并找出它们的联系”,但是“自然科学的‘纯’事实,是在现实世界的现象被放到能够不受外界干扰而探究其规律的环境中得出的”。“这种看来非常科学的方法的不科学性,就在于它忽略了作为其依据的事实的历史性质。”由此可见,卢卡奇对实证科学方法是不赞同的,是从根本上批判的,他的这种否定非常决绝的割裂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科学的学科根本联系。但即便如此决绝,卢卡奇也依然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关于其学科性质的明确定性。科尔施继承并发扬了卢卡奇的思路。科而施反对第二国际理论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哲学内容这一观点,更不承认将其理解为以经济决定论为核心的主张。在科尔施看来,如果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被理解为实证科学,那么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就被完全割裂,其理论深刻的批判性和价值维度就会被完全忽略。这是一定会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的严重问题,将使马克思主义陷入理论危机中。同时科尔施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误读的深刻原因,并指出:必须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哲学精神并且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转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摆脱当时所面临的理论危机,使无产阶级革命得到成功。在柯尔施那里,科学是局域性的实证事实描述才是哲学和科学的根本分别,哲学把握的是整体运动的辩证过程,而这里的这种哲学也许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那种哲学;科学是置身于事物的变化之外的,而哲学是变革世界的一种实际存在的能动力量。在这样的论证之后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确实有哲学。这样的理解放在今天看来,虽然与马克思先生本人对哲学和科学的区别的理解有较大的不同,但却不是没有道理可言。

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这些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之后的发展产生了即使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被称作新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都始终无法摆脱的深远影响。

三、如何定性唯物主义历史观

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不应局限于用何种名称定义它,而应该对如何才能对其本质做出深刻理解进行思考。不能够错误地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哲学再或者是单纯的哲学,也不应该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可以生搬硬套的任何范式来解决所有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将历史唯物主义怎样理解,其实质仍然是“哲学”与“科学”之争。我们可以借鉴“笛卡尔式的怀疑”,返本归原。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去寻找,从他们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源-德国古典哲学中去寻找,从黑格尔中去寻找。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范畴-历史。对于这个范畴,黑格尔是这样定义的:历史既不是未来的结束,也不是结束于过去,而是现在的结束,历史是面向过去的。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能根据过去的表现预测未来的模样。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是解决一切历史发展的原初动力问题,但前提是建立实践地科学地理解真实的历史的基础上。而仅仅通过抽象将历史分裂成一个个孤立的范畴,再或者将历史运动强行总结出一系列刻板公式。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价值在于让人类科学地理解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创造,为现实历史的变革和进步提供方法指南得以创造理想的世界。故此,历史唯物主义在学科性质是历史科学,具有经验科学的性质。这一结论,不仅是由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概念得出,更是由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牢固的基础——实践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历史及世界历史的经验性质决定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我们今后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时候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合理地运用辩证法方法对事实进行适度的抽象,而不能仅仅依靠思想运作。

强薇(199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郑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与文化。

F091.91;B

A

1006-0049-(2017)09-0103-02

猜你喜欢

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