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桑·布兰德》中的异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构建*
2017-01-31杨艳春
余 涛 于 洋 杨艳春
1.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从《伊桑·布兰德》中的异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构建*
余 涛1**于 洋2**杨艳春1*
1.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马克思最早提出异化概念,认为工人为之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产品成了他的敌人,货币以及抽象的私有财产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人际关系于是因此而日益恶化。这种不和谐的异化现象在敏锐洞察世事的美国文学家霍桑的笔下屡见不鲜,《伊桑·布兰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石。通过分析《伊桑·布兰德》中主人公形象的异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构建可谓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异化”与“和谐”的界定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劳动的实现表现为工人损失了现实;劳动客观化表现为工人失去但束缚于客观商品;资本家对产品的占有即是工人与产品的疏离,是一种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资本越多,其受到自己劳动所创造出的产品统治和剥削得就越严重。这也就是说,工人为之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产品成了他的敌人,与他背道而驰。这就是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分析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非人性后果,这也就是他所谓的异化。显而易见,货币以及抽象的私有财产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人际关系于是因此而日益恶化。马克思为此深受震动。痛定思痛,一个和谐的社会于是进入到马克思的脑海之中: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劳动应该被所有参与劳动的成员当作是其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参与劳动的成员因而自愿地提供劳动,他们在从事的这种劳动行为过程中完全是乐在其中,乐于服务他人,享受与他人的交流,同时得到别人的感谢作为回报。“和谐”实质上是一种配合。
二、《伊桑·布兰德》中的异化
《伊桑·布兰德》是美国著名文学家霍桑的一部短篇小说。《伊桑·布兰德》中的男主人公——伊桑·布兰德痴迷于心理实验,试图在其所谓的心理实验中发掘“不可饶恕的罪恶”。于是,他不惜一切地离开了养育他的家乡而奔赴他乡。结果,历经十八年之久,他却被自己的心理实验所彻底地异化了,不可理喻。历经了十八个寒暑之后,重返故土,伊桑·布兰德对自己彻头彻尾的异化毫无察觉,但是,他的乡亲们却一览
无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个异化的人,一个难以和谐相处的人。布兰德的乡亲无法理解他的言行举止,更无法理解他的伟大实验。故此,乡里乡亲之间横空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和谐氛围荡然无存。在小说开篇,霍桑对布兰德回乡前的气氛描写,冷漠气氛就可见一斑:
下面山腰传来一声大笑,不是欢笑,带有冷漠,还有点严肃,就像是一阵风摇动森林中的大枝干。虽然,太阳已落入谷底,阳光早已消失。
当布兰德刚刚迈入乡村之后,他的一个乡亲——小男孩的眼中的布兰德却丝毫没有科学家的气质,恰恰相反,完全是异化的模样:……这个怪人的面庞似乎浮现着某种东西,让他看着就不寒而栗……
无论是不谙世事的孩童,还是饱经风霜的烧灰工人,布兰德给他们的印象都是异化到不可理解。
可悲的是,布兰德自己却对自己的异化和他给乡亲们的印象毫无知觉。他还在洋洋自得地自顾自地谈论他的心理实验,对乡亲们的感受无所关心。烧炭工不但不能理解他的所言所行,甚至觉得布兰德是个恐怖的存在,喃喃自道:“这家伙的的脑袋晕头转向了,兴许他才是一个罪人,同我们这些人一样……不过我敢起誓,他至少是个疯子。”
遭遇布兰德让这个老实的烧炭工感到厌恶又恐惧。幸好,烧炭工人的救星来了,一些乡亲们的到来让他不那么紧张不安。在乡村的酒馆里面,布兰德的一些旧交故友先后到来,看到阔别多年的老友,他们热情地嘘寒问暖,邀请他把酒言欢。故乡遇故知,本来应当是一幅和谐画面。但是,异化了的布兰德反常行为完全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他痛苦地说,“走开!你们这些野兽……我同你们已经了结。多年以前,我在你们的心中探索过,没有找到对我有用的东西,你们走开吧!自我隔离,知音难觅,深陷双重痛苦的布兰德最终无奈地绝望地跳入了烧炭窑。垂死挣扎的布兰德在窑里嚎叫着“啊,乡亲们,是我抛弃了同你我的兄弟情谊,……永别了,……直至永远!来吧,火——杀人的要素——从今以后我亲爱的朋友!……!”诚所谓哀莫过于心死!
故事的最后,烧灰工和他的儿子——小乔突然之间兴奋异常的原因竟然是布兰德走了。布兰德生为人所厌,死为人所恶,这是何等的悲哀啊!烧灰工和他儿子的对话清楚地体现了异化人的可怜与可悲:
小乔的脸庞立刻亮了起来。
“亲爱的爸爸,”他喊道,高兴地蹦来蹦去。“那个怪人不见了,天空和群山都显得很高兴!”
“是的,”烧灰工骂骂咧咧地咆哮道,“……我要是在这再次抓到这家伙,我大概会把他扔进炉膛里!”最后,烧灰工毫不留情地举起长棍把烧化的布兰德的石像打裂成无数碎片。
三、伊桑·布兰德的异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构建的借鉴意义
“和谐”是对人与自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高度协调统一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境界的描述,反映包括社会主义各个历史阶段在内的重要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的眼里,共产主义应为“人与自我之间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和谐”的概念也在《共产党宣言》中被直接提及并阐述: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但是,在《伊桑·布兰德》中,读者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了自己所谓的“心理实验”放逐自己而被异化的可悲人物。伊桑·布兰德为之倾注了一生心血的“心理实验”成了他的致命敌人,将他自绝于乡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甚至在他自杀之后也不见荣于世界。被世人厌恶到如此程度,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又有何益,又是何等的悲哀啊。”霍桑在这篇警世故事中带给读者的启示是:追逐不当追求所带来疲惫的生活状态会直接导致人的孤独感和焦躁不安。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需要人们不痴迷于货币以及与其类似所谓某种理想,否则会导致布兰德式的自我异化,自我放逐,进而导致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异化。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时刻调整自己,检视自己的行为,首先避免自我异化。其次,要包容他人,求同存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诚信、友善、公平、民主、包容、互助等思想和观念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最后,在利益分歧中,要互相尊重、平等互利、互帮互助、融洽相处,实现利益关系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利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有效规避异化,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人——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百多年前的马克思高瞻远瞩,直指异化的危害对于我们今天也仍然有借鉴作用。霍桑描绘的异化小说人物就是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最好的启示。就像王阳明提出的“吾性自足”,人应当首先维持内心的平衡,不可自我放逐;其次人必须协调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罗伊·哈维·皮尔斯.霍桑集——故事与小品[M].三联书店,1997.
[2]陈芬.科技理性的价值审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于洋.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4]唐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J].韶关学院学报,2015.
[5]王新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的本质彰显[J].思想教育研究,2013.
[6]陈媛.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现实指向与文化意蕴[J].广西社会科学,2015.
*2016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共建项目,题目“美国文学中异化主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借鉴作用研究”(立项编号:2016D008);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资助项目(JGXM_HLJ_2016017);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Neau2015-ykc016;Neau2015-ykc014;Neau2015-ykc018)。
I
A
1006-0049-(2017)08-0041-02
*第一作者:余涛(1982-),女,汉族,黑龙江七台河人,研究生,哈尔滨石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通讯作者:于洋(1982-),男,硕士,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公共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学;第三作者:杨艳春(1983-),女,汉族,黑龙江七台河人,研究生,哈尔滨石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