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对人类本真状态的探寻
2017-01-31张一帆
张一帆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残雪对人类本真状态的探寻
张一帆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一、残雪与存在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深受西方影响的先锋文学,残雪作为其中代表,残雪自己曾说过一段话:“我所受益的文学作品中,西方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分别占90%和10%。我的思想感情像从西方文化里长出的植物,我把它掘到中国的土壤里,这株移栽的植物就是我的作品。”残雪在写作上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残雪自己也承认自己的艺术思维脱胎于西方艺术,西方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并且大胆尝试独特的写作方式。尤其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的影响,残雪也和存在主义一样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人生、探寻生存。
存在主义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是最集中、最能概括西方世界在当代所面临的社会危机、文明破产和精神的困惑。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人们遭受了当今世界上频繁的混乱和冲突的袭击,被弄得虚弱不堪,肉体的躯壳被压得喘不过来气,物质的需要和欲望刺激着人们。于是,孤独感、失落感、痛苦与迷惘、恐惧与死亡,一齐向人袭来,这样,人的存在与价值就成为哲学亟待解答的问题,这与残雪探寻人类本真的存在状态就有了某些交集。
在残雪笔下,世界是一个缺乏连续性、逻辑性的时空体,在这个世界中充斥着恐怖、荒谬的景象,是一个非理性、非逻辑的世界。人们时常感到被压抑的空虚、扭曲、欲望的骚动,这都是人对于生存最本真的体验。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扭曲变形,残雪在文本中着意刻画了人们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向人们展示了冷酷、无情的陌生的人间世界,就犹如充斥着鬼怪的噩梦。残雪只关心人的心灵,其焦点并不在日常的经验世界,而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探寻那种流动的本真的潜意识,只有深入到灵魂深处对话才能发掘出潜藏的秘密。
当我们真正地深入残雪小说的文本时就会发现其阴暗晦涩的文本表面隐含着深刻的存在主义意蕴。残雪在她的作品中诠释了诸多存在主义文学观念,残雪的小说创作不仅仅是对西方哲学的东方化复制,而且聚焦着更多的社会文化内容,并且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时代的一种独特的中国式的探寻。基于此,我们可以跟随残雪一起探寻人类本真的存在状态,同她一道追问人生的意义,寻找突围的路径。
二、人类本真的存在状态——对他人的恐惧
在传统的西方哲学中,人是被尊为神的,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自由、权利,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时代以后,形成这样的局面:人们在个体的生活中时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生活行为是自主的;但当个人进入社会生活中时,个人就会受到他人、异己力量的控制,有时肉体是自我的,但精神上会受到他人的束缚。就像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大胆地得出:“他人就是地狱。”的理论,除自身外,我们要提防他人对自己的威胁。萨特曾说除了自在的存在(自然)和自为(个人)的存在外,还有第三种存在样式,这就是为他的存在(社会)。为他的存在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与他人共在,这样就会有他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也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原始意义上就是冲突和斗争的关系。他人不仅是我们存在的中介,也是永久的威胁。人要么征服别人,要么被别人征服,连爱人关系也不例外。在萨特看来,人与人之间是无尽的冲突,即使是亲密的爱人、朋友及亲人,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完整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人与人之间只在表面上进行交际,无法触及人真正的内心深处,无法对话真正的灵魂。
残雪在文本中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力描写了人际关系的恐惧,用灵魂之笔勾勒出人类面对的“他者”的恐惧,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哲学思想。残雪之所以会对此感受深刻,源于残雪小时候的经历,在她5、6岁刚开始懂事时,就与父母分离,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残雪便跟着外祖母,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经质,如半夜驱鬼、以唾沫代药给孩子们涂抹伤口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再加上残雪小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爆发,所以在残雪小说中,我们没有看到温馨、幸福的亲情,没有看到情谊深重的友情,更没有美好甜蜜的爱情,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不仁和相互折磨。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窥视,相互猜疑于提防,互相攻击、挤压、诋毁。在残雪的作品中,我们看到麻老五收集路人的唾液要淹死人,鹰似的老太婆在别人腰部悄悄地插入一把小刀,小弟在他人碗里放上几颗老鼠屎……人人变得凶狠残酷,非常态的人际关系几乎贯穿了她的小说全文。残雪撕掉了一层伪装的面纱,剔去了作品中所有的温情,向我们展示了人情的冷酷、无情,每个人似乎像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里面充斥着猜忌、敌视、仇恨。
《山上的小屋》中的“我”被家庭成员孤立,我的存在使得父母惴惴不安,时刻警惕。母亲不断翻看“我”的抽屉,对“我”进行监视,家人之间为了觑得他人的秘密而想尽一切办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膨胀为窥视与攻击,亲朋好友均是窥视者,所有的眼光都闪烁着欲置人于死地的恶意。小说中神经质人格的家庭成员以荒唐的举动和呓语的倾吐把盖在人际关系上的种种面纱撕得粉碎。在这里,每个人都被生存的本能驱使着想剥夺他人的生存,在这个家里,感觉不到亲情与彼此的关怀,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但我们也看到了人类最本真的自私、邪恶的最真实的存在。
这位敏感的作家残雪正是以超现实的笔法描写了人世间的恶,那些作家不想触及的人类可怕的生存图景,残雪大胆写出,诉说着自我灵魂深处对“他人”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因素让她对这个现实世界产生一种否定冲动。只有直面黑暗、恐惧、丑恶、才能警戒人性中的丑恶,从而去追寻光明。
三、探寻的意义
残雪的作品结构复杂,信息密度大,内涵丰富,晦涩难懂的意象,迷宫式的结构,加上诡谲的情节,阴冷的基调,变形夸张的人物形象和“梦魇”“荒谬”的环境,她的作品基本上倾向于表现这种精神困境、异化,所以读者面对这种“向内”的思维模式,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永无休止的追求和奋斗之中。残雪为何能写出这样的主题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相关联的。残雪的整个童年都处在“文革”的阴影笼罩下,那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年代对残雪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革后,残雪开始文学创作,残雪曾说她想用文学和文字对十年的文革和未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她的书写源于对那个年代刻骨铭心的记忆与回忆。残雪批判了那个梦魇般时代里人性的丑恶,以及那个年代里许多荒诞不可理喻的事情。除了童年的经历与社会历史背景,残雪对西方文学有着炙热的爱,在吸收存在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作出了独特的中国式诠释。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主人公坎坷而灰暗的童年,对他人的恐惧和绝望,看到那些怪异和扭曲的世界,我们仿佛可以看出残雪自己的影子,在孤立无助被恶意包围的岁月里,残雪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存在的意义等形成了深刻的个人感受。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她文字中“他人即地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存环境的荒诞与孤独、恐惧。
我们从文本中看到残雪通过她的直觉体验和创造性想象在一种世俗性、日常化的琐碎叙述中对生存、生命及艺术本质进行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很多人批评残雪的残酷,残雪的残酷其实是含有善意的希望,残雪也并不是那样彻底的悲观虚无,而是于虚无中渴望美丽,于挣扎中凝聚永不熄灭的精神。残雪力图传达出一种以阴郁、荒诞为底色的生存感受和生存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不是要让人悲观、绝望,而是要让人勇敢地直面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和现实。就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的人应该选择自己希望的生活,人类终归是悲哀的,但人的生命过程却不应放弃努力。残雪正是以一种自愿入地狱的勇气,去书写人类在深渊中的真实,在重重的陷阱和虚无之后便有了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的对照,对于现实毫不留情的批判,是让人们明白只有直面黑暗、恐惧、丑恶、才能警戒人性中的丑恶,从而去追寻光明,在虚无中求取意义的人生态度使其小说内含着智性和诗意。
[1]乐黛云,张辉.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残雪.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国清.中心与边缘[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5]残雪.残雪访谈录[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6]张学军.当代小说中的荒诞意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7]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8]易文翔,残雪.灵魂世界的探寻者——残雪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4).
I
A
1006-0049-(2017)08-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