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模式研究

2017-02-01李小庆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主体

徐 涛 李小庆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模式研究

徐 涛 李小庆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主要论述了职业院校教学现状,论述了实施第三方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分析了第三方教学评价作用、评价主体构成以及评价结果对教学的改进效果。该评价模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职业院校;教学评价;第三方评价;教学质量

一、职业教育水平现状分析

(一)教学质量偏低

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不足、不强是引起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之一。在教师的引进来源上,前期的职业院校教师既存在专业对口,也存在专业不对口,经过5到6年的发展,教师的引进普遍符合专业对口或者专业相关。职业院校教学偏重于应用实际,与本科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但师资培训的力度不足,培训的专业性偏弱,师资评价标准未统一。因此,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偏低,既有前期教师引进来源及引进数量的问题,也有教师培训不足的问题。从事一线教学的很多教师不能够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或者教学不能与现代社会实际需求相接轨。

(二)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不健全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评估不够健全,或者说还在建立过程中。在早期的评估更偏重于办学条件和软硬件实力的评价,而非主要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例如评估过程中有一项评价指标为师资力量,具体的细分指标包括教师的数量、学历层次、培训及教育情况、顶岗锻炼情况等。还有一项指标为硬件设施,具体细分指标包括实训场地的面积、实验设备台套数和实训设备总价值等。当然也包括次要指标就业率指标和企业用工评价。这些指标主要指向还是学校办学条件的体现,而对于最终的办学成果即教学质量,没有完善体系的评价方案。在近两年,少数地区和院校开始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比如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或者抽查考试的方式评价专业的办学水平,这种方式的转变体现了由办学条件评估向教学质量评价的转变,但依然存在评价偏差大以及以偏概全的误区。

(三)教学管理体制自我革新能力差

教育管理体制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交纳学费、出资办学或者拨款的主体、办学服务的宗旨、办学的主体实施机构、办学水平的评价机构。政府如果既作为办学的投入主体,又作为教学实施管理主体,还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就是典型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但一些企业在这些方面采用的模式比较科学合理,比如一些企业培训,其出资方、评价方或者受益方是一个主体,教学组织实施机构是另外一个主体,这是典型的购买教学培训服务的模式。那么还有一种方式,出资方、受益方是一个主体,教育培训机构是一个主体,评价认证机构是另外一个主体,这种方式既购买教学培训服务也购买评价认证服务。因此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决定其自我革新能力较差。

二、第三方评价模式的重要性

(一)客观公正衡量教学质量高低

评价模式与以往的评估有本质的区别,前期教学评估主要评价办学主体的办学条件,而非教学质量,而教学评价模式主要为衡量主体机构的教学质量高低,反映了对办理机构办学条件评价转变为教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评价。评价的对象由软硬件设施、师资条件转变为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评价。在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评估教学条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完善,但在职业院校基础硬件设施大力建设完成之后,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将成为主要的工作,也符合社会需求,符合科学规律。

要确定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要对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其评价的结果可以衡量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但如果评价的方法方式不对,或者评价的主体选择不正确,或者评价主体与被评价对象存在利益关系而导致评价的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那么该评价模式就存在问题。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就必须引入第三方评价。

(二)从本质上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活动最终目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具备职业素养,反映学生求职过程中能否达到企业的要求。教学评价模式能够具体地反映学生在这三个方面高低优劣。通过教学评价报告可以诊断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评价模式改革方向分析

(一)评价主体构成分析

既然教学质量高低的评价需要一套教学评价模式,也需要构成评价主体来合理进行实施,确保评价的指标全面,评价报告的数据准确。原有的院校评估团队主体构成包括教育机构官员、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行政官员、高水平的专家教授。这样一个主体结构不能够代表学生团体或者家长团体的根本利益,也不能反映企业用工方的实质需求。无论教学主体怎么做,其最终必须要满足受益方的需求,因此受益方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构成,因此毕业生或者毕业后在该行业从事工作若干年限的人员,以及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学生家长代表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而企业用工方也应该成为评价主体之一。所以评价主体的构成应该由原来的教育机构人员转变为教学受益方为主要评价主体。

(二)评价核心指标分析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体现,比如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知识,可以用于指导实践,并且是实践必须具备的知识。其考核方式或者评价方式可以通过试卷考核的方式来进行,少数的理论知识需要多媒体呈现或者实物展现来进行考核。知识目标的考核操作方式简单易行。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反映学生对实践实训课程的掌握程度,反映其对某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熟练程度,以及未来工作技能的构成,或者直接工作过程的缩影。技能目标的考核根据专业或者培养工种有较大差距,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考核某一项技能可能平均需要一套设备、一个监考老师,大约耗时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所以对一个学生技能目标进行全面而完整的考核评价,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来说无论从时间、人力还是从设备数量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职业素养或职业道德评价:部分人才培养方案注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具备高尚道德的技术工人。对于这样的论述肯定不够科学,学校只能展现规范的职业素养行为,告知职业道德的规范,但并不一定能够培养出具备较高职业素养或者职业道德的技术工人。因此,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或者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能评价职业院校是否传授、告知或者示范什么是良好的职业素养或者职业道德。因此对这一项的评价应该表现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考核,即学生是否知道哪些是符合职业素养或者职业道德,而哪些是违背职业素养或职业道德,学生在日常的实习过程中是否是按照规范的行为操作。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其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受到周围职业环境的影响。

(三)评价结果效应分析

对于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模式评价的结果或者评价报告,能够准确定量地判断教学过程在哪些方面是优势,哪些方面是劣势。比如理论考核能够达到要求,而技能考核不符合要求,那么学校就应该加强技能教学,至于是加强教师教学管理,还是增加实验室设备由学校自己决定。如果评价的结果进一步细致,则可以诊断学生在哪些课程或者具体技能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学校应该针对该课程或者对该技能进行教学的改进。学校作为教学实施主体,只负责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教学质量的评价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实施,并提供教学质量报告。

四、结论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条件的完善程度较高,继续对职业教育进行办学条件评价不合适,因此对教学质量评价就应该成为未来职业院校评价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指导改进、引导实训室建设的重要且准确的反馈文件。所以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模式决定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决定职业教育是否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决定职业教育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育部,2006.

G712

A

徐涛(1983-),男,湖北武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汽通用ASEP项目负责人,上汽通用ASEP项目讲师,主要研究汽车电子技术。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第三方评价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X2016002)。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主体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何谓“主体间性”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