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医内科医疗水平的策略解读

2017-01-31蔡少勇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治本西医内科

●蔡少勇

提升中医内科医疗水平的策略解读

●蔡少勇

作为一名中医医疗人员,通过观察中医临床实践与当前医疗发展的新形势,笔者想说,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当前在医疗方面仍然拥有极大的优势,仍然可以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不过新形势、新发展,必然会引发新变化、新问题。中医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医疗技术传承”,必然也会接受新考验。而事实证明,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更需要我们客观看待中医传承中的一些问题。努力实现与时俱进,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中医;内科;医疗水平;策略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点毋庸置疑,事实上即使是当前,医疗行业进入“信息化、机械化、现代化”的今天,中医的医疗理念、医疗技术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在人们看来,中医就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文化”。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西医的融合,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医治疗实践中也呈现出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存在,使得中医发展受到了阻碍,使得西医医疗逐渐占据了主流。由此可见,中医要想实现发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展现自己的优势,提升中医的医疗水平。通过观察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内科治疗方面,中医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优势,通过积极地总结中医内科医疗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来实现中医发展[1]。

1 问题分析

(1)传统的诊断方法受到了考验。中医诊断的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这些方法虽然在影视剧中被描绘的“神乎其神”,但是,有实践经验的我们却自知一点,那就是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在科学化的医疗设备面前展现出了很大的局限。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加直观,更加精准,而中医诊断在这一方面明显表现出了不足。

(2)没有继承优良的传统。其实在中医治疗理念中,也是强调一个“异”字的,而在当前,很多中医已经不具备这一能力,或者说是已经没有了这一理念。而要想提升中医医疗水平,就不能忽视中医诊疗中所提倡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有利于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2]。

(3)有片面性。相比“烈性”的西医,中医的特点是“温和”,这既是中医治本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它的“劣势”。不过中医内科强调从整体把握疾病,尤其是对老年疾病,中药的使用也更适用于老年病人,其药性更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少,对于老年保健中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想实现中医医疗水平的提升,就要展现它的这种优势。

(4)不够“专”业。这里所说的不够“专”业,不是说,医生的专业水平不高,而是说,在中医医疗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普治”现象。而这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问题。中医内科并不像西医有很精细的专业分类,一个内科医生一般能看所有内科疾患。

2 方法分享

(1)诊疗要因人而异。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病情会“因人而异”。因此,在中医内科治疗实践中,我们应用的诊疗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如中医药包括中药、针灸、按摩等丰富的疗法,灵活的应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优势,更适合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功能较差,罹患慢病的广大的人群[3]。

(2)展现“治本”优势。中医的优势是什么?即使是完全不懂医术的人也能给出“准确答案”,那就是可以“治本”,而且是“温养式的治本”。处于医疗一线的我们对此的感受就更深。当前由于中医治疗采用的是标本兼治并结合整体调节的治疗方式,因此,病患被治愈的可能性大,且日后病情多不会反复发作,这样能达到良好的根治效果。

(3)培养“专业骨干”。人才是行业发展的主动力,在中医医疗水平发展过程中,“技术过硬”的医疗人才,对于扩大中医影响,对于总结中医实践经验,有极大的作用。而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技术过硬的专业骨干”呢?就要政府支持、优化医疗机构建设,给人才发展提供业务指导及发展空间。如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于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让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能进入内科治疗领域。医疗机构在研究课题申报过程中也要严把质量关,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以提高整体研发水准。

(4)实现中医“适治”。其实作为一个一线的医疗人员,笔者想说,客观的来讲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也有西医的优势,在内科疾病诊疗过程中,中医遇到的问题极多,而可以展现的优势也极多。内科急症种类繁多,在进行相关的内科诊疗时应该有侧重,将其中心放在中医比较擅长的病症上,例如闭、痉、厥、脱、大出血等常见的且能发挥出中医治疗特色的病症。

(5)“旧药新吃”。通过观察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治疗过程中,很多人在心底是非常认可中医治疗方法的,不过有一点却令病患非常头疼,那就是中药难喝。由此这一问题也就成了我们需要突破的重点。笔者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实现两点目标,一个是“好喝”,另一个就是不能降低疗效。要将传统的草药汲取精华后制成新型的制剂,要在安全性及有效性上提供更稳定的保证。例如,综合针灸、口服用药、外敷用药等多种方式,进而达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6)关注中西医的结合。其实不仅仅是中医,在当前,西医也非常注意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医与西医都发现了各自存在着不足。作为中医我们不要“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妨相互借鉴,实现共同发展。如作为中医,我们不妨借用西医的理念,借用一些西医方法,多应用现代化的诊疗设备等等。这样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参照西医的观点,可以实现中医的完善,也就是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望闻问切法,同时也要利用现代医疗设备,实现诊疗手段多元化。还可以将中医内科分化成具体的分支小学科,诸如眼科、耳科、外科、妇科,学科分化可以使分析研究更加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内科疾病的过程中其优势更加明显,不过同样也展现出了很多的不足。作为专业的医疗人员,我们要客观的看待这些不足,努力实现“优势的最大发挥”,突破中医发展中的传统问题,让中医实现“治标又治本”,让中药“能喝又高效”。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要注意积累有借鉴意义的工作经验,实现中西医的积极结合。

(作者单位:重庆市忠县中医院)

[1]祁文强,阎艳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0:35.

[2]姚晓峰,阮庭仁,幸惠萍,等.浅谈中医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天津中医药,2004,06:66.

[3]罗侃.中医急诊医学及中药新剂型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5:11.

猜你喜欢

治本西医内科
内转科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治本安全观视阈下监狱教育改造问题研究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供给侧改革:治本之道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