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音乐声势教学水平

2017-01-31关晨

考试周刊 2017年100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小学音乐的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音乐课程有了新的标准,要求教師加强对学生的审美价值教育,声势教学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声势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如何提升小学音乐声势的教学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对小学音乐声势教学的发展贡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声势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学校开始逐渐将审美价值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审美发展能力。音乐声势教学开始走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学习,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声势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身体作为乐器,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旋律拍打肢体或者跺脚的一种音乐学习活动,是最直接的一种音乐表达手段。教师通过学生感受节拍的节奏,挖掘学生本身蕴含的音乐潜力,丰富了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满意的课堂效果。

一、 声势教学对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一) 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必然要求。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小学生在小学音乐课中应该培养起来的能力,它要求学生用听来感受音乐之美,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但小学生在刚接触音乐学习时不知道音乐是感受什么,需要音乐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在享受音乐之美的过程中能学会自己主动追求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声势教学随着韵律指导学生拍手和跺脚来对节拍进行迎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通过身体的协调性找到音乐的节奏感,从而感受到音乐蕴含的美感,激发学生在体验美感中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二)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要求高素质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和具有合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的合作意识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在素质教育提出前,我国实行的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只重视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并没有根据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音乐声势教学则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以及合作能力的增强,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在声势音乐教学课堂,教师为了使得学生的声势动作更加符合音乐旋律,会要求学生相互之间协作练习,不断关注同伴的动作完成教学之间彼此的协作。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学会相互配合,在合作中完成伴奏。

二、 素质教育下提升小学音乐声势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 学会聆听,提高学生音乐辨识度

听是声势教学的基础,也是提升小学音乐声势教学水平的保障,所以在教师进行声势教学之先,就要教学生如何聆听音乐,只有听懂了音乐才能随着音乐节奏打出节拍,配合全身肢体动作,有效地将音乐和动作连贯起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音乐中的简单乐句,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充分享受听的过程,感受音乐旋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把握节奏的走势。教师还可以选择多样化的音乐聆听形式,比如乐器现场独奏或者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聆听,提高对音乐的辨识度。在学习《小鼓响咚咚》欢快的儿歌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小鼓”的鼓点,伴随着旋律让学生根据聆听的节奏用手指打出节拍,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节拍稍显混乱,而且节奏不一致,但随着聆听的深入,学生慢慢感受音乐的律动,逐渐开始进入状态,节拍的声音也变得和谐。

(二) 节奏模仿,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是声势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音乐的生命,因为节奏让音乐充满生命力,给人以情感内涵。在声势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教师要从开始认识节奏音符开始,把合拍和节奏的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始末,培养学生对节奏把握的熟悉感。比如,在声势教学时,教师为学生选择《粉刷匠》这首快节奏歌曲之前,可以播放一些活泼可爱的短片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营造出一种快节奏的氛围,让学生跟着节奏的走势用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组成一个整体来对歌曲节奏进行教学。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采取恰当的律动形式,保持学生不断的节奏学习热情,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三) 营造意境,体验音乐情感

声势教学中通过肢体和音乐旋律的配合而渲染出音乐课堂的气氛,而所有情感是所有音乐的灵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传达的情感和作曲家产生共鸣。教师在训练学生声势教学时,要在课下设计一些节奏感很强的动作来配合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动作学习的要领,做到意境与心境相融合。教师通过营造的音乐意境,让学生感知音乐所传达出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草原小姐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草原文化,体会歌曲中姐妹之间深深的情感,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草原画面,让学生领悟草原歌曲的神秘,从而融入到歌曲的情感表达中,既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同时体会到音乐传达出的情感。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势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乐曲感知力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声势教学的教学手段,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声势教学对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作用发挥出来,从多个方面融入声势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青青.素质教育下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声势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6,(2):84.

[2] 王青青.探讨小学音乐声势模式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4):95.

[3] 聂胜春,龚红艳.小学音乐声势模式的研究[J].教育,2015,(8):31-31.

[4] 杨慧.声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4,(19):158-158.

[5] 周蒙婷.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6,(9):154-155.

作者简介:

关晨,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Passage Four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