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至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变迁
2017-02-01杨闫慧杰
杨闫慧杰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甲午战争至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变迁
杨闫慧杰*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张之洞所生活的时代正值清王朝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他作为一名清廷要员,既为朝廷卖力,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中西文化、制度差异,引进西学,以维护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其本身对待西学的态度随之发生转变,“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逐渐丰富,渐成体系。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广为大家所熟识,但这一思想并未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而逐渐消亡,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涵,本文就洋务运动以后,将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变迁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分析比较,既可看到其连续性,又可看到其差异性,并逐步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吸收传播西学的态势,对西学的引入与学习也逐渐由器物层面过渡到制度和政治体制层面。本文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张之洞在推动西学传播,促进近代社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
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演变
一、甲午战争以前的“中体西用”思想
甲午战前张之洞就已经有机会接触西学,拓展自己的视野,并经历了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转变。但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士大夫,其思想固然要受传统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张之洞对西学的认知主要还局限在西方的器物层面。
早年时期,张之洞虽为清流,但其思想与那些固步自封的清流士仍有差别。这与其仕途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十年的京外学官生涯不仅使他能够深入到清末社会现实的深处,同样也赋予其研读西学的机会。通过接触西学,张之洞的眼界得以开阔,对待西学的观念发生转变。他在任四川学政时曾为书生编纂过《书目答问》,其中就西洋译书及介绍西洋情况的书目就有二十多条,足以看出他非但不排斥西学,相反还将其加以推广和学习。再如1880年的《会议未尽事宜片》中说:“至于教练海战,实是袭人所长,闻赫德愿觅西士助我教练海防,其说未偿不可酌采。”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对待西学只要与我有用,皆可择取,并不排斥西学。这与顽固的清流人士有很大的区别,但限于之前所说,早期的西学态度植根于封建土壤,因此在认知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1881年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可谓其仕途的一大转折,此时的张之洞从之前的一名闲散京官成为了执掌一省事物的封疆大吏。受仕途及环境的影响,此时他的西学观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由清流党人对西学的批判态度转而对西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兴趣。当时一些省份的督抚通过兴办洋务,财政和军事实力大增,这引起了他的效仿之念,而早在曾国荃抚晋时,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就专门为山西设计过“洋务”方案。这些未被曾国荃采纳的方案之后被张之洞所接纳,于是他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开展了兴学校、育人才、招聘洋务人才、设立实业机构以及筹办编练山西练军等措施。他还聘请李提摩太为顾问,接受他的西化方案,先后在山西开办了一系列洋务事业,并受李提摩太“借鉴异方,补苴中国”②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储材为先,方今万国盟聘,事变日多,洋务最为当务之急”的理念。③虽然这些举措并未获得明显成效,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张之洞由清流派向洋务派的转化趋势。
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后其西学观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借此机会,张之洞得以从相对偏远闭塞的北方来到相对开放,具有优越战略位置的南方,这使得张之洞的眼界随之大开,同时也为他仕途的登进提供了又一难能可贵的机遇。之后他参与了中法战争,战争的实践让他对军事科技层面的中西优劣有了更真切和深刻的体会。张之洞认识到,镇南关一战的胜利与老将冯子材先进的武器装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在当时要想使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就要受制于洋人,而如果自己能够掌握军械制造的技术就可以挽救民族免受列强欺凌的命运,因此他萌生了学习军械制造,学习开采,炼制煤铁和培养使用修理器械的专门人才的决心。张之洞从改良军备入手,建造军舰,开设水陆师学堂,招募洋将,翻译西书,不仅如此,他还架电线、修码头,建立广州织布局和枪炮厂,以强烈的实用精神,吸收学习西方科技,以期能够维护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同时也完成了向洋务派的转化。
二、维新变法前后的“中体西用”思想
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给清朝统治者当头一棒,这不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震惊和愤怒,更使得一直处于天朝上国迷梦中的清朝统治者逐渐清醒,一场以救亡图存为宗旨的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席卷中国大地。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文化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文化观也开始逐渐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甲午战后,张之洞对西学的认知开始由西艺逐渐扩展到整个西方政治文化范畴,对西学的态度也由甲午战前的全力吸纳变为“讲新学,补旧体,抑西体”,他积极的与维新人士康、梁等人进行斡旋,支持其在上海召开强学会并出资创办《时务报》,这些举措对维新运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正是由于随着他对西学了解的逐步深入,开始认识到如果对西学加以全力吸纳、应用,就会脱离实际,他深怕这样会造成亡国、亡教、亡种的严重危害。所以张之洞所倡导的新学与旧学相对应,也是有选择的。主要包括西政、西艺、西史。这里的西政主要指的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等具体的管理制度,而不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由此可以看出张之洞西学的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只知提倡船坚炮利、百工艺技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原洋务派领军人物,开始出现与维新思潮相接轨的趋向。但是毕竟张之洞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学术观点,社会地位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分歧也开始逐渐暴露。他的幕僚辜鸿铭曾说:“文襄之效西法,非慕欧化也;文襄之图富强,志不在富强也。盖欲借富强以保中国,保中国即所以保名教也。”④所以张之洞反对维新派所提倡人人有自主之权的民权说,他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则国将不保。张之洞所理解的民权,是国有议院使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是让民申其情,而不是让民揽其权。更何况现有的体制本身就有公议体系,无须袭议院之名,中国民众也缺乏担任议员的能力,所以他认为在中国设议院的时机尚不成熟。
而他鉴于之前在官场的丰富经验也逐渐意识到维新派的路子可能走不长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并逐渐与维新派人士划清界限。而此时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的演变,我们也可以从他《劝学篇》的外篇中找到有力佐证。他一面鼓吹忠君卫道,一面系统的阐述自己“中体西用”的思想体系,成为了“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反对顽固的守旧派不知变通、泥古不化的作风,又不赞同维新派提倡的自由民主,兴民权,废三纲的政治主张。他号召人们学习所谓的西政西艺,即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参照西方先进制度,对中国传统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都加以改造,以达到富国强兵,挽救危亡的目的。因此从张之洞的《劝学篇》外篇我们可以看到以洋务派为代表的开明封建士大夫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即主张有限度的变革。
三、清末新政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被迫迁往西安,面对“京畿之变,大局几危”的形势,一批官员积极呼吁变法,张之洞作为一位多年为官的清廷重臣,早已深谙官场规则的他在慈禧宣布实行变法新政,张之洞不“变体”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转变,认为只有“大加兴革”才有可能挽救趋于灭亡的封建王朝,开始主张改革官制推行君主立宪,这一时期的张之洞认为西法,西政、西艺、西体皆要学,成为实行变法新政的领军人物。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作为清末新政的一个代表性文件,也可以看作是张之洞长期变法思想的一个总结。虽然其中大多数内容仍然重申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改革内容,但我们从中已经明显可以感觉到他的改革诉求已经从低层次的经济领域改革向高层次的政治领域改革的过渡倾向。例如其一,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对封建专制体制的强烈不满,并主张朝廷破常格、除官气、达下情。其二,奏折中提出了建立近代法制的问题,主张聘各国著名律师,采纳其中适合本国国情的部分,制定铁路、矿务、商务、交涉刑律等各项专门律法。⑤他斥责清代刑狱“滥刑株累之酷,囹圄凌虐之弊”,提出禁讼累、省文法、省刑责、重众证、修监羁、教工艺、恤相验、改罚锾、派专官等九条的改革建议。体现了从野蛮到文明,向资本主义刑狱制度看齐的趋向。此外还提出的科举改制与近代新学制的建立、用人行政政策和经济法规的制定等措施,都已表明这时的改革已经深入到体制本身,也说明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这一思想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
而关于在中国开议会、定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进行政治体制变革的主张,张之洞则逐渐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以及后期的立宪派代表张謇等人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清末预备立宪和官制改革。1904年,张之洞在督抚大臣中率先提出立宪主张,同两江总督魏光焘上奏《拟请立宪奏稿》,1905年,又同袁世凯等督抚电请清廷派亲贵大臣分赴东西各国考察政治,将其作为政治改革的参考,最终推动清廷的预备立宪和官制改革。张之洞对各国宪政的考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最终主张在中国实行立宪打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结语
张之洞是一位与时俱进,注重变革的封建士大夫,他在晚清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对晚清和近代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可谓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完善者和执行者,究其一生,“中体西用”的思想不仅随时而变,也随事而变,探究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张之洞的施政理念和措施,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近代社会。
但是分析人物思想决不能抛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的社会地位,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观既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局限。因此我们在分析其“中体西用”的思想观时不难发现他既有“趋时”的一面也有“附权”的一面,这一特点又深刻的反映在他的改革实践中。因此在其改革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心态,“趋时”是因为多年的官场生涯使他拥有了良好的政治敏锐度,这使得其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革自己的施政方针和策略;“附权”则是因为他所处的政治立场使得他不得不考虑个人的仕途前程,因此在帝、后纷争中始终处于两难抉择,张之洞也正是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中走过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总结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中西独立、以西补中、中西会通三个不同时期的变化,而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除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的变化以外,主要是张之洞本身对西学认识的逐渐深化和其自身实践活动的推动。虽然张之洞始终抱着“中学为体”的态度,但是他在西学探索中所做出的贡献,对推动中国迈向近代化,富民强国依然做出了不容小觑的突出贡献。
[ 注 释 ]
①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②黎仁凯,仲康模.张之洞与近代中国.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④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⑤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第三折.
[1]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1990.
[2]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4]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第二折.
[5]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6]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黎仁凯,仲康模.张之洞与近代中国.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9]黎仁凯.张之洞与晚清政治.河北学刊,1997(5).
[10]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1]孔祥吉.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历史研究,1993(1).
[12]秦进才.《劝学篇》与“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
[13]李哲欣.体制内的渐进式政治改革——张之洞政治改革思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王志龙.一位儒臣的政治诉求——张之洞政治改革思想的嬗变.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杨闫慧杰(199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G
A
1006-0049-(2017)09-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