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
2017-01-31殷伟
殷 伟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浅谈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
殷 伟*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在中国当代文学当中,北岛及《今天》的存在异常“闪耀”,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从原来的潜在写作发展至新时潮,在到海外汉语文学创作,北岛与《今天》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而通过对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能够准确了解到现代汉语同世界文学之间的关系,而这对于我国文学的长久稳定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一、北岛及《今天》的简要概述
(一)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是中国当代杰出诗人,其开创的朦胧诗派以及同芒克等人联手创办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乃至汉语言文学发展史上均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创作的诗歌集如《太阳城札记》、《陌生的海滩》和散文集《失败之书》、小说《波动》等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其本人也先后多次获得包括古根海姆奖等在内的各项文学大奖。
(二)《今天》
《今天》是由北岛和芒克主办,于1978年的民间诗歌刊物,主要刊登包括诗歌、评论、小说以及部分外国文学译作,虽然《今天》中小说的比重非常大,但实际上,仍然是诗歌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而北岛在《今天》上发表的刊词《致读者》更是表达了其创办《今天》的初衷,以及北岛等人对于诗歌、对于社会的美好理想。
二、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
(一)1979年以前的北岛及《今天》
北岛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但初期的作品并不十分成熟因此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在1979年之前,北岛在其诗歌创作当中借鉴了矛盾修辞法,同时诗歌的朗诵语体往往铿锵有力,而其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等作品也被看做是美学上比较浅显的“潜伏写作”,即观念影响甚至决定着写作,因此出现了大量晦涩难懂的创作,后被评论界戏称为“朦胧诗”[1]。而在1976年北岛妹妹的意外离世使他开始重新回归到诗歌创作,随着文革结束“天安门事件”得以平反,民间话语又重新有了生存的舞台和空间,在此背景之下,北岛与芒克在1978年正式在北京创办了《今天》,并搜集、整理、出版了大量朦胧派诗歌。
(二)1979-1986年的北岛及《今天》
《今天》的创办标志着地下文学的正式兴起,并且其发展力量逐渐壮大,开始能够与官方文学对峙,此类作家勇于表达自身观点、冲破语言束缚的创作也被看做是“流散文学”[2]。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政治路线经过摇摆之后最终确定,《今天》包括北岛本人也因其反叛意识而受到了官方的批判和打击,不仅《今天》被迫停刊,同时北岛也成为文化批判对象并要求写检查等,在商业化浪潮的推动和影响之下,诗人被赋予了类似救世主、抗争者等各种各样的错误身份,而此时北岛的诗歌创作也因此陷入了存在主义的困境。
(三)1989-1999年的北岛及《今天》
从1989年开始,北岛移居国外并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海外漂泊之旅,在这次“生命旅途”当中,北岛在长期的漂泊和孤独状态下创作了《在天涯》、《开锁》等诗集,并且在其不懈努力下《今天》于1990年得以复刊。而此时的《今天》,经过北岛与其他部分滞留在海外的作家共同决定将刊物方向调整为海外汉语文学的先锋杂志,即《今天》在继续发表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也开始逐渐支持包括戏剧、独立电影、新纪录片等在内的各种一直被视作为“边缘文化”的艺术,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在海外继续发扬光大。这一时期下的《今天》依旧坚持文学的“先锋性”,坚守其纯文学的本质,但由于其远在大洋彼岸,因此也使得当时国内的学者与读者无法近距离接触到《今天》[3]。
(四)2000年以后的北岛及《今天》
在进入到千禧年之后,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北岛也再次被中国大陆所认可,其散文、诗作等再次回归中国本土文学的行列当中,而在经过漫长的漂泊之后,北岛的诗歌乃至文学创作已经从原来的包含激越之情转变为一种“无限悲观的幽默”,而其在回归故土时也发现自己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异乡人。此时的北岛寻找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故乡、是生命的终点站。因此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今天》变得更加全球化,实现民族文化复兴之梦成为了《今天》新的动力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了解到北岛等人从原来“朦胧派”向“今天派”的发展转变,从“潜在创作”到“流散文学”再到如今的文学创作全球化。但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文学与思想的独立性、前卫性始终支持着北岛以及《今天》,而这也成为其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1]亚思明.昨天与《今天》——一份刊物见证下的一段汉语文学史[J].扬子江评论,2016(03):26-35.
[2]崔春.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D].山东大学,2014.
[3]高霞.北岛诗歌与散文创作研究[D].延边大学,2015.
殷伟(1976-),女,山东枣庄人,本科,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方向。
I
A
1006-0049-(2017)08-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