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田野工作实证解惑

2017-02-01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研究者田野舞蹈

刘 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舞蹈田野工作实证解惑

刘 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舞蹈田野工作是舞蹈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获取学术研究资料、专业实践素材最基本的途径。了解和研究舞蹈田野工作的发展历程,探究舞蹈田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对于研究者从事舞蹈田野工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各矛盾间的合理调和,有助于保障舞蹈田野调查工作的质量,更能促进民族民间舞学科的蓬勃发展。

舞蹈田野工作;实证;解惑

一、舞蹈田野工作的历史发展

自先秦以来,舞蹈采风这种对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加工的方式方法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延安“新秧歌运动”、戴爱莲先生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北京舞蹈学院筹备成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出现是近现代舞蹈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四次采风活动。以上四次历史事件,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历史性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舞蹈田野工作的价值也被更加深化具体,它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同时也是舞蹈专业实践的基础。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舞蹈田野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摸索确实具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践操作方面,仍存在一些让人不思其解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舞蹈田野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表现

(一)舞蹈价值观念的主观矛盾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认为:“予尝谓科学发端于迷信,其始巫觋,握知识界之威权,任意放言天地鬼神,以博取蚩蚩之信仰。”由此看出,巫术在古代具有极高的社会统治地位及其影响力,直至今日,巫术活动的影响早已渗透到我国民俗活动的各个领域。怀挺认为,巫术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越是缺少法制法规和惩罚措施的社会,巫术就越盛行。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法制社会不断完善,开始了一次彻底的文化和科学的启蒙,人民越来越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很浓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巫术仪式中的舞蹈就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长久以来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舞蹈价值观念。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统一的生活环境产生一样的思维方式,而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在思想理念上不同,致使其行为必然不同。另一方面,存在“特异功能”的巫术,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这种所谓的“特异功能”,在现今科学界看来,就是伪科学。研究者信奉科学,被研究对象崇尚迷信的伪科学,这本身便存在一种矛盾。

(二)获取信息途径的客观矛盾

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人将民俗文化的灵魂代代相传。社会各界人士为了探究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地方长期驻扎,挨家挨户走访,并与民众一起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真正的民间舞蹈文化。群众百姓最朴实的生活劳作、风俗习惯是不会欺骗人的,亲身经历的体验让调查研究的资料更具有可信性。

对于大众来说,地方组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与发扬的窗口。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旅游文化产业,也实现了地方经济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双赢。探究其根本,是民间舞蹈元素舞台化后,具有一定的编创性,与真实的历史文化略有出入。在舞蹈田野调查中,这一环节所获取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不能作为直接考量的材料。

在调查研究中,从地方文化馆等相关部门获取可靠资料是舞蹈田野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些部门历经多年的深入调研,储存大量珍贵资料,发展地方文化卓有成效。2004年以后,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涌现,各界学者开始在全国境内涌现田野调查小分队进行深入研究。面对该境况,相关部门为了一己私利,有时也会实行地方文化保护,在核心资料的搜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研究者必须对所获资料与历史进行严格的比对分析,查证后再纳入研究资料的范畴。

由于不同组织机构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在调查工作中获取的信息繁多,虚实相生。如何用有效手段获得一手资料,慧眼分辨信息真假,这也成为研究者应当具备的一个特殊技能。

(三)科学性训练与人文性教育的矛盾

舞蹈田野工作的价值分别为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在专业实践中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从事民间舞表演的状态,必定要实现人体身心的科学性训练和人文性教育的统一。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舞蹈节奏、外在形态、内在心态。

舞蹈音乐对于训练学生的舞蹈质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民族音乐的特殊节奏,赋予民间舞鲜明的性格和极具生命力的动律。另一方面,则是舞者自身内在感知民族文化的律动,通过艺术的呼吸展现出的一种特有的身心结合的节奏。这种呼吸的节奏是有别于客观存在的民间音乐节奏,也正是客观存在的民间音乐节奏与内在呼吸的节奏结合,才使舞蹈音乐与身体形态达到高度的统一。在将民间舞蹈元素整理、加工,编创成组合,运用于教学时,老师更倾向于技术技巧的训练,忽视动作的内涵意义。而在组合训练中强调外在形态的模仿,忽视心灵的情感熏陶。在中国的舞蹈教育中,对学生人文性教育的缺失,致使舞者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学活动中,一味地快速追求理性的训练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与人文教育达到和谐统一。

三、破解矛盾的措施与方法

(一)倡导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切勿过分自恋与自足

法国人类学家列为·斯特劳斯认为,存在于人心智深处的思维结构决定其思维方式。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舞蹈价值观念上的主观矛盾,究其根本为二者之间并未树立正确的文化全球化的观念,致使调查工作停滞不前。因此,在研究调查中,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切勿过分崇拜、迷恋,需不断反思性地监控自己的思想,运用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指导研究者更加客观地完成理论研究。

(二)调查路径多元化,纵横向深入剖析

在这个时空日益被媒体和交通浓缩的世界中,所谓的“田野”更像一种怀旧。资料的复杂多样、真假不一,调查者必须“自上而下”的纵向深入、由远到近的横向剖析。所谓“自上而下”是“上”到相关文化单位,“下”到地方百姓,从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细化。调查团队应利用官方平台,获得当地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并能收集到与调查相关的一手资料。对于史料不能全权信任,必须做到深入其中、亲身体验,完善已有知识体系,纠正错误理论概念。对于某些重点疑难问题,需以点到面、追根溯源、探索现实真相。纵横向的深入剖析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理论研究方法,更为理论研究成果提供更好保障性。

(三)民间舞科学性训练与人文性教育的价值观统一

英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曾说:“一个道德高尚和知识渊博的人,尽管她是个优秀的人,甚至是伟大的人,但毕竟只能算半个人,因为人们就像是天生的聋子和瞎子一样,没有发现艺术世界中美的能力,所以在大多数人身上,审美能力正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只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因此,在田野调查后民间舞的训练中,了解民间音乐的特定节奏型是民间舞特色性、科学性训练的前提,关注特定民间舞蹈对肌肉松弛程度的训练与内外在节奏配合的默契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回归舞者的人性本位,善于诱导发掘舞者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本性精神,适时带领舞者回归民间、回归自然,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历史内涵,激发舞者的个人精神意识和内心情感的升华及再创造。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看待舞蹈田野工作中多元文化的差异,信息真实性的多层关系,研究成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践行等诸多问题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笔者认为,也正因为这些矛盾的张力状态,使舞蹈田野工作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研究者也需具有高度敏锐的事物洞察力、分析力,在对立矛盾中寻找各关系的平衡点,充分把握调查工作的基本内涵,以此获得田野调查的最佳效果,为民间舞蹈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提供保障,为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民族舞蹈文化贡献微薄之力!

[1]张琴.中国古代的巫及巫术仪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冯学红.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7(5):77-80.

[3]邢帅.“单一”与“多元”:中西方宗教信仰差异的原因及影响[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63-64.

[4]董学荣,罗维萍.民族文化保护的悖论与超越——以基诺族文化保护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4):108-114.

[5]程玉.从体态、心态、节奏三方面谈民间舞教学中对风格的把握[J].大舞台,2011(6):226-227.

[6]暨爱民,罗康隆.论田野调查中的族际差异“干扰”[J].怀化学院学报,2011(9):1-3.

[7]刘海涛.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矛盾与困境[J].贵州民族研究,2008(4):23-27.

[8]潘蛟.田野调查:修辞与问题[J].民族研究,2002(5):51-53.

[9]王雅君.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D].河北大学,2004.

[10]王昕.综合与反思——舞蹈人类学理论方法探研[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J702

A

刘玲(1992-),女,湖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研究者田野舞蹈
希望的田野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学舞蹈的男孩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舞蹈课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在希望的田野上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