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免疫学基础教学讨论

2017-01-31任菲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任菲

摘 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免疫学基础教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旨在改进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中职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免疫学基础 教学方法

引 言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其中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面临着很大困难。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免疫学基础教学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从而调动中职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效果,为学生在后续的医学课程学习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做好学生情况的调查工作

正如引言所述,对于中职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相对薄弱,在面對难度较大的课程学习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细致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够保障教学效果。在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绪论一课非常关键,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免疫学基础》在医学中的地位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激发在课程学习中的内在动力。因此,站在教师的角度,应该通过绪论的课堂教学,做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工作,了解学生对《免疫学基础》课程内容的学习态度与理解能力,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对教材的了解与研究

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材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了保证课程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中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中职学生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应的《免疫学基础》教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章节顺序被调整、概念表述有所变化。如抗原特性中的“免疫反应性”被改为“抗原性”;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阐述中,教材增设了“人的生物学身份证”图文框,将HLA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将其用于法医学层面上,凭借此来进行亲子鉴定与死亡者的“身份证明”,这些内容无疑是将现实生活与实践联系到了一起,相较于传统教材其实用性更强,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在“免疫应答”的章节中,教材增加了“MHC对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限制性”的内容,从中不难发现,现阶段免疫学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了适应教材的调整与改变,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研究与分析,抓住细节,补充自身知识体系,从而在课程教学中做出适当的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高《免疫学基础》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教师大多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免疫学基础》课程内容本身就相对枯燥,如果教师不做出改变,那么学生就会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其中启发式教学法在《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以学习“抗原”、“抗体”的概念为例,教师作出比喻,将二者分别视作锁和钥匙,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展开探讨。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对抗原的概念有一个更加透彻的理解:抗原属于一类能够对机体产生刺激,使其产生抗体与致敏T细胞,同时可以和相应的抗体与致敏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对抗原概念的理解,通过“配出钥匙的性能”以及“开锁性能”的比喻来对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进行阐述。

四、关注教学重点与难点

目前,《免疫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相对繁杂,而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只有16~20课时,显然,如果教师过分关注学科的完整性,全方位的展开教学内容,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必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此,教师应该细致分析教学内容,筛选重点与难点,并引导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以抗原、抗体以及免疫应答等内容的学习为例,在《免疫学基础》课程中,这些知识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应该着重讲解。再比如吞噬细胞的分类与吞噬过程等知识点,中职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并不大,再加上《生理学》课程学习中学生也会接触这些知识点,因此此处教师就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五、合理利用教学用具

正如上文所述,《免疫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中职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学用具,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超敏反应”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挂图,让学生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学习;还有在“免疫球蛋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肢体动作,展开双臂来呈现免疫球蛋白的单体结构,并以肩关节作为铰链区,从而反映出铰链区的活动功能;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手拿起物体的功能,将抗体结合抗原的功能阐述给学生,让学生对“Fab”与“F(ab)2展开联想。

六、改进教学反馈工作

教学反馈的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找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改进。因此,在《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反馈工作进行改进。例如在课前环节,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班级进行对比分析,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再比如在课堂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交流与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态度与反应;还有在课后,教师也要结合课程内容向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与测验,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瑗.中职护理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379-379.

[2] 韩日新,徐立丽,黄艳文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法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75-76.

[3] 陈平姬.刍议中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J].教育界,2016,(4):54-54.

[4] 雷玉静.关于中职护理专业免疫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4,(3):85-85,108.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