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元经济转化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构建

2017-01-31程慧姬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监护人格城乡

程慧姬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5



二元经济转化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构建

程慧姬*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5

一、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城镇一体化发展的产物,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因为户籍制度和二元经济制度的影响,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学习而只能寄托给祖辈或者亲戚教育,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经济发展利弊共存,父母本着为家庭创造更好生活的初衷在外奔波打工,但留守儿童因为不能享受家庭的正常关爱和教育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心理、学业、人格的建立,甚至影响家庭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目前,深入揭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育问题提出一系列的策略方案,对政府、学校、家庭进行深刻倡导是我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体现,同时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的革新需要倍加重视。本文以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研究基础,对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进行深刻分析,构建二元经济下的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实现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共同发展。

二、二元经济背景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成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热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有:一是经济形势的区别,城市主要是大工业生产,农村是小型农业生产;二是政策体制的区别,农村与城市实行不同的政策,户籍差异让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难以抵消;三是发展水平的区别,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形势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教育、道路、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高低差别也是相当明显,城市的消费水平也是远远高于农村。

我国在1958年将城乡户籍政策作为法律规定,将二元经济更深的推入到城乡发展问题中,城乡户籍制度对应的城乡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权利以及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连接,形成了不平等的权利体制,造成农民因为农村户口而无法在城市享受现代化文明及其成果。这种政策下,城乡二元经济差异也越发明显,同时也造成了城乡的文化差异。教育政策下,农民工进城工作,而其子女却不得不留在农村接受教育,从而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又因为农村的各方面设备都落后于城市,导致留守儿童在离开父母照顾的同时教育水平也跟不上来,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发突显,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因为城乡差距、父母远离而形成。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表现形式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子女接受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相当于终身教育,它存在于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子女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但是,针对目前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农村家庭教育模式由于各方面原因,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隔代教育、同代教育、“单亲”教育等。隔代教育意为祖辈教育,由于父母双方均出去打工,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照顾,这种现状最普遍,并且孩子一般都从一岁左右就脱离了父母的照管,这样长时期的祖辈教育会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不浓,再加上祖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代沟问题,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以及品行的培养。同代教育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由自己的哥哥姐姐同辈人照管,而由于同辈监护人年纪轻、没经验、自己的三观也不够成熟,在留守儿童面前难以建立监护的权威,从而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单亲”教育就是父母双方中一人在外工作,子女就会长时间的在父母一方的教育下成长,不论是母亲留下照顾还是父亲留下监护,孩子都会因为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父母的区别教育而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发展。还有托付教育,也就是父母将孩子交于学校、老师或者亲戚监护,而这种教育模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缺乏对家的归属感从而阻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1.家庭教育影响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稳定。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是由共同情感所结合的子女和他们的父母,依据结构学原理,即两点地位的固定需要第三点的存在,也就是说父母之间的关系靠子女的存在得到固定,他们之间形成缺一不可得三角关系。家庭教育是三角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对于农村家庭,由于二元经济的形成,农村父母都倾向于进城打工,回家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仅仅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忽略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建立,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淡化,从而结构三角无法保持稳定。

2.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认识成长。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建立需要孩子们参与到社会群体的互动生活中,这样的社会化成长在人的一生中都必不可少。家庭教育是孩子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环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孩子学会社会关系的建立,学会思想的独立以及道德观念的发展,其中孩子四岁之前的启蒙社会成长认识最为关键。但是目前的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的原因,从小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完整,留守儿童无法享受父母给予的社会化信息,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会认识成长。

3.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不健全。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健全人格的发展与孩子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往往存在问题与农村父母远离孩子身边的关系很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孩子的自觉能力不高,导致孩子在学习上缺乏激情,影响学校教育的同时也会让孩子的思想觉悟偏低,降低自身素质的发展。还有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并让孩子体会不到亲情等其他情感的温暖,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扭曲,产生各种不利健康成长的心理疾病。

四、立体式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基本教育,其教育发展与学校和社会存在着必要联系,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已经在城乡广泛应用,立体式教育在农村家庭教育中成为可能,所以笔者基于上文的现状分析,笔者提出立体式家庭教育模式,并将家庭、学校、社会作为构成立体式家庭教育模式的三要素,从三个角度进行问题解决。

(一)跨时空的家庭教育

立体式教育,实质上是利用现代媒体呈现教育内容,提供直接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因为缺少父母的监护,造成孩子的生理、心理都存在缺陷。而当今网络发展迅速,城乡都有普及,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构建一个父母、孩子、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让父母对孩子进行远程监护,设置每天的联络时间,让父母时刻掌握孩子的最新动态以及学校的要求。这种远程监护可以让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能够及时帮助并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使父母可以定期的与孩子进行对等的网络交流,方便孩子吐出无法当面说的话,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减少、理解增多,从而避免了留守儿童因为情感而造成的心理缺陷。

(二)学校进行家庭教育理念宣扬

在建立父母、孩子、学校之间的网络交流平台的同时,学校需要开展一些家庭教育理念的宣扬讲座或者教育活动,强调科学教育,理性教育,让父母和孩子同时认识到平时家庭生活点滴的重要性,让他们正视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在之后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家访,在准确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孩子的心理形成时与孩子适当的沟通以及一些合理的协助,这样给予适当的关心能避免孩子心理偏激成长,同时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难处,做到互相理解,给孩子更多的学习动力。

(三)社区及社会各界组织建立监护救助体系

家庭教育不是单纯靠父母对孩子进行基本教育,而是结合学校和社会,让父母作为最后关键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普遍都是想提高家庭生活水平而向外奔波,对孩子的监护认识度不高,我们可以建议社会组织监护救助体系,对留守儿童起到监护教育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不定期组织深入留守儿童家中,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提供留守儿童真正需要的关爱和理解,同时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各种有意义的志愿活动,让他们体会小社会的发展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认识,避免他们心理、人格方面不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总体来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不利的形式,不论是家庭教育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人格上的缺陷还是各种学校教育和政府政策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来源,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单纯家庭因素,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国家政策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靠一些项目的研究以及行政措施就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的现状改善是既急迫又缓慢持续的过程,对我们来讲,任重而道远。

[1]夏先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渭南市临渭区大王乡为例[J].艺术科技,2012(04):143-145.

[2]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程慧姬(196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G

A

1006-0049-(2017)08-0232-02

猜你喜欢

监护人格城乡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神奇的太阳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