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措施与护理干预分析

2017-01-31徐娟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月龄

●徐娟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措施与护理干预分析

●徐娟

目前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方案总体来说种类较多,没有规范和统一,主要是因为各种方案均存在母婴阻断失败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HBsAg阳性母亲比较常用的母婴阻断方法包括:1.对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主动免疫;2.对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3.除了对新生儿免疫以外,对孕晚期母亲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4.除了对新生儿免疫以外,对高病毒载量的孕晚期母亲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等。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阻断;护理干预

1 资料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从产科门诊选择200多例孕妇携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乙肝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200多例HBV携带者在几年随机抽查仅2例阻断失败。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免疫阻断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1.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的传统治疗及护理。遵医嘱并遵守妇产科的相关护理标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产妇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服务是连续的,动态的,主任和护士长定期检查,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补充计划。

1.2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措施以及护理,具体如下:

我们的阻断措施主要是以联合免疫阻断为主,依孕妇乙肝体内病毒水平而确定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即:

(1)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 DNA阳性孕妇,在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给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后半月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在出生1月龄、2月龄和7月龄时分别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即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相应推迟1个月。

(2)对于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孕妇,在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给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后半月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在出生1月龄、2月龄和7月龄时分别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即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相应推迟1个月。

(3)对于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阴性孕妇,在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00 IU和在出生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一针10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随机抽取我院感染产科共分娩200多例乙肝孕妇新生儿,其中很多孕妇均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处于免疫耐受期,病毒载量均在107 IU/ml以上,但在随访资料完整的120多例儿童中,仅有2例儿童阻断失败,阻断成功率为98.33%

2 根据孕妇意愿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

2.1 高病毒载量和低病毒载量2组,以HBV DNA 106 IU/ml为界值加以区分

2.1.1 对于高病毒载量组,不论HBeAg是否阳性:

(1)根据孕妇意愿,如果孕妇决定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在怀孕中晚期(孕28周以后)给与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新生儿出生后,给与标准方案阻断。采集幼儿完成第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的外周静脉血(一般均是在幼儿出生后第7个月),分离血清,实验室冻存。

(2)对于孕期不愿意接受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者,新生儿出生后在1小时内给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后半月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在出生1月龄、2月龄和7月龄时分别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即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相应推迟1个月。采集幼儿完成第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的外周静脉血(一般均是在幼儿出生后第8个月),分离血清,实验室冻存。

2.1.2 对于低病毒载量组:

(1)不论HBeAg是否阳性,不建议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

2.2 产后访视

产后48小时,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应该再次来到病房进一步了解产妇的情况,特别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用关心爱护的态度赞扬、鼓励产妇战胜疾病。期间,可以征求产妇家属意见,对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进行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的评定,这样做可以进一步优化医院的护理质量。

2.3 产后新生儿免疫

大多数婴儿围产期受HBV感染的机率较大,因此产后早期干预对HBV感染至关重要。因此,新生儿出生即采用主、动联合被免疫的结合方法。新生儿出生12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iu,同时在不同的位置注射10克乙肝疫苗进行接种。在半个月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这种方法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有90%以上的阻断效果。在新生儿登记处登记所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儿,并告诫新生儿父母妥善保存预防接种本并按时带婴儿进行疫苗接种。6个月后,电话随访进行疫苗接种的婴儿。

2.4 新生儿喂养

对于乙肝携带者是否可以母乳喂养有不同的看法。应该根据孕妇的情况,选择喂养方式。HBsAg阳性、小三阳的母亲可以选择母乳喂养;小三阳但HBV-DNA阳性、大三阳具有感染性等在遵循母亲和他们家庭意见的基础上建议选择人工喂养。

3 讨论

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注射疫苗能有效阻断宫内感染,产生抗体并通过胎盘免疫保护胎儿。同时,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树立HBV携带者母婴传播阻断的正确意识,在妊娠期和新生儿接种方面积极配合,纠正不良习惯,熟悉婴儿保护性隔离,降低HBV感染率,对预防HBV携带孕产妇的新生儿感染HBV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

[1]刘颖琳,邝健全,张睿.12胎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465.

[2]俞蕙,朱启熔.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2):81.

[3]夏国良,龚健,王继杰,等.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方案的保护效果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62-365.

徐娟(1987~),2011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于苏州大学护理学院,现在是苏州第五人民医院八病区产科护士,护师。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月龄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