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科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2017-02-01陆凌群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呼吸科医护人员消毒

●陆凌群

呼吸科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陆凌群

呼吸科作为医院感染最严重的一科,护士的职业暴露于防护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为了避免呼吸科护士国度职业暴露造成呼吸科护士健康状况受到威胁,医院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进行防护。在威胁护士身体状况的很多因素中,包括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化学因素等都是进行防护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护士执业暴露的原因和防护的方法。

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

1 前言

医院感染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并发症,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医护人员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医院在治疗患者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健康,做好医护人员日常防护,尽可能减少职业暴露的伤害,是呼吸科减少感染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护士来说,职业暴露的危险不可护士,从细节处做起,遵守医疗规则,处理好医疗用具,做好自身消毒是很有必要的。

2 呼吸科护士面临的职业风险

2.1 生物性因素

一般来说,在呼吸科会存在很多生物病毒,包括呼吸道病源微生物,不同种类呼吸科患者身体携带病毒不同,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同种类病毒有可能会传染到护士身上,如果护士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就很可能造成传染。另外一种生物性因素是感染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患者本身病毒在呕吐物和排泄物中会在空气中扩散,因此他们也是主要的病房空气污染源。

2.2 物理性因素

护士在护理中会使用多种护理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是客观因素而受到伤害。其中一种是锐器伤,锐器伤是深入皮肤内部的伤害,这样一种伤害深入血液,体液,会产生传播疾病的危险。经过研究表明,刺伤可能会让人感染人类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这种伤害也是造成医院职工再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另外一种物理性因素是噪音,护士工作环境中,存在很多噪音,其中包括医疗器械工作声音,电话铃声和患者呻吟声。

2.3 化学性因素和心理因素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接触药剂数量庞杂。很多试剂,消毒药水,对于护士呼吸道和皮肤会有一定程度损伤。一些化学试剂还可能引起护士哮喘。而心理因素则是影响护士身体健康的最大因素。护士在护理期间会接触到很多负面情绪,同时,护士也会受到上级对于护理人员高要求的影响,形成一定心理压力。在工作期的紧张感和风险性使得护士极度压抑。

3 防护措施

3.1 增强防护意识

想要做到对护士的防护,首先就要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医院需要对护士开展专业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职业暴露潜在的危险,并提高警惕。同时医院也需要严格规范自身的安全防护体制,将标准防护投入到实际中来,减少医院职业暴露威胁。

3.2 护士的防护行为

护士的防护行为分为以下七种,首先是洗手和消毒,护士在进入病房前后都需要消毒,在接触了任何化学药品和医疗仪器之后都要在进行手部消毒,洗手是为了清楚手上感染的病源微生物,通过洗手可以减少细菌数量,洗手的时候还需要严格执行标准防护原则。护士在接触病人时或者是在工作时尽量戴上手套,根据研究显示,戴手套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危险。护士也要佩戴口罩,减少因为泡沫等物质的传播造成空气病毒的传播。为了减少锐器损伤,护士在使用针头之后,需要及时清理,及时分解,防止锐器伤害。同时还要使用安全产品和防护用具,提高产品安全性能,使用现代真空设备取代传统注射器抽血,消毒可重复使用的设备,普及预防接种,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提高护士身体素质,增强护士抗病能力,做好医院环境通风,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护理的投入等。

3.3 相关器材管理

在管理器材时,需要做好氮液管理,指导病人使用氮杯。氮液中是含有很多病菌,医生和护士可以检查氮液颜色,形态,性质。通过氮液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而医护人员也需要定期对这些器材进行消毒,定期消毒可以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5]而病房内部空气管理也是进行防护的关键,呼吸病人病房中的空气会带有一定细菌,医院需要定时检查空气质量,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急救室需要使用高效空气消毒机,逐渐增加消毒次数,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们,需要重视到职业暴露的各种问题,保证临床健康。

3.4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针对护士在护理中的心理压力的一种防护措施,护士会因为压力而影响自身身体健康,极大的工作夜里和社会负担会造成自身免疫力,所以我们需要对护士是做好日常心理疏导,优化护士心理环境。[6]

4 结论

职业暴露和防护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为了实现职业暴露的防治,需要规范普及相关知识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在平时细节中做好工作。减少职业伤害的防范和补救工作,这样就可以保护呼吸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这样就可以实现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

(作者单位:邢台市第三医院呼吸科)

[1]陶新学,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15,(10):77-79.

[2]徐辉,毛秀英,盖小荣,程进.针刺伤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17):23-25.

[3]洪海兰,林春阳,徐伟萍.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护理研究,2015,(04):68.

[4]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15,(07):50-51.

[5]毛秀英,高凤莉,于荔梅,盖小荣,金得燕,徐辉.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6,(03):28.

[6]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03):12.

陆凌群,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呼吸科医护人员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