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大蒜“面包蒜”及二次生长的优质栽培技术

2017-02-01陈红娟李彦苇

蔬菜 2017年10期
关键词:蒜瓣蒜薹鳞茎

陈红娟,柏 林,李彦苇

(1. 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100;2. 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100)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我国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条件的改变,大蒜生产上出现了2种新的病害现象,一是大蒜鳞茎产生“面包蒜”,这种大蒜无食用价值,大幅降低了鳞茎(蒜头)产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二是大蒜鳞茎的鳞瓣(蒜瓣)发生二次生长,产生次级萌芽,降低了蒜薹产量和鳞茎品质。另外大蒜生产施肥标准不一,施肥依据混乱,造成肥料浪费严重。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改善耕作制度、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1 “面包蒜”与二次生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1.1 “面包蒜”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氮肥对大蒜是头等重要的肥料,也是要特别小心使用的肥料,氮肥施用超过一定量时大蒜开始生成“面包蒜”,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面包蒜”现象加重。所谓“面包蒜”就是大蒜鳞茎的鳞瓣无蒜仁或蒜仁很小,无保护叶(蒜皮)、贮藏叶(蒜仁)和发芽叶的区别。收获时用手捏感觉很松软,经日晒,鳞片从外层向内层逐渐脱水成膜状,最后干瘪。这种大蒜称之为“面包蒜”“气蒜”或“洋葱蒜”,无食用价值。大蒜鳞茎鳞瓣中的蒜仁是叶的变态,是日照长度达到大蒜临界光照长度时鳞片发育膨大所致。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临界光照长度延长,大蒜鳞瓣鳞片数增多,鳞片的发育膨大逐渐向后推迟,直至鳞片无发育,于是就形成了从主鳞芽依次到副鳞芽多种类型的“面包蒜”。

在大蒜生产中,凡是有利于大蒜植株对氮肥吸收的气候条件及栽培方式,都会引起大蒜不同程度地发生“面包蒜”。如在大蒜鳞芽分化期的3月份,若遇多雨天或灌水偏多,即使采用标准量的氮肥仍会出现氮肥过多的状态(氮肥和水分对植株当时的生长发育起主要作用),促进大蒜发生“面包蒜”;暖冬气候,有利于加速大蒜生长发育,更有利于大蒜对氮肥的吸收而出现氮肥过多的状态,促进大蒜发生“面包蒜”;盖地膜,增温保水,氮肥利用率由30%提高到70%以上,也可促进大蒜发生“面包蒜”;植株密度小,单位面积氮肥多,也促使大蒜发生“面包蒜”。

在大蒜生产上,当大蒜鳞茎中的鳞瓣保护叶(蒜皮)层数平均达到2.15层时,大蒜开始发生“面包蒜”,此时可认为是春分前氮肥使用的最大施肥量。氮肥不同时期施用,其作用会不同,幼苗期促进生长,鳞芽分化期促进分化,鳞茎膨大期促进膨大。氮肥对于定型的器官作用小,春分后再使用氮肥则不会产生“面包蒜”。

1.2 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及预防

大蒜播种期的早晚决定着蒜薹及鳞茎发育的类型和二次生长的轻重。随着大蒜播期的推迟,蒜薹的类型由硬薹变成软薹,进而变成短薹(长不出假茎),更短薹(长不出蒜头),最后无薹(形成独头蒜);大蒜二次生长也由重到轻再到无。大蒜播期推迟,植株春化就延迟,蒜薹伸长生长也随即推迟,进入鳞茎膨大期,生长中心是鳞茎膨大,蒜薹伸长生长被抑制,产生软薹、短薹及更短薹,没有春化时就无薹。播期太晚植株矮小、鳞茎小、产量低、品质差。

大蒜播期提前,植株体春化就提前,大蒜鳞茎的鳞芽发育也提前,在短日照条件下,鳞芽外层的鳞片(只有叶鞘而无叶身)会长出叶身形成普通叶(鳞叶或再生叶),严重者每个鳞芽的多层鳞片长出多片普通叶,在大蒜假茎上部形成丛生叶,这种现象称为鳞芽再生或二次生长。大蒜二次生长严重时产生软薹,造成蒜薹减产30%以上。鳞茎的主鳞芽先发生二次生长,副鳞芽随后也发生二次生长,主鳞芽形成普通叶片数多,副鳞芽形成普通叶片数少。发生二次生长早的鳞芽在第3或第4片普通叶叶腋处又会分化出次级小鳞茎,数量1~5个,造成鳞茎散头、多瓣、小瓣、品质降低。

短日照是大蒜鳞芽发生二次生长的直接原因,氮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鳞芽的鳞片形成后,若处于短光照条件,鳞片便会长出叶身形成普通叶,其阻碍因素是长日照刺激。在长日照条件下生长素、赤霉素和蛋白质三者代谢呈低水平,叶原组织被抑制。氮肥多,使大蒜临界光照时间延长,在长光照到来时,相当于还处于短光照条件。在短光照条件下,大蒜鳞芽的鳞片叶原组织发育而发生二次生长。氮肥多,生长素、赤霉素和蛋白质三者代谢呈较高水平,促进叶原组织发育而发生二次生长。

植株以生产蒜头为主时,不用九二〇或清水浸泡及经过冷藏的蒜种,此类蒜种的休眠被打破,生育期提前,二次生长严重。地膜覆盖大蒜比露地大蒜生育期提前,二次生长可提前15 d发生,在4月1日左右与蒜薹的抽生同步;同时氮肥利用率提高,二次生长严重。地膜覆盖的大蒜易发生二次生长,且形成普通叶片的数量增多,大部分长出假茎、呈丛生状,形成的次级小鳞茎数量也多。在鳞芽分化期雨水多,光照强度弱,长日照刺激弱,大蒜发生二次生长较重。冬春气候温暖有利于大蒜植株生长及对肥料吸收(主要是指氮肥),生育期提前也将导致二次生长严重。

大蒜鳞芽发生二次生长的防治办法:一是适时播种,露地大蒜9月下旬播种,地膜覆盖大蒜10月上旬播种。二是控制氮肥用量,播种至春分前,露地大蒜,每667 m2氮肥用量不超过34 kg;地膜覆盖大蒜,每667 m2氮肥用量不超过16 kg。三是在鳞芽分化期控制浇水,收获鳞茎为主的植株,不能用九二〇浸种。

总之,氮肥增加会使鳞瓣的鳞片向上发育成为普通叶进而发生二次生长;向外不断分化鳞片(鳞叶)而形成“面包蒜”。播期推迟可防二次生长,定时定量施肥能控制“面包蒜”的发生。现将连云港赣榆地区大蒜预防“面包蒜”及二次生长的经验和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2 播种育苗

土壤选择以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为好。此土壤种植的大蒜,根系发达、鳞茎肥大、辣味浓香、收获容易。

2.1 整地施肥

种植大蒜的地块需要深翻细耙,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转化,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鳞茎肥大。蒜田的耕深一般是20~30cm,上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早耕翻晒垡、活化土壤。大蒜喜肥又耐肥,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大蒜鳞茎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每667 m2应施有机肥5 000 kg,45%三元复合肥100 kg。

整地后开沟做畦,畦面宽1.3 m,沟宽20cm,沟深20cm,配套围腰沟,沟深30~40cm,做到沟沟相通,排灌方便。开沟、栽植和覆土要求深度一致。

2.2 品种选择

大蒜播种前要选种选瓣,精选老熟、个头大、无病虫伤害的蒜瓣作种。品种可选赣榆大蒜、苍山大蒜、邳州大蒜等。

2.3 种子处理

结合分级要剥除蒜瓣的茎盘、蒜瓣外的革质包皮,促进蒜瓣吸水和气体交换,以利生根和出苗。

播种量:大蒜单位面积的种植量应根据土质、种瓣大小、种植形式等来确定。一般土质较好、施肥量大、栽培水平高的地块可适当稀些,反之则稍密些。每667 m2以3.0万~3.5万株为宜,适宜行距为20cm,株距10cm,播种量每667 m2用种65 kg。

2.4 播种方法

整地做畦后,采取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插入种瓣的办法播种。一般畦作要求栽深2cm,然后用腐熟的土杂肥盖严种沟,再加2cm厚的细土覆盖。播种后压实灌水,湿透后排水,使墒情一致、发芽一致、出苗整齐,表土软化沉实,利于覆膜。

灌水后2 d喷乙草胺防杂草、3~4 d覆膜,覆膜时两边压入土中,上面不压土。盖地膜是提高大蒜产量及品质的关键,一是满足了大蒜根系的生长条件,大蒜是须根、浅根系植物,吸收肥水能力差,覆盖地膜可保肥保水、增加地温,从而满足大蒜根系功能的需要;二是功能叶比露地大蒜多2~3片,制造光合产物多,假茎粗壮、鳞茎大,比露地大蒜直径(5cm)多1cm,667 m2产量比露地大蒜高500 kg以上,产量超过2 000 kg。覆膜栽培可减少氮肥施用量50%~60%,从而达到农业低氮化要求,可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实现根不深而叶茂、地上地下发育平衡的目的。产品出口合格率在90%以上。

播种时还应把握定向栽植,正常的蒜瓣一般有3个面,背部为一弧形面,两侧有2个大小基本一致的平缓面,大蒜叶片着生的方向与蒜瓣的背腹线垂直,所以将蒜瓣的背腹线与行间距平行为好,将来蒜叶的生长正好与行间垂直,可使植株叶片接受较多的阳光。

2.5 播种时期

根据连云港市的气候特点,大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5 ℃,为了保证大蒜越冬前植株叶片数达到4~5叶,同时控制大蒜鳞茎的鳞瓣二次生长,以产蒜头为主兼收蒜薹的露地大蒜,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地膜覆盖大蒜为10月上旬。

2.6 大蒜施肥

控制氮肥用量是防控大蒜发生“面包蒜”最有效的方法。中等肥沃的土壤,露地大蒜,播种至春分前,每667 m2氮肥用量不超过34 kg;地膜覆盖大蒜,播种至春分前,667 m2氮肥用量不超过16 kg。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10月至翌年2月底,大蒜幼苗刚露芽时用竹片轻轻拍打,让其顶出薄膜,个别顶不出膜的用钩子钩出;保持土壤潮湿,同时维持地膜完整。

3.2 中期管理

3月初—4月底,此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是花芽开始分化,同时鳞芽也开始分化,茎叶开始旺盛生长,叶片全部长出,叶面积达到最大值,蒜薹迅速长成,蒜瓣也开始缓慢肥大。管理措施上应注意清沟排渍,以防3—4月雨水偏多而发生二次生长,造成蒜薹减产,或产生次级分蘖影响质量。

3.3 后期管理

5月初—5月底,采薹前3~4 d不浇水;采薹时,尽量少伤及叶片;采薹后,大蒜的叶片和根系大约可以再维持15~18 d,而后枯黄萎蔫。管理上保持土壤潮湿,以保护叶片和根系,尽量延长其功能期,以促进鳞茎的膨大。鳞茎收获前7 d,停止浇水。

4 病害防治

雨水多的年份应预防紫斑病的发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每667 m2用药量30 g。

5 收获

蒜薹采收适期:当蒜薹长出叶鞘后,待弯曲呈钩样时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早蒜薹产量低,采收过晚质量变劣,也直接影响到鳞茎的产量。对于以出口为目的的大蒜,待蒜薹长出假茎10cm时即可采收,以节省养分促鳞茎膨大。

适时采收鳞茎:大蒜叶片变为灰绿色,底叶开始变黄脱落,鳞茎基本长成并已老熟,就应该及时收获。采收早了,鳞茎水分大、组织不充分,影响产量;采收迟了,蒜瓣易散落,影响产品质量。收获和晾晒期间勿受雨淋,以免影响大蒜品质。

猜你喜欢

蒜瓣蒜薹鳞茎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拔蒜薹
百合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抽蒜薹
抽蒜薹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蒜宝宝不好惹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