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17-02-01刘歆月赵凤媛周鑫洋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培育价值观

刘歆月 赵凤媛 周鑫洋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黄骅 061100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刘歆月**赵凤媛**周鑫洋**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黄骅 061100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并行的社会环境中,强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同时这也是高等院校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增加自身综合实力的新途径,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多元文化;核心价值观;对策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当道的社会,其他文化的冲击,在这多种文化不断激荡的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形态也正在发生着改变:由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进行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信息来源途径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复杂的态势。由于多元文化不断碰撞局势的形成,在人们的价值观领域也出现了交流、交融、多样、多元的情境,多种文化激荡所形成的多样价值观选择对人们原来固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具有强烈冲击,使人们在面临价值选择时感到极度的困难和疑惑。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入误区

虽然当今高校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逐渐变得活跃,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能力和技能,他们对价值观念的需求和选择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仅仅是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方向放在专业知识、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和学习等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文明素质、法制观念、心理健康、为人处世等等方面,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真正和亟需满足的需求。

(二)高校对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直观效果来看并没有起到特别明显的成就和功效。大部分高等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应该背负的责任和任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细致的、有针对性的从个人或个体展开教育,没有具体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和特征。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过于“呆板”

现在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是教育方式过于“呆板”,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进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只局限于课本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多元化背景的新形势,要与时俱进,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提出更多样式的培育载体。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研究

(一)高校提升自身教育实力

高等院校深入研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如何与高校内各种各样的特点和特性进行融合,达到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局面。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实践与教育的关系,一定要做到在教育中时刻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不忘教育对实践的反作用。在过程中不断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爱国主义观念等积极思想。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创新

居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变化和情感归宿及其由此产生的价值需求,创新培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乃必须。各个高校应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强势,幵发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使其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培育的效果。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自身教育水平

学生的主动式学习接受只是价值观培育的一个方面,管理教育者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管理层面,管理层队伍的建设便是基础,建设一支完善的管理层队伍需要严格筛选管理人员,一方面考察其对价值观的认识和见解和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素养程度。素质思想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接收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体人员,具有一定厚度的传播载体知识,能够将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输送。

(四)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其在大学生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应做好表率作用,营造积极的家庭文化氛围,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正面的形象;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或者其他的社会关系;家长日常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强化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告诉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传统美德,领悟民族精神等等。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做好与学校的沟通桥梁工作,主动与高校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协助学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

(五)进行自我教育增强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目标,主动学习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思想觉悟。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大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需要客观而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第一,看自己态度是否端正,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认真仔细地践行。第二,在学习和践行过程中看自己对价值观的认知领悟程度,是否存在模糊的成分。第三,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继续弘扬、发展完善好的层面。第四,肯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成绩,分享收获,总结经验教训,以每次收获为节点,继续自觉的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1]李汉超,李敏,刘蓓蓓,祁佳斌,任路伟,韩晶.“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研究[J].德育教育,2015,11:14-15.

[2]马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战略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2016,2:53-58.

* 河北农业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研究》省级(项目编号:201610086068)。

G

A

1006-0049-(2017)09-0047-01

** 作者简介:刘歆月(1996-),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教育、经济管理;赵凤媛(199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教育、经济管理;周鑫洋(1995-),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教育、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培育价值观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我的价值观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