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探析灰色文化消解策略
2017-01-31周怡
摘 要:在分析灰色文化成因的基础上,本文将基于从社会、学校、学生个体以及家庭四个层面探寻路径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灰色文化;多维度;策略
文化担负着向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们解释人生和社会生活意义的责任,并保证绝大多数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认同,从而确保社会的有序性。在面临灰色文化肆虐现象导致的负面影响,笔者在本文将基于从社会、学校、学生个体以及家庭四个层面探寻路径和解决对策。
一、 社会层面
国家执政者肩负着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和正统社会习俗的重要责任。正所谓“民之化上,不从其言,从其所行”,除旧布新的整改社会风气势在必行。
(一) 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为原则,始终坚持党对文化传播的领导和监管,正确把握对“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未来文化”的甄选;加大加快文化改革的力度和步伐,严格按照文化传播规律运作,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二) 积极发挥国学经典文化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多方位展现经典文化的厚重性,吸取传统国家文化精髓,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遗余力地遏制灰色庸俗性文化的肆意传播,宣传发扬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文化”和蕴含丰富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红色文化”。
(三) 媒体产业应正确处理市场效益与正面教化的关系,必须以社会效益马首是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要树立宣导精品意识,提升社会形象;媒体从业者必须提高自身素养和自律意识,要时刻牢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要起到社会文化过滤器的筛查作用。
(四) 对网络文化实行分级管理。限制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成人网络和成人频道;对网络节目实施审查监督机制,若存在对节目的伦理道德存在争议的,要请专家来评论,化减风险。同时要用法律制度规范的严肃性和成熟性来治理网络文化的无界性,秉承“重在疏导,而不是围堵”原则希望尽快建立国际法律框架来规范约束全球网络空间。
二、 学校层面
高校文化围绕“追求批判精神,共创学术自由,规范制度建设”为核心建设。用文化塑造学校品牌,使学生有理想有“梯”可走,学生成长有“迹”可循。
(一) 整合一切社会资源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构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之以需、寻之以行”的良性德育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获得积极价值支持和前行动力,帮助他们寻觅精神家园归宿。避免枯燥乏味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旧有模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开放式的授课形式。高校思政课要“惊艳”登台,比如:清华大学学生可以随时定制慕课内容。
(二) 高校领导应重视净化校园文化,培养“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相互关爱”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领导者要清楚地认识到清新和谐的校风学风本身对沐浴其中的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学校领导也应当为建设显形校园文化给予足够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学校应建设荣誉室、优秀学生展示墙等;以校史馆、文化墙、雕塑等方式渲染学校文化气场。
(三) 高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文化修养培养,例如央视推出的“青课”(青少年网络公开课)值得推崇;高校要经常聘请责任心强、思想有高度、有正义感的专家来校授课,丰富校园绿色文化和古诗文化;同时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比如通过抓住重大庆典,重要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学校要开设环境适应、习惯养成、媒介修养等课程提升大学生媒介信息“防火墙”鉴别能力和水平,以心理咨询室、成长支持中心试行点对点服务,心与心碰撞,解决学生生存当下“形而下”的问题。
三、 学生个体层面
社会文化是每个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个体素质涵养的集中反映,作为社会个体面对不纯洁的社会风气不能怨天尤人、指责社会,世界人人有份,如果人人“行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世界就没有那么多对立和矛盾。
(一) 自觉远离灰色文化,提高对灰色文化的免疫力,提升灰色文化信息斟选素养。作为个体,一味的享受或者容忍灰色文化无异于“慢性自杀”,正所谓“久居兰室不觉其香,久处沼池不闻其臭”;大学生要有自我意识觉醒,自己把握分寸。多读书、读好书,交友需谨慎,多交接正能量的人,远离垃圾人,千万不能明知不对但出于好奇尝试,要用克制力抵制一切不良诱惑。
(二) 积极戒除“消沉颓废、自欺欺人”的与大学生阳光心理相对立的灰色心理。长期存在的灰色心理要么会让学生自卑、缺乏高度自信,要么会让学生畸形自我膨胀,是非观念模糊。大学生要自觉主动调整紧张的工作学习节奏,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豁达直率的个性,遇事“不温不火”地泰然处之;变换环境和多样化生活方式来活跃单调、枯燥、疲倦的生活;遇到问题和矛盾要采用合理方式调整情绪等等。
(三) 理性对待“走捷径”的灰色技能。有部分大学生为找到满意工作,修学《厚黑学》、练酒量、搓麻将、学唱歌打牌等特殊技能。过度补偿性以牺牲自我尊严为特点的灰色技能不仅不会创造价值,而且会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同时,灰色技能的存在造成就业的歧视,设定了求职壁垒,同学们必须清楚知道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为重要。
四、 家庭层面
家庭是社会的微细胞,是人成长生活的第一环境。确立以爱为理念的家庭教育核心价值,通过慢慢地“化”、孜孜不倦的爱创造出“成长家族”至关重要。
(一) 父母不仅要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更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做孩子强大的精神后盾。父母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一定要建立平等亲子关系。请注意“三不能”原则:不能以长辈姿态出现,要像朋友一样多沟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无论是刻意还是无心都不能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不能撒手不管或者管得过死。
(二) 建立平稳和谐家庭氛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相互配合,身体力行做榜样,注重礼貌教育,尽可能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应深刻思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和理解,弥合鸿沟和差距,换位思考,融洽关系。
总之,文化育人既是一种需长期狠抓不懈的理念,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伟大工程。要清除灰色文化,还原健康文化需要方方面面达成共识,通力协作才能卓见成效。
参考文献:
[1] 丁辉,张婷.“灰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 徐俊,许燕.网络低俗文化的理论反思与消解[J].中州学刊,2016(8).
作者简介:
周怡,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