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中人物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2017-01-30黄青青
黄青青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追风筝的人》中人物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黄青青*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追风筝的人》深受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萨特提出存在主义三大原则:“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出发,对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深刻剖析,解读人物精神世界和行为世界的变化过程,揭示出人在荒谬世界中,不断战胜恐惧和焦虑,踏上自由选择之路,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在社会大背景下,对于解读人物命运,彰显人性本质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存在主义;人物形象;自由选择;身份认同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讲述了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发生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阿米尔的自私和软弱伤害了哈桑,多年以后的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的罪恶,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小说主人公与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历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还讲述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引发读者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层思考。
一、存在主义的内涵
存在主义也叫作生存主义,它有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即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存在是“自我”的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人的自我决定人的本质,人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和规定性是人后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造就的。其次,事物的本质是由人赋予的。外部世界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当人的意识活动指向外界时,物才具有其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是痛苦的”。整个世界充满斗争、欺骗和罪行,一切都是荒唐的丑恶行径。人作为这荒谬世界中的个体,是孤独、无奈和异化的,所以世界带给人的都是失望、苦闷和痛苦。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髓。人在选择时是绝对自由的。萨特(1988)认为,如果存在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如果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由选择,人就失去了自我,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二、存在主义和《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一)阿米尔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1.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苦苦追寻,产生身份认同危机
阿米尔一直纠结于对父爱的渴望和独享,然而父亲所代表的纯正的阿富汗文化对阿米尔的拒绝使阿米尔难以找到自我。“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卡勒德·胡赛尼2006:13)父亲的话使得阿米尔更加怀疑自己。在潜意识里,阿米尔在和哈桑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实施他的惩罚报复,以弥补他所认为的“爱的错位”。小说花费了大量篇幅描写哈桑和阿里的卑微身份,虽然表面上主人公与哈桑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阿米尔在内心里早已与哈桑产生隔阂,而罪魁祸首就是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获得自我身份认同。
2.阿米尔在自我存在危机后,决定踏上自我救赎之路,弥补曾经的过错
人面对困境不是一味地适从和妥协,萨特强调人有选择的绝对自由,包括个人反抗一切的自由。人在为自己选择时也要承担一切责任。阿米尔的心路历程一直都在诠释着“忏悔”,为了赎罪,阿米尔重回阿富汗却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秘密的揭开愈让他罪感深重。阿米尔开始正视自己的身份,选择承担责任。在找寻自我的过程中,阿米尔必须战胜阿塞夫,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
(二)阿米尔父亲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小说中描写的阿米尔的父亲象征着阿富汗文化的精华。在父亲的眼里,世界非黑即白,他告诉儿子“当你说谎,你就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要是有人拿走不属于他的东西,一条性命也好,一块馕饼也好,我都会唾弃他……”(卡勒德·胡赛尼2006:13)。父亲的形象高大而伟岸。然而,小说后部分却揭示了父亲犯下了他所唾弃的盗窃罪,成为了一个“贼”。正直的父亲与阿里的妻子有私情,生下了哈桑,父亲“偷”走了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偷”走了哈桑对自己身份的知情权,“偷”走了阿里作为丈夫的尊严,然而父亲一直在自我救赎。他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一半给阿米尔,一半给哈桑,生活在痛苦中的父亲,不得不隐瞒难以启齿的丑事,但他仍在承担为人父的责任;修盖恤孤院;为即将遭受苏军强暴的陌生女子挺身而出。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坚守,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的选择,小说中写道:“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卡勒德·胡赛尼2006:208)。其实父亲和阿米尔一样,都处在痛苦边缘,在内心挣扎中,逐渐走上自我救赎之路,得到了宽恕,重获自由。
(三)哈桑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
早期存在主义认为人既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也不是世界的牺牲品。人生活在荒谬的、肮脏的世界,生活在其中的都是些空虚忧虑的“局外人”。哈桑的生命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阿富汗是个宗教矛盾突出的国家,哈桑始终都没有被他所存在的社会接受。他是民族矛盾的牺牲品,惨遭塔利班杀害是他最终的归宿。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我决定人的本质,人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和规定性是人后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造就的。人改变不了生活的外在大环境,却能决定自己的本性,这是人的自由选择。哈桑时时刻刻都被孤独和恐惧包围,别人的眼光没法改变,唯独改变自己的心境。
三、总结
胡塞尼通过《追风筝的人》为我们描绘了温馨感人的故事,揭示了混乱、肮脏、荒谬的现实,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深刻剖析了小说中人物的心路历程,阿米尔从内心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和焦虑到战胜恐惧,完成自我救赎;父亲因罪行而导致善行,在痛苦挣扎中弥补过失;哈桑沦为民族矛盾的替罪羊,但始终坚持本性。其实,每个人都在为生存做出自由选择,在绝望中找寻希望,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
[1]让·保罗·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让·保罗·萨特.萨特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让·保罗·萨特著,陈宜良译.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黄青青(1993-),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I
A
1006-0049-(2017)06-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