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流域中俄民族语言体系研究*

2017-01-31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俄语黑龙江少数民族

姜 丹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黑龙江流域中俄民族语言体系研究*

姜 丹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56个民族,含有很多中文字和语言,据不完全统计拥有的语言超过了80种,文字差不多有30种。当然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而文字则是规范汉字。黑龙江作为我国最东边的省份,绵延的地方非常的广大,穿越了三个国家,包含了中国、蒙古、前苏联。在这个区域内,聚居了我国的很多民族的人们,这个边疆省份,在和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就达到了三千多公里,居住了很多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多个民族杂居的边疆身份,如:柯尔克孜、鄂伦春、达斡尔、满族、蒙古族、锡伯、朝鲜族、鄂温克、回族等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及其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的腾飞,使得人们不再仅仅在固定的地方居住,人们居住的流动性不断的增强,目前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已经增长到了基本32个民族了。他们主要的习俗以满族的习俗作为主流,其语言基本上使用的是东北语言。从我国的语言学上看是在二屯文化的范围内,就是发音时平卷舌不分。

一、从民族文化方面来看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56个民族,依据原来的人口调查数据来看,汉族占据了全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多,其他的55个民族人口仅仅占据了全国人口的不到百分之十,因为其汉族人口的众多,中国把除去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称之为少数民族。俄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人占据了百分之八十多,其他的民族占据了百分之十几,如白俄罗斯、犹太、列兹根、库梅克、鞑靼、乌克兰等等。

二、从语言方面来看

中国的通用语就是汉语,当然汉语也是国际通用语之一。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汉语是当前世界上使用该类语言人数最多的语言,占据了基本上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英语使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但是占据人口仅仅是百分之八,而使用俄语的人们也占据了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六。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基本上有五十三个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有自己的文字的少数民族有二十三个之多。作为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的黑龙江,其居住及分布特点就是大杂居、小聚居。这样的居住特色,使得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同胞具有双语现象,这一现象基本普遍存在但同时又具有复杂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我们从实际出发,对这些语言进行归类和整理。

而作为黑龙江流域的俄罗斯,其境内的民族比中国还多,有着一百四十多个民族,当然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俄罗斯族,作为斯拉夫民族中的一部分的俄罗斯民族,其早期对于相信文字的御用,使其在形成和使用的过程中被拉丁字符与希腊字符影响。俄语的书写习惯中使用了西里尔字母的修订版,由33个字母组成,有元音及辅音之分。作为世界第四大通用语言的俄语,在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了独联体的工作语言,同时还和汉语一起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工作语言。当前,有着大约1.7亿的人们讲俄语作为母语,有着大约3.5亿人精通俄文。在世界闻名的库藏中以俄文作为书写的文学作品也有着一席之地,散发出特有的光芒。俄语是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在俄罗斯联邦,俄语是其的官方语言,也是俄罗斯各个民族的人们之间的通用交流用语。当前,除了俄罗斯联邦以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将俄语作为官方语言,如哈萨克斯坦、白尔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等。当然上世纪90年代初有着一些欧亚地区国家从苏联解体,独立出来后,仍然将俄语作为其各国人民间交流的通用语。

俄语作为俄罗斯的官方语言,它的共和国可以规定自己的国语,这个国语能够与俄语共同使用,他们不少的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语言及文化。在当前民族大融合,世界经济大繁荣的大格局下,各个国家都需要继续保持各个不同民族自己所独有的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才能够将各个民族、不同种族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增强民族情感的纽带,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创造性及多面性,促进整个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结语

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黑龙江流域的居民对于民族地区的语言的学习,能够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维护。黑龙江流域地处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接壤,学习民族语言对于国家主权的统一,反对民族的分裂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熟悉民族地区的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在黑龙江流域这种边境区域的少数民族其实是跨界的民族,和境外的同族间有着悠久的关系,语言文字有相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假如在黑龙江流域的中俄两国人民没有了语言上的障碍,那么双方间就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这样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边境地区的一些社会稳定中的隐患,对于控制境外分裂势力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及一些偶发事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民族地区语言的学习,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作为中国、俄罗斯这样两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各民族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并传承的结果,是大家的劳动和智慧的成果,也是全人类的智慧的结晶。黑龙江流域有着不同的国家,这么多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各个民族人们的不断迁移,造就了今天的黑龙江流域的人种之间的差别,这个不是自然之力形成的,而是人类的民族迁移的结果。

[1]刘晓春.俄罗斯远东土著民族与跨界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

[2]王晓梅.黑龙江沿岸中俄两国跨界民族语言体系研究.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3]李然.环境 国境 心境——解读中俄跨界民族(赫哲-那乃)萨满教仪式音声的现代变迁.人民音乐,2011.

[4]戴庆厦,乔翔,邓凤民.论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201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流域跨国中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成果(批准号16YYE02)。

H

A

1006-0049-(2017)08-0049-01

猜你喜欢

俄语黑龙江少数民族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弃风博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
今日俄语:语法领域中的积极过程*——“今日俄语”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