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
2017-02-01胡松洋王莹
胡松洋 王莹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西 临汾 034000)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
胡松洋 王莹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西 临汾 034000)
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天人相通的“天命观”可上溯到西周之前的夏商时期,而比较成形的“天人合一”学说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由老庄阐述了这一思想概念,后来被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学说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儒家和道家在此学说之上的观点展开了阐述,并对“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体现进行了赏析。
天人合一;自然;美学;中国山水画
原始社会劳动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认识活动的发展。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产生了要求支配自然的幻想,神话传说因此产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比如开天辟地的盘古、补天造人的女蜗、指天射日的后羿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被人类所神化。后来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遭到了破坏,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我国原始公社的崩溃,出现了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国家。由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形式的变化,在思想意识领域中也引起了相应的变化。
大约在夏代,奴隶主已经开始利用宗教来欺骗和压迫人民。到了商代,形成了一种和巫术紧密结合的宗教迷信。这种宗教认为宇宙之间有个至高无上的神,叫做“上帝”,它是宇宙之间一切事物的最高主宰,日月、风雨、山川和商王,都是上帝所统率的天神,辅佐上帝统治世界,这种“神人合一”的观念被统治者所利用,具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西周时期,周奴隶主贵族取代了商王朝的统治以后,在继承过去思想的同时也有所修正。西周统治者自称得到了天的保佑和支持,才灭掉商王朝,商王朝是不服从天命,才失去天下的。周人以“天”来代替以往的“上帝”,自此产生了“天命观”的思想,使“神人合一”转向了“天人合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奴隶主贵族已经腐朽没落,奴隶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在春秋时期更加普遍深入和尖锐了。新兴地主阶级力图控制和利用奴隶和平民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势力,反对奴隶主贵族。“天人合一”的思想继续丰富与发展,这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被各派思想家们所重视。其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出的“天人合道”思想首先从批判现实生活中人道和天道的对立入手,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就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认为个人应该充分地扩展自然而然的天性,取消天人之间的对立。在道家看来,天就是自然,人则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应该让人性回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德”则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从天的道德理念化的角度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性,认为人君应该效法天道,与天合德。在儒家看来,天则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又不自觉的合一。
到了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继承了孟子以来“天人合一”的学说,并将该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神秘化。明确地提出“天人一也”,宣扬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并说不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他把儒家的“天人合一”论发展为了“天人感应”论,此论是董仲舒哲学体系的核心。
宋代的张载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继承了“诚”“明”学说,肯定了儒家“得天而未始遗人”的思想。程颢、程颐兄弟俩的哲学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继承了董仲舒的观点,又提出了“识人”的思想,通过“物我合一”去论证“天人合一”。他们教化人把认识“仁”当作首要的任务,做到了仁,就能够浑然与物同体,天地间的道理不外仁的道理。朱熹是孔子之后,在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提出了“天人一物,内外一理”的观点。程、朱认为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的,内外的道理是一致的。儒家的贡献主要是把宇宙本体之道,引入到社会伦理上来,主张人事与天体自然的同一性。
中国古代的许多绘画大师,他们的气质、性情和精神得到升华,具备了高尚的品质,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他们在“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下,不为世俗所牵绊,不为外物所迷惑。他们善于修养身心,在与天地万物的相互感应之中修养心神,通达天地的灵气,晓以天人之道,进入画道的高境界,因而创作出的作品超凡脱俗、气韵生动。西方美学传统上以美在于客观的“客体论”为主,近现代逐渐转向以美在于主观的“主体论”为主。而中国的美学则不一样,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中国美学的本质核心仍然是“道”,美是天人合一之“道”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加上两仪一体的两极思维,使中国人认为美在于主体和客体的融合之中,即在于天人合一之中。东方美学坚持主客体合一的理论,致使中国画主张艺术本质在于客观自然再现与作者主体精神表现二者的高度合一,中国画是再现与表现合一的艺术。中国画并非“摹仿”的,也不是“表现”的,而是“摹仿”与“表现”的合一体,要求的是形似与抽象的统一,所追求的是自然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在中国画家看来,仅仅做到形象的再现,或是单单做到抽象的表现,都还算不上是好画,好的作品应该是二者在高层次上达到合一。中国画讲“画道”,画道便是作为天人本体之道在绘画中的表现。中国画重视写意而又不舍弃形似,它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大美,也就是“天人合一”。作为人永远不可能与外界的大自然相割离,何况人本身就属于大自然。下面我们谈谈“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
古代画家对山水画情有独钟,山水画作为文人画重要的精神外化之物,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也深深蕴藏在其中。中国山水画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追求天地之大美。士大夫们寄情于山水之中,对作为天地之大美的永恒的自然之道进行追求,在精神上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山水对人的感染作用会使人对田园生活产生无限的向往,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促使中国画家对山水画的喜爱。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中国山水画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天”就是指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山川、河流、草木等事物,而“人”则指画者自我。在画家眼里,天地万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是自我本身发自内心的感悟。画家应不拘泥于自然的束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去寻求真谛,营造出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效果,创造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山水画作品来。这就是中国画家在对大自然的理性探索和非理性的直觉表现探索上,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合一。
唐代画家张璪在绘画的时候激情洋溢,不拘泥于形似,笔墨随意而纵横,以水破墨,以墨为色,墨色有浓淡、干湿的变化,显得极其丰富,后人称之为“破墨法”。他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他看来只有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思想感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够创造出令人感动的艺术品。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董源,经常体察自然景象,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对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加以描绘。在他的作品中,水墨和着色并用,画面苍润、优雅清新,表现出了风雨交替、四时朝暮的自然变化。他画山石喜用披麻皴和点子皴,笔墨繁复而含蓄,给人以气候湿润、草木茂盛的感觉。北宋时期的范宽,其代表作品《雪景寒林图》创造了一片纯化的境界。图中雪峰高耸,山顶之上树木茂密丛生,山脚的寒林萧索,前景寒水深邃,中远景岸渚汀洲参差错落,远山雪雾迷茫。天、水、雾、雪的疏密和明暗,富于节奏之上的变化,包含着万千气象于幽静深远之中,构成了一幅纯净而遥不可及的理想中的雪景图。使人感受到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而且在这种感受中还可以体会到一种内心沉思的精神境界。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因心造境”的方法使中国山水画的境界具有了一种超乎于自然的观念意味。显然,这与古人讲究内心的感悟是紧密相连的。天与人的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画家将身心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清代的石涛在绘画理论上亦有很大的贡献,他提出了著名的“一画论”,要求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好自然景观,强调山水画创作要以自然造化为师。对于自然现象要求用心去体会,然后才能下笔如有神,升华艺术的境界,这正是“人法天地,天人合一”的表现。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刘亚谏.中国画道论[M].北京:中国书店,2012.
[4]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J20-02
A
胡松洋(1991—),男,回族,山西省太谷县人,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书画研究 ;王莹,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