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体西用”的现代价值研究综述

2014-11-11郭晓敏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现代化传统文化

[摘 要]19世纪后期,清廷部分官员及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和地位时,逐渐衍生出“中体西用”论。它作为处理中学和西学的一种模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中体西用”现代价值的研究情况,为“中体西用”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体西用;现代价值

明代万历年间,西欧传教士来华传教,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学术。但直至嘉道社会危机前,西学并未对中国社会产生太大影响,清廷中的多数官僚未产生学习西学的强烈愿望。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面对着一次次边疆危机,受到了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地沉重打击之后,清廷部分官僚以及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于是,在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和地位时,逐渐衍生出“中体西用”论。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中体西用”这一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体系,它主要反映了洋务派的政治主张。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中体西用”是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一直广泛流行的口号,它是处理中学和西学一种模式,不同派别注入不同的内容。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中体西用”的现代价值。

一、文化方面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交流逐渐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了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拒绝吸收任何形式的西方文化,这使得中国文化变得僵化、落后。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全盘西化。这也违背了文化交流的客观规律,甚至会带来社会动乱。近三年来,随着人们对“中体西用”的认识更为深刻,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时,学者们普遍赞同“中体西用”论。

李秀伟指出:“外来文化必须与本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情相结合,必须与传统文化保持既排斥又融合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这种既借鉴外来文化又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正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

王聚芹、李宝林也在文章中发表了同样的看法,认为应在保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他们指出:“我们不应质疑传统文化的有益性和存在性,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今的现代文化相融合,也不应该质疑西方文化存在的积极性,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使西方文化能够与中国现实结合,进而发挥改造中国现实的力量。”[2]

而且,对于如何处理利用“西用”,许多作家也进行了阐释。如高吉乐写道:“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3]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在当代社会,我们只有借鉴“中体西用”的处理模式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二、政治方面

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这一目标,许多学者建言献策,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我们应吸收“中体西用”的精髓,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

吕鹏从儒学现代化这一角度分析指出,“在层层剥去中国统治思想儒学的僵化部分时,纳入西方相应层次的文化成果,形成一‘中体西用式的新的文化体系,然后再由这种新的文化生成一新的历史创造力量,从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4]由此可见,儒学现代化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而实现儒学现代化的途径正是构建“中体西用”式的文化体系。

另一些学者则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出发得出应采用“中体西用”的模式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者王聚芹、李宝林指出:“在今天,我们作为发展中大国,与西方世界相比,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先进技术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是,因为中国有着自己的‘体,已由洋务运动时期的封建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已由落后的‘体转变为先进的‘体,所以,任何全盘西化都不可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实现中国现实问题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结合。”[5]

当然,部分学者也曾猛烈的批判“中体西用”论,例如晚晴时期,严复从逻辑观念出发,认为“中体西用”违背了“公例通理”。但“严复的批评显得有点书呆子气,因为现实的政治策略从来不是从逻辑中推出来的,同时策略的有效性也并非以是否合乎逻辑为前提”。[6]虽然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并不能代表“中体西用”这一处理模式是错误的,问题的关键是体用划分的失误。什么是体不需要变,什么是用而需要变,如果处理好这一问题,“中体西用”论对现代化建设不仅无害,反而会起到促进作用。

三、文学艺术方面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中体西用”的现代价值。

宁稼雨先生指出,在近代文学史上,有两次中西合璧的文化思潮,第一次是洋务运动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40年代。但由于近代以来国家衰弱落后,而且自五四运动以来,受全盘西化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普遍持否定、抛弃的态度。这种中西合璧的文化思潮最终都不了了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西方学术范式灌输的中国学术已存在严重的问题,“严重消化不良,亟待重新定位,找回本体,再度重生”,[7]而且“当下中国国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热东山再起”[8]。因此,文学界应改变以往的学术范式,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实现学术再生。

在艺术创作方面,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中体西用”论的价值,如张炼指出:“以东方传统艺术的技巧和思维情趣为本体,以影响空前的波普艺术对时代特征成功把握为用,进而内外兼修于当代艺术创作,至少比完全照搬传统,用油画颜色画山水画,抑或完全西化一眼就能看出师出哪位大师门下之类的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得要稳妥得多。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这种选择方式或许算得上中庸之道[9]”

四、教育方面

一直以来,张之洞在《劝学篇》中阐述的“中体西用”思想被认为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由于帝党、后党的支持,他的办学理念通过“两湖模式”、“癸卯学制”得以实现。新式学堂的兴办,西文和西艺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教育的类型、阶段以及学习的内容的明确的划分,为近代形式的学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严加红指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存在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中国社会初步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时,所遭遇上述相关疑难问题,它是在实现中国社会和文教现代化中的战略性抉择”。[10]

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证明“中体西用”在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学界在“中体西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例如认识到“中体西用”在文学创作中价值,运用“中体西用”思想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如何划分“体”、“用”?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引进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学术界如何运用“中体西用”的思想进行新的架构?或许从这些视角对“中体西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秀伟:《浅评“中体西用”》,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3期,第27卷

[2]王聚芹、李宝林:《略论“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载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4期

[3]高吉乐:《“中体西用”论的再认识》,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第7期

[4]吕鹏:《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载孔子研究,2011第3期

[5]王聚芹、李宝林:《略论“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载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4期

[6]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122页

[7]宁稼雨:《重建“中体西用”中国体系学术研究范式——从木斋的古诗研究和我的叙事文化学研究说起》,载学习与探索,2013第6期

[8]同上

[9]张炼:《中体西用内外兼修——论波普艺术对东方艺术形态发展的作用》,载艺术中国,2013第8期

[10]严加红:《中体西用:近代中国文教理念的建构模式——张之洞<劝学篇>研读》,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第11期

作者简介:郭晓敏(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湖南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

猜你喜欢

现代化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我的女巫朋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