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演变的形态研究
2017-02-01查红旭
查红旭
平顶山市戏曲研究中心豫剧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国戏曲艺术演变的形态研究
查红旭
平顶山市戏曲研究中心豫剧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剧种,成千上万个不同的曲牌、唱腔。本文分析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戏曲与宗教的联系和宋、元、明杂剧的兴起兴衰原因,中国戏曲表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成果。
中国戏曲;审美特征;表演虚拟性;兴起兴衰;戏曲剧种
一、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当我们在看中国戏剧的时候,它是一个大国,中国的戏曲是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三百多个剧种,两千多剧团。主要是以歌舞为表现手段,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特征,达到表现剧情时间和空间、人物的外部动作和内心世界的完全自由,就是演员的自我、演员角色的自我、演员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我。戏曲的写意意境很美,表演优美,观众普及广泛,在世界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历史是悠久的,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而话剧是从国外引进的,它也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和民族的文化之中。我们今天主要旨在探讨戏剧的理论和戏剧艺术的创新,我们一定会尊重戏剧传统和戏剧的规律。艺术的审美是具有保守性的,当我们在欣赏一首名曲、一部经典的小说、一出名剧的时候,不断的推敲,反复的欣赏,世代相传,定会成为不朽的珍品。人类的艺术生活是紧紧联系社会生活的,当我们不注重艺术的传统和规律时,就会把艺术当作是流行歌曲,是不会被保存下来的。戏剧是综合艺术和集体艺术,它当众表演的艺术模式已经让观众习惯,要想要让戏剧艺术创新、发展,我们要加强对戏剧、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对戏剧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戏剧传统和规律进行探讨,我们可以运用人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来研究戏剧。团结、探索、创新、进步,这是我们着重研究戏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中国戏曲与宗教的联系
我们研究中国本土的戏剧,就是中国的戏曲,它的时间、空间处理的自由灵活,运用的艺术手段是广泛的、综合的。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品格,一定是有他的根源的,我们从它的宗教意义和戏曲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戏曲是十分注重和强调道德功能的,在孔子那里,礼与乐是相合的,政治伦理思想和祭神的仪式是一样的,实际上,戏曲家都是吸取了礼乐观念,都在主张人情和名结合起来,中国戏曲有喜剧,也有悲剧。但是,中国戏曲的悲剧观和古希腊人的悲剧观,是有很大的差别。“悲欢离合”是中国戏曲传统的一般结构,在很多的剧目中,结尾总是“大团圆”。这也是中国美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我们也从来没有产生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因为悲剧的精神和我们的宗教、哲学是格格不入的。当我们的民族满足于宗教和哲学时,对悲剧的需要就会消失。在《窦娥冤》中,写楚州太守接受了张驴儿的诬告,判窦娥死刑。窦娥临死前发誓说:刀过时,一腔热血都飞在白绫上,三伏天降三尺雪,楚州亢旱三年。三件誓愿完全兑现。窦娥冤魂显灵告状,于是冤案昭雪,恶人被处死。这样震撼人心的悲剧题材,由于恶有恶报,结果都是光明的。《牡丹亭》也是这样的,写杜丽娘因情生梦,因梦生病,因病而亡,构成了爱情的悲剧,但是杜丽娘死后,鬼魂依然爱着情人柳梦梅,因情所致,死而复生,终于和柳梦梅结为合法的夫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强烈的道德感,不愿意承认人生的悲剧面,我们则是相信善必有善报,恶必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这也是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离魂、鬼诉、托梦、回生、转世等情节。人的一言一行,都有神明裁判,赏罚善恶,丝毫不爽。这样的信念给受苦受难的人们留下了一丝对生活的希望,让我们变得很乐观。在戏曲的舞台上,假定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主要的、独特的表现方法。戏曲的舞台常常是空无一物,当角色在音乐中出场后,手里拿着一支木浆,表演一段舞蹈,立刻就能把观众引上一片扁舟,观众和角色一起来体验这美丽的景色,在没有景物的舞台上,用虚拟的动作来调动观众的联想,但是戏曲的舞台又是特定的,空间会随着演员的运动而转化,就是所谓的”景随人移,人走景动“,可谓是一步一景,但是演员唱完了,演完了,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舞台还空的,这就是戏曲的假定性,一切都是虚的。戏曲舞台高度的假定性决定了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它的表现手段使得戏曲舞台上时间、空间的转换十分自由。
三、宋、元、明杂剧的兴衰
中国杂剧,经历了由宋元兴起到元之鼎盛,再到明之衰亡的历史,其规律仍然是“兴于民间,毁于庙堂”。
首先是杂剧在宋代兴起于民间。它最早兴起于北京的汴梁,后来南宋的临安也一度盛行。它是宋代各种民间歌舞、滑稽表演、杂剧的统称,至今未见完整的剧本,不过从它的《莺莺六么》、《二更环》等节目的内容推测,它尚未形成完整的戏剧情节。
其次是元杂剧的兴起。元杂剧是中国戏剧的新生儿,从现存的164部元杂剧剧本上,可见其情节曲折复杂,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剧本结构完整严谨(四折一楔子)、语言本色当行、行当齐全、唱科白齐备,是成熟的戏剧形态。而所有这些成就,均来自民间艺术的滋养。元杂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均在社会底层,属于“臭老九”。元杂剧的演员如珠帘秀、天然秀等,也是艺伎与娼妓合二而一的人物,处于社会下层。元杂剧的曲调,以北方民间音乐——北曲为基础。所有这一切,都奠定了元杂剧“兴于民间”的基础。
最后是明杂剧的衰亡。杂剧到了明朝,逐渐走向衰亡,其主要原因是它脱离民间,进入“庙堂”(宫廷)。明王室宗族朱权、朱有敦等,亲自参与杂剧创作,如朱权的剧本《大罗天》、朱有敦的剧本《义勇辞金》等,都是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之作。另有一批封建文人,为了飞黄腾达,也大写趋炎附势之作,有的还卖弄个人才华,痴迷于“文人戏剧”的误区。于是明杂剧便寿终正寝了。
(一)宋、元南戏的兴起当杂剧走向末之路之时,代之而起的是来自民间的南戏。南戏也是我国戏曲的新生儿,它同元杂剧一起,构成中国戏曲诞生的“双胞胎”。
南戏诞生于浙江温州,因温州古名“永嘉”,所以南戏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戏文”等不同称谓。南戏共有167个剧本,传至今天的有15本。南戏的思想内容紧贴民间,与百姓息息相关,有的描写爱情、婚姻、家庭故事,有的揭示社会矛盾,反映普通劳动者愿望和心声,有的歌颂英雄人物,反对民族败类,表现人民群众的正义感和美丑评判标准。南戏的音乐,取自民间的“里巷歌谣”和“村坊小曲”,清新活泼,自由舒放,展示出美好发展前景。
(二)明、清传奇的兴衰
传奇是宋、元南戏的发展,其剧本结构与南戏大体相同,但更为完整,情节也更为曲折复杂,人物性格刻画也更为细致。曲调有昆山腔、弋阳腔、高腔等,兼用元杂剧北曲的某些音乐。
明、清传奇作家有名有姓的有700余人,剧本多达200余种。今存600余种。其中主要作家作品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梁辰鱼的《浣纱记》,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等等。
传奇的民间性首先表现在它思想内容的人民性上面。主要表现出人性化的爱情观与人文主义思想,并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传奇的民间性也表现在它艺术形的人民性上面。它分“出”,成为“连台本戏”的萌芽,极大地满足了下层市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三)清代的花雅之争
传奇发展到清代,因其走向“庙堂”,也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衰亡之势。这集中地体现在清代的“花雅之争”上。
所谓“雅”,指“雅部”,是清传奇中昆腔(昆曲)之称;所谓“花”,指“花部”,是清代昆腔以外其他各种戏曲的称谓,也叫“乱弹”。
脱离民间,进入宫廷,使一统传奇天下的昆腔开始了“死亡之旅”。清王朝主管宫廷演出事务的升平署,把昆腔引入宫廷,由太监充任演员(称为“内学”),民间原来的艺人,有的也被召进宫廷(称为“外学”),演出剧目都是一些歌功颂德、娱乐升平的,如《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神仙赐福》之类。这种“宫廷戏剧”,自然成为“短命艺术”。
而一大批各地方戏曲剧种,如梆子戏、柳子戏、秦腔、弦索腔、楚调、二簧调、吹腔、罗罗腔等,争奇斗艳。使被王卿贵族视作“雅乐”、“正音”的“雅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与彻底的颠覆。正是来自田间树野、乡间草泽的“花部”,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把“雅乐”赶下历史舞台,开创了中国戏曲史灿烂辉煌的新篇章。究其原因,就在于八个大字:兴于民间,毁于庙堂。
因此,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戏曲的希望在民间。让中国戏曲紧跟时代,走向人民群众,去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极大丰富了戏曲,令人耳目一新,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1]李鹏飞.浅析中国戏曲与戏剧艺术之源[J].教育,2017(1):00298.
[2]高晓燕.戏曲辅导研究的希望[J].魅力中国,2011(4):246-247.
I
A
1006-0049-(2017)09-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