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汉中羌族文化的前生今世

2017-02-01师国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宁强县汉中市陕南

师国华

(汉中市群众艺术馆,陕西 汉中 723000)

陕南汉中羌族文化的前生今世

师国华

(汉中市群众艺术馆,陕西 汉中 723000)

羌族是我国西部一个特别古老的民族, 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川省的羌族聚集地和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共同被列入保护区范围。本文结合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汉中市的工作实践,梳理陕西省南部汉中市羌族文化的源流、特点及整体保护现状。

陕南汉中;羌族文化;前生今世

羌族自称“日麦”“尔玛”,其历史可溯源于3000多前年的古羌人,又被美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这也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诚然,古羌人与羌族不是同一个概念,古羌并非一个民族,是对当时西部许多游牧民族的统称。如今的羌族则是古羌人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史书时有 “羌氐”的合称,氐族又属于羌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约在战国时期,古羌人中的一支从青海、甘肃地区络绎迁徙到今天汉中市的宁强、略阳一带生息繁衍,成为今日的汉中羌族。《华阳国志》《诗地理考》《史记•五帝本纪》《后汉书•西羌传》等典籍均有对羌族的记载。按照文化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汉中市的部分,是指“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

一、汉中羌族文化源流脉络

(一)宁强县的羌族轨迹

春秋战国时期,白马羌据宁强县西境。《古史论集》载:“夏商时羌族已迁入陕南居于宁羌县一带。”南北朝姚苌建立的“后秦”政权也颇具羌族特征,辖区含“西秦”,汉中市宁强县至今有“西秦第一关”。《宁强县志》载:1396年明洪武年间,宁羌羌人田九成起义,称“汉明皇帝”,建元“龙凤”。后被镇压,官府设宁羌卫、县、州,至1942年更名为“宁强”。

(二)略阳县的羌族轨迹

略阳县志记载:略阳战国时属白马氐之东境;汉时,氐、羌、回、汉多个民族共居于此地;西晋朝(公元312年),羌人杨茂搜据沮县(今略阳县)创立武兴国,其建国时断时续前后达256年之久;唐时略阳仍为羌戎居住之地,唐柳宗元在《兴州江云记》中写道:“唯梁之西,其敝曰某山,其守曰兴州,兴州之西为戎居”;关于略阳县名三种说法之一的“侨置说”,认为略阳县早期居民是从甘肃天水秦安县的羌人迁移而来。

明朝洪武年间宁羌羌人田九成起义失败后,朝廷“诏诛同盟,遣散胁从”,大批羌人南迁四川,部分羌人隐瞒族别,与当地汉族融合,汉中羌人后裔自此锐减。典籍及大量羌人建筑遗址、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资料充分证明,宁强、略阳两县很早就是羌族主要聚居地。当地至今还保留有“羌寨”“羌沟”“羌窝子”等此类地名,老百姓依旧保留了许多羌人生活习性,如跳端公、煮罐罐茶、吃菜豆腐节节、唱羌族民歌、跳羊皮鼓舞等,古朴的民风乡俗给这片土地植入了不可磨灭的羌文化印记。

二、汉中羌族文化存续特征

(一)边缘性

根据第六次全国普查人口数据,汉中市是陕西省少数民族同胞分布最多的地区,排序依次为:回族、羌族、苗族。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在全市总人口中还达不到1%,汉族占99.50%以上。汉中周边也主要是汉族聚集地。在这样的大环境和文化形态中,汉族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羌族文化成为边缘性的非主流文化。

(二)零散性

多居于高山之上、追逐水草而居的羌族,历史固然源远流长,却没有文字记载,多以口口相传。这种缺憾显然不利于羌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仅存的羌族文化如同散落的串珠,呈现出零散的状态。

(三)模糊性

丰厚而强大的汉族文化仿佛一个巨大的染色缸,原本就处于弱势的羌族文化,在文化的碰撞、交汇中,逐渐被大面积的汉族文化浸润或同化,其民族文化个性特征越来越模糊,直至濒危乃至部分特征完全消失。

(四)濒危性

国家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前,汉中羌族文化濒危状况相当严峻,户籍登记上的羌人不断减少,羌族文化色彩在这片区域逐渐淡化,一些文化形态仅仅存在于历史中。羌族文化的边缘性、零散性、模糊性加剧了濒危性。

三、汉中羌族文化保护现状

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和保护力度,汉中市坚持“整体保护、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健全保护队伍,注重引领示范

市、县都迅速组建了羌族文化抢救保护工作领导机构。2011年至2012年,陕西省文化厅、汉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强县人民政府、略阳县人民政府共同编制完成了《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总体规划》,修改完善后上报文化部。两县不仅邀请羌族文化专家到本县指导,还组织本县有关部门领导和文化工作者赴到四川羌族聚集地交流学习。宁强县还出台优惠政策,招聘二十名羌族籍人员回家乡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硬件水平

重点文化项目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羌文化研究中心(即:汉中市群众艺术馆新馆)于2012年9月在汉中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仅仅是用于非遗保护及羌文化传承、研究的建筑面积就达六千平方米,已完成内部装修,正在筹划陈列布置。

略阳县累计落实资金三千多万元用于羌族建筑抢救保护,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神庙和紫云宫进行了维修;搬迁了与紫云宫毗邻的一所小学,修建了一万平方米的羌族文化广场;实施了白雀寺镇羌族古街、五龙洞镇陕南氐羌民俗村、南山塔、东门楼等羌族景点维修保护工程。

宁强县重点打造羌族文化博览园, 2009年启动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近七千万元。建成羌族文化专题展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年接待观众近十万人次。投资四千余万元修缮恢复青木川古镇羌汉杂居区。

这些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汉中羌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全市收集各类羌族民俗实物器具万余件,为汉中羌族文化提供了印证。

(三)依托非遗项目,拓展活态传承

宁强、略阳两县有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多项;市县资助组织羌族刺绣艺人赴上海世博会、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现场展示,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南端公的传承人参加省上的文化遗产日展演、全国傩文化展演以及市、县重大文化活动展演,组织羌族羊皮鼓舞参加全国锣鼓大赛,多次获奖;建立了传承培训基地和较为稳定的羌族傩艺表演、羊皮鼓表演队伍;两县积极在社区组织开展弘扬羌文化活动,号召群众穿羌衣、喝咂酒、跳羌舞、唱羌歌、过羌年羌节,群众自发跳羌族莎朗舞成为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民俗文化风景。

(四)注重宣传推广,倡导文化研究

两县近年召开了五次由全国羌学专家和本市基层研究人员参加的羌文化研讨会、川陕羌文化保护专题研究会、羌文化保护论坛等研讨活动;出版了《陕南羌族》《陕南端公》《汉源羌族民俗》《永远的文化记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等书籍;宁强县成立了羌族文化研究会,创办《宁强羌文化研究》季刊,组织完成了《陕南羌族剪纸艺术探寻》《陕南羌区风物录》《陕南羌族多神信仰》《陕南羌族人生礼俗》《陕南羌族民歌精粹》《陕南羌族人文资源》《陕南羌族民间艺术》《陕南羌族文化简易读本》《宁强羌族文化散论》《羌州古镇青木川》等一批研究成果;略阳县出版了包括有羌族风格民歌的《略阳民歌集》;中央、省、市各类媒体30多次对汉中羌族文化进行了宣传报道,在中央4套《走遍中国》等栏目播出;市、县电视台还拍摄制作了《傩艺》《羌民歌》《羌民俗》等专题片,扩大羌文化的传播;两县都成立了羌族刺绣开发企业和羌族歌舞表演团体,积极开展相关生产和演出活动;2016年5月,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汉中调研期间,实地查看了宁强羌文化展馆及羌族绝技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出台扶持措施,助推旅游发展

宁强县将羌文化聚集区之一的青木川古镇打造成为了国家级文化旅游名镇,旅游旺季组织开展羌族歌舞表演和羌族绝技展示,扶持建立了一家羌族刺绣公司,制作钱包、挂件、沙发巾、床帏等羌族刺绣产品,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将核桃馍、麻辣鸡等羌族美食打造成为名小吃和旅游产品。略阳县不仅将罐罐茶、菜豆腐节节等羌族小吃打造成为本地旅游名小吃,还把店铺开到了汉中市区,被一些星级酒店列为汉中特色美食。

从前生到今世,陕南汉中羌族文化保护从零散走向有序的状态,关于整体保护的思考笔者将另外探讨。

[1]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总体规划[R].陕西省文化厅,2011.

G129

A

师国华(1965-),男,陕西城固人,汉中市群众艺术馆社会文化科长、副研究馆员,大专,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猜你喜欢

宁强县汉中市陕南
汉中市人民医院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国 宝
看图识字
党建地图·陕南
陕南民歌生态文化特征与创新研究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基于色选技术的陕南工夫红茶精制工艺
试析适宜宁强县园林绿化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