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工作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与实践*

2017-01-31曹陶科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天津师范大学共青团教育

曹陶科 张 宝 赵 川

1.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2.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高校共青团工作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与实践*

曹陶科1**张 宝2**赵 川1*

1.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2.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随着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的颁布,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路径。高校共青团工作结合自身角色定位,承担着“空间建设”、“项目孵化”、“服务提升”和“文化营造”的任务。应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改革实践路径,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更多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大学毕业生。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分析

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1]创业教育应首先做好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企业家精神的教育。[2]其终极目标是帮助“创客”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是仅仅为了培养出为数不多的创业者、企业家,创造商业价值,而应该是覆盖全员、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科学规范的教育实践体系。整体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拼搏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岗位胜任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创业成为一种普遍认同或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角色定位

当前众多高校都建立了“众创空间”,成立了创业社团,开设了创业课程,组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结合工作实践及深入调研,发现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当前,受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存在根深蒂固的“稳定就业”的理念,要颠覆价值理念、创业文化的渗透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2)认识偏差。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个别创业者的事情,自己既然没有打算创业,不愿意主动深入了解其深刻内涵。(3)师资力量薄弱,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由团委、就业中心来推进,具体任务往往落在一线辅导员身上。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教师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参差不齐,甚至不认同,很难将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作实践中。(4)大部分高校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甚至连相应的选修课程也没有,创业宣传环境不好,基础十分薄弱。

分析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平台搭建重任的共青团工作队伍,应肩负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价值引领、氛围营造、平台搭建的任务。努力解决创业课程第二课堂延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一线团干部队伍,理应担起应有的责任。作者在深入调研和工作实践中探索了以下路径:

(一)加强团干部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训,适应时代新要求

作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共青团干部教师应适应时代新要求,正确认知并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拼搏精神、敢于冒险、勇于实践的能力。因此,要加大对共青团干部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知识、意识、能力的培训,到初创企业调研实践。同时,共青团干部教师也应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主动学习实践,提升自身素质。

(二)将创新创业价值教育融入共青团思想引领

借助成熟的共青团思想引领阵地,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形势与政策教学、党课教育、团课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离校教育等平台与关键节点,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个人的成才价值观念相融合,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促进创业文化入心入脑。

(三)宣传教育多方联动,摆正学生认识偏差

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创业者,没有创业意愿或者不适合创业的同学没有必要了解或学习。”这种普遍的认识偏差导致在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传统文科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寸步难行。

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的传播培育土壤,搭建平台。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解读:如“一张图领悟创新创业教育”、“写给不准备创业的小伙伴”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去主动学习了解。同时,以团体活动、创新创业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为载体,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从源头上摆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并逐步认同。

(四)以“精英”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以点带面出成效

在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和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价值文化的引领需要深入的思想教育、长时间的渗透,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成效,容易使部分同学迷茫、动摇。在面向全体“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设立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精英班”,凝聚有创业想法、创新意识、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社会实践丰富的“精英”学生,以实际创业项目为驱动,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重点打造培养一批“创业者”和综合能力突出的高质量就业者。通过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使创新创业教育有实效、出成效。

(五)将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深度融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这里,以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结合教学、实验资源,尝试从三个方面优化平台建设:(1)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项目开发体验》必修课,普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与软件开发能力。(2)以“大学生创业社团”建设为抓手和平台,通过系列创新创业讲座、参观调研成功的创业企业、创业中心,与创业型企业座谈交流,在指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同时逐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逐步认同创业文化。(3)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将企业实际项目、学生科技立项引入“博创共享”工作室,聘请企业项目经理、大创指导教师,线上线下联动,通过慕课、线上实时交流,线下定期指导的方式实际指导带项目,培养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创新创业学生骨干队伍。

通过上述实践路径探索,不断发挥基层团组织凝聚、引领青年团员的优势,充分融合IT相关专业教育实践理念,努力探索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路径,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将专业实践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优化提升一个创新能力和创业教育平台,建设面向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通识课程;提升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的能力,充分拓展校企合作资源,优化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复合型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创办“博理创新创业精英班”,招募具有创业想法、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通过学分置换、创业模拟孵化等方案,重点培育打造一批学生身边的创业标兵。普适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从而不断浓厚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提高学生技术与互联网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与企业家精神。最终达到普遍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就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为适合创业的“种子”提供阳光雨露,助力“创业精英”成功创业。

[1]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

[3]黄兆信,张中秋,谈丹.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天津师范大学共青团工作“十新十优”项目《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机制路径研究》。

曹陶科(1983-),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政工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宝(1981-),男,河北唐山人,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赵川(1986-),男,天津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实验师,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研究。

G

A

1006-0049-(2017)08-0035-02

猜你喜欢

天津师范大学共青团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题解教育『三问』
云南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国画作品选登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兰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