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2017-01-31吴海虹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菱形梯形题目

吴海虹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比不得语文教学,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渗透过程,学习过程中涉猎的情感因素很自然,数学教学往往以数字,图形为主体,与情感相关是否有牵强之嫌?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呢?

缩短与学生间的角色距离。常见到一些老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师者风范,对学生动辄训斥有加,言行间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的威慑力,长此不改变这种形象,使学生对其有恐惧感,课堂上看此唯唯诺诺,秩序井然,但实际上由于学生将精力集中对老师的察言观色上,而忽略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教学效果从何而来?举一例:某教室上课时说:“这节课老师教你们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若换种说法:“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两种说法仅有几个字只差,但与学生间的距离却拉近了许多。授课伊始就以平易近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感知世界。再如,学生对一道解决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所得结果自然与标准答案大相径庭,请看A老师的处理方式:这类的题目我至少讲了五遍,你脑袋进水了吧?怎么总搞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难怪同学们都会笑话你……,B老师的处理方式:其实你知识在理解题目时有一点点偏差,来,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新分析一下这个题目……。倘若我们设身处地的立于学生的角度,前者处理方式自然会使学生对此行为有抵触情绪,甚至产生抗议的举动,后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学生从心理上容易接受,得到相应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教师要善于用眼睛传递自己的情感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自己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与老师有眼神上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不是简单只是“看看”。当一个学习方面比较“差”的孩子有了些许的进步,如果你能及时用欣赏的眼光投递给他,他会觉得原来自己并不是天生的愚笨,原来自己也可以这样跟教师交流!当一个孩子有了令人感到厌恶或者鄙视的举止时,你切不可把充满敌视的眼神投给他,他只是个孩子,他需要你的责备、纠错,但更需要你的理解,尊重与鼓励,所以,这时你一定要把最真诚最能体现一个师者的眼神传递给他,他会欣然接受你的建议的。

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讲述进行质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出现口误或者比之更深层的失误是在所难免。有次听课时,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有位老师在讲“菱形是不是梯形”时,由于课前工作没做充分,结果出现“菱形不是梯形,只是一种四边相等的特殊四边形”的谬误。有关孩子提出:那么,从梯形的概念上看,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就是梯形吗?而菱形不也是一组对边平行吗?为什么不属于梯形呢?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连听课的老师都捏了一把汗!请看这位老师的处理:在这位学生讲完他的观点后,老师带头给这个孩子鼓掌,然后很陈恳的对全体同学说“感谢王同学的精彩质疑,其实,刚才是老师故意设的悬念,就看你们敢不敢对老师提出疑问,现老师也像你们一样呀,也会出错,所以当老师出现错误的时候,那你们旧一定要勇敢的站出来,对老师讲:老师,你错了!”

接下来,是学生一阵持久的掌声,而这些掌声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虽然是一次失误,但恰恰老师通过灵活的方式沟通,减弱了教师与学生间交流的障碍,他们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老师也会出错,并且老师也会虚心向我们学生学习,这是种无以言表的荣耀,能与自己的老师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进行心灵的沟通,那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里面确实包涵了许多学问,只要我们用心跟学生交流,用心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呈现在我们面前。

猜你喜欢

菱形梯形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自卑的梯形弟弟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梯形测试题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