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
2017-02-01蔡海涛
蔡海涛
(济宁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山东 济宁 272025)
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
蔡海涛
(济宁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山东 济宁 272025)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现代民族声乐;传统戏曲;借鉴
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受到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民俗文化和语言音调的差异性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都有着较为独特的声乐艺术形式。流传于山东地区的山东梆子、四川的川剧、安徽的黄梅戏等,都可以被看作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洋音乐艺术的引入,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变化。针对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在发展中所面对的问题,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借鉴,成为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从历史发展来看,声乐艺术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过程。在《左氏春秋》《国语》《论语》等古代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与音乐理论和声乐演唱实践有关的内容。元代的《唱论》、明代的《曲律》和清代的《闲情偶寄》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是与我国古代声乐艺术有关的文献材料。从中国近现代史来看,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涌入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西洋音乐艺术就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民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局势,也让以《南泥湾》《拥军花鼓》和《松花江上》等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作品成为了促进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外声乐文化的融合、民族气息与地方艺术的交融,更是让本民族语言行腔和风格韵味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我国传统民歌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民国时期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对戏曲艺术精华元素的应用,是现代声乐艺术在战争环境下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家从戏曲艺术入手,对这一艺术形式精华元素的发掘,也是促进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作品就是借助着戏曲板式变化体的作用,让歌曲和戏剧实现了有机结合。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对我国民族歌唱家的培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例如,在《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民族声乐曲目中扮演主角的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女士,就是在早年的戏剧剧团中练就自身的表演基本功的[2]。对于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者而言,良好的戏曲功底可以更好地让戏曲艺术在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得到应用。
三、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
(一)对戏曲唱腔的借鉴
唱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建立在我国某一地区民间歌曲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调形式。从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对唱腔音乐的借鉴,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色。从我国戏曲曲目的唱腔要素来看,这种与传统戏剧有关的唱腔要素可以被看作是世代相传的民间音乐形式的主要表现。从不同唱腔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来看,山东梆子唱腔在以高亢激越为主要特征的表现形式的同时,又有着清新委婉的一面。越剧唱腔具有着清幽婉丽、优美动听的特点,真切动人的特性也可以被看作是这一唱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这些艺术形式各异的唱腔形式可以为之提供较为丰富的音乐素材。
除此以外,在对唱腔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唱腔的润腔形式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所谓的“润腔”,主要指的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唱腔进行美化处理和润色处理的表演技法。在传统戏曲的表演过程中,润腔形式主要是从戏剧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要素入手,通过对唱腔曲调进行润色的方式,从而实现对戏曲作品中的曲调因素进行润色处理的过程[3]。“字正腔圆”的审美意境已经成为了润腔形式的主要应用原则。从润腔技巧在传统戏曲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拖腔技巧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润腔技巧。对唱词字音的尾音进行延长和借助衬字衬词的作用对唱腔进行延长的做法,是拖腔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传统戏曲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这一技巧对曲目表现力的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让现代声乐作品的表现力进行强化,作曲者也可以对这种润腔技巧进行应用,例如在《木兰从军》这一曲目中,作者在处理“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句的过程中就对润腔技巧中的拖腔手法进行了应用。从这一艺术技巧的应用效果来看,对歌曲演唱效果的提升,是拖腔手法所表现出的主要作用,对人物心境和人物自身情感的发挥,也是这一手法所表现出的主要特性[4]。
(二)对戏曲表现手法的借鉴
对戏曲表现手法的借鉴,主要集中在板式、唱法等多个方面。在传统的戏曲艺术中,我们可以把板式问题看作是作品节拍的一种表现。与之有关的原板艺术的应用,可以让现代声乐作品通过节拍紧缩、旋律简化等方式,对作品的叙事旋律进行优化。例如在现代声乐作品《孟姜女》中,原板技巧的应用,可以让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对孟姜女思念丈夫之情进行充分的发挥。对叙唱技巧的应用,也是可以通过对这艺术形式的节奏性特征和跌宕性特征等因素进行发挥的方式,对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完善。例如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女主角韩英在监狱中演唱的《看天下的穷苦人民都解放》就是对叙唱手法进行了应用。除此以外,《枫桥夜泊》这一歌曲对昆曲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进行了应用。唱白兼用也是我国传统戏曲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这种让歌唱咏诵内容与戏剧道白交替运用的语句,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述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我国现代歌剧作品《白毛女》为例,剧中的“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一句就对事情的发生背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5]。在这一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喜儿在旧年年关所表现出来的无助之情。
(三)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借鉴
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也是世界舞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兼顾,是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受到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影响,在声乐作品的表演性特点来看,适度的表演分寸,简练概括的表现形式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声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在一些传统的戏曲作品中,二至三个龙套演员就可以在作品中指代千军万马。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这种带有虚拟夸张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从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来看,对音乐和板式的借鉴也是对戏曲表演艺术进行借鉴的表现。以歌剧作品《江姐》为例,这一作品是解放军空政文工团依据小说《红岩》所改编而成的一部历史作品。在这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人员对川剧、越剧和京剧等地方戏曲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借鉴。在这一作品中,江姐与身处囹圄的战友告别时所唱的《五洲人民齐欢笑》这一曲目对川剧的弹戏唱法和越剧的清板唱法进行了应用。歌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红梅赞》这一作品,则是对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变奏手法进行了应用。从这一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来看,传统板式结构与西方三段式曲式结构的结合运用,是让这一作品的艺术魅力进行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6]。
四、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进行借鉴的注意事项
对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而言,对传统戏曲的借鉴过程可以被看作一种具有自觉性特性的学习过程。从我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发展来看,这一艺术形式也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在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得到了应用,因此在现代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艺术共同发展的环境下,对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思路的拓宽,可以让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
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来看,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借鉴过程,不是对西方音乐模式进行全盘否定的过程,而是在对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进行丰富的基础上,对传统戏曲和西方音乐艺术的艺术精髓进行灵活运用的过程。因此,从西方音乐艺术和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联系性和差异性入手,对民族唱法与传统戏曲艺术之间的继承关系优化,是让我国传统声乐的艺术风格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对传统戏曲艺术进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借助传统戏曲艺术的艺术风格提升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韵味;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西洋音乐艺术训练方法对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进行优化,进而对中国歌唱语言的艺术特性进行充分的发挥。
五、结论
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是传统戏剧艺术给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所带来的主要影响。从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获取现代声乐艺术的立足之本,是构建科学化的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体系的重要方式。
[1]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同飞.论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戏曲元素之沁润[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吕媛.从歌曲《木兰从军》谈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因素的借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4]张蓉.现代民族声乐中对戏曲元素的吸收借鉴探讨[J].艺术品鉴,2015(4):217.
[5]张娓.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借鉴与融合[J].北方音乐,2015(9):69,79.
[6]吴琳.戏曲声乐艺术之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借鉴价值[J].艺术教育,2016(8):90-91.
J616
A
蔡海涛(1981-),男,山东省济宁市人,大学本科,三级作曲,研究方向: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