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运用
2017-01-31肖苑
肖 苑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浅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运用
肖 苑*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其应用的关键点在于发挥期望和激励的作用。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促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激励自己努力进取。基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需要我们明确“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把握其具体运用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运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①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我们应当对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给予更多关注,重视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对学生寄予期望、信任和鼓励,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得以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这样一种以期望和激励为本质的心理学现象,我们可以对这一心理现象加以应用,以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涵及启示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试验得以验证的,因而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它起源于古希腊一则神话故事,相传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非常善于雕刻,有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长久的陪伴下国王竟对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爱神阿芙洛狄忒为他的深情所打动,便赋予了这座雕像以生命,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罗森塔尔从这则神话故事中得到启发,并于1968年对美国一所普通公立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预测实验,之后将他们检测出的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生的名单交与校方,并要求保密。事实上,校方和老师们并不知道名单上的学生只是随机抽取的,但神奇的是8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时,他发现出现在名单上的学生各方面水平远远超过了名单外的其他学生。该实验表明“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发挥的作用——正是由于老师们相信名单上的学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因此对这些学生有意地倾注了格外多的期望和关爱,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够超常发挥。将这一效应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所给予的更多期望与鼓励,激发他们内在潜能,从而促使他们自发地成长。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发展规律,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形成社会所希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励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教育者所广泛运用。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应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有效地通过激励等方式对学生给予鼓励,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社会科学,与个人的思想、行为等密切相关。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教育方式老套、教育内容乏味而降低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要对学生给予赏识教育,充分肯定学生的潜力。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固然存在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形成不同程度的期待,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对学生寄予鼓励和期望,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形成融洽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活动得以在融洽的氛围中开展。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时会因思想观念、行事风格等的差异而产生冲突,并进而导致二者关系的对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恰当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者给受教育者适当的信任、期望和鼓励,使其在心理上得到鼓舞,有利于改变二者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的僵化关系,并形成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
(三)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寄予的鼓励和期望能够提高学生对接受教学内容的积极性,这也是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否使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实效性。而人的思想具有复杂多变性,教育内容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皮格马利翁效应”,充分对学生给予期望和鼓励,鼓励、信任和赞美会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规范他们的行为,也就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最初的期望效果。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能够将“皮格马利翁效应”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是可以取得一定教育成效的,然而在现实中常常存在教育者对其运用方法不明确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
(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赏识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信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的思维模式“取得成功——给予信任”转换为“给予信任——期望取得成绩”,其结果必将发
生大的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予学生关怀和信任,促使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课堂外同样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完善自我,使思想教育工作能够依托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条主线高效进行。
赏识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学生机会的给予。我们习惯于扮演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却往往忘记了学生才应是课堂真正的主角。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信任后,强烈的自我认同感驱使他们能够有所表现以获得教师的青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自身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实现自身价值。
(二)以殷切的期望鼓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教师要结合诸多要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合理的期望。对于总体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有时不妨对其设定较高期望,激励其在各方面以更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将期望下调,使其在每一阶段都能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前进;而对于能力处于中间部分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寄以相恰的期望,以使他们的水平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激励他们不断实现现有成绩的超越。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目标要合理有效,即应考虑到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学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教师要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德智发展水平来对学生寄予合理的期望,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而经过努力又可实现的期望对学生而言才是合理的期望,这种期望以可行性和激励性来促使学生转化为内心的需要,并进而产生动力,推动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身上的力量和潜能。
(三)以适当的目标要求学生
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实际上也是一种目标,当适当而合理的目标设立起来后,就会对学生产生激励和引导作用,促使他们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因而教师所设定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其自信心;过低则降低了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难以起到激励作用。教师所设立的目标要使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方可达到,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逐级调高目标,以引导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小目标向宏远的大目标前进,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蕴藏着身上的无限力量和潜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培养的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学生来说有效可行的具体阶段性目标;其次,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实现目标的行动中去,努力朝目标前进;最后,当学生达成目标时,要及时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赞赏和中肯的评价,并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己,朝向更高目标迈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赏识,这种赏识实际上是对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关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由衷期望和鼓励,会使其产生“知遇之恩”,以加倍的努力来回报教育者的信赖,从而促进了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进步,也有利于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注 释 ]
①吴小兰.“奖励”是促进教学的法宝.教育科研论坛,2011(12):32.
[1]吴小兰.“奖励”是促进教学的法宝[J].教育科研论坛,2011(12):32-37.
[2]刘俊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应多加鼓励和赞扬[J].青年时代,2014(18):18-40.
[3]刘燕华.教师期望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2009(6):7-16.
[4]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56.
肖苑(1992-),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14-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