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2017-01-31王盼
王 盼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王 盼*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费尔巴哈只是把人看做生物的人,对于马克思来说,在承认人的一般本质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在研究社会中的人。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费尔巴哈不能真正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他看不到社会生活是由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组成的,不能对社会实践主体进行科学定位。而马克思却细致观察到了这一点,对费尔巴哈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之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思想。
(一)人是社会存在物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人是自然中的人,这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应该说这是对以往唯心主义的极大否定,开创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先河。但是唯物主义不仅包括自然观,还涵盖了历史观点,费尔巴哈并未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的社会活动,仅仅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人,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抓住了这个重点,指出人是社会中的人,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本质特征,否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点,形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体系。
(二)自然和人的实践不可分割
自然可以区分为客观自然和人化自然(即费尔巴哈的感性自然),费尔巴哈不能正确区分实践自然和感性自然,在他看来,自然界是纯粹的直观的自然界,没有任何人类的印记,和人们的实践活动无关。
(三)生产实践劳动对象是自然世界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只有不停地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世界才能正常运转,假如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全部停止了,那么这个世界也不会再运转。“但是,费尔巴哈所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体系。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对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马克思始终是辩证的态度,正是这种有选择地继承使马克思很快就突破了费尔巴哈哲学自身的理论限度,实现了革命性的超越。
(一)马克思借鉴吸收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
第一,受到费尔巴哈感性的、直观的人的影响,马克思将感性的人作为社会关系分析的出发点,抛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绝对精神”。
第二,马克思以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学说为依据来论证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贡献是把神学还原于人学,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人的立足点设置为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社会中的人。鉴于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中的积极成分的批判吸收,马克思向创立科学的人本主义理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观点,提出了类本质的观点。
1.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生存本质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生存需要是最根本、最本质的需要,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所有需要的基础。正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的活动。只有生存需要满足了,才能进行更高级的需要,假如给饿了几天的人馒头和手机,他肯定选择蛮馒头,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才能进行更高级的需要。
2.人的社会本质是一种发展本质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是在社会中实现的,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人在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都是社会属性的表现。
[1]张敏.超越人本主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乔翔.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何玲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王盼(1991-),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A
1006-0049-(2017)08-02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