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汉语缩略语语义建构
2017-01-30黄玲玲
黄玲玲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9
浅论现代汉语缩略语语义建构
黄玲玲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9
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汉语缩略语是以“部分的语言形式代替完整的语言形式”,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表达上的“经济”而采用的语言形式。汉语缩略语诞生之初对于人们而言往往是新词语,它的语义建构是由缩略语建构的语素充当认知参照点,通过激活相关词汇概念进行概念整合。因此,其语义建构是一个以高度突显的缩略语为参照点,引导通达其原式的推理还原过程。现实的语境在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提示和限制作用。
现代汉语;缩略语;语义建构
语言的意义是客观的,语言符号和现实是对应关系,语言忠实、镜像地反映外部的客观世界。由于个人的体验不同,使得语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思维的隐喻性以及语境的多变性又会使语义带有一定的动态性。要完整理解缩略语的含义必须遵循“现实一认知一语言”的路径,坚持人类认知在缩略语意义建构中的积极作用。
一、汉语缩略语语义构建的分类
(一)缩合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汉语是表意文字,“字”在汉语中是最小的结构单位,它跟“音节、汉字、意义”是紧密相连的,在追求新颖、追求创新的网络缩略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的汉语词语是可以“望文生义”的,其透明度较高,似乎不会涉及到语义建构问题。传统观点也认为汉语缩略词语的还原性较强,从其缩略形式一般可以较为容易地推出其缩略前的原形形式,从而理解其意义。但是,缩合式缩略语的语义并不一定完全是其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各自激活的词汇概念的整合,即从原式各意义段中截取突显、最能激活原式的成分的“代表字”再重新拼合在一起进行逆向认知推理的过程。比如“手游”,在大多数人的心理词库中并不存在。这时,我们通常会将其分解成“手”和“游”两个语素,再由“手”和“游”分别充当认知参照点,激活相关词汇概念进行整合。当然“手”和“游”在不同人的大脑里激活的词汇概念优先顺序不一样,使用频率高、语义联系紧密的词汇概念会优先得到激活。反之,使用频率低、冷僻陌生的词汇概念激活得较慢,甚至得不到激活。“手游”一词的构成方式会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联想起“桌游”(桌上游戏)、“电游”(电子游戏)、“网游”(网络游戏)等词语。在广告宣传泛滥的今天,各种游戏宣传标语和横幅会时不时进入我们的视线;就连日常接触的电子媒介比如网络或电视,在正片播放前有时都会插播一段“网游”广告。“游”用来表达“游戏”这一内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由于语义联系得较为紧密,在词语使用频率效应的直接作用下,“手游”中的“游”很容易会被激活为“游戏”的含义。当缩略语中“游”的对应原式基本描定为“游戏”后,再去推理解读出“手”的原式相对就容易得多。能与“游戏”组合在一起的“手”的词汇概念范围要狭窄得多。“手”充当认知参照点,在百科知识的引导下通达“手机”。至此,缩略语“手游”的原式解读完成。有时候,汉语缩略语会对应多个原式,即同形缩略语,例如,“副高”既可指“副高级职称”,也可指“副热带高压”;“高职”既是“高级职业学校”的缩略,也是“高级职称”的缩略;“国标”既是“国际标准交谊舞”的缩略,也是“国家标准”的缩略;“联大”既可指联合大学,也可以是联合国大会的缩略。
(二)拼缀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拼缀式缩略语许多时候是临时拼凑在一起,从结构上较为松散的几个词语中各截取一个语素拼合而成,其原式相对于缩合式缩略语更难以确定,其语义建构更为复杂,需要解读者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人们普遍熟知的拼缀式缩略语如“动漫”(动画、漫画)、“青藏”(青海、西藏)、“参茸”(人参、鹿茸)等,从汉语言专业角度我们把它归类为缩略语,但人们在使用它们时往往不会去关注此类事情,但人们如果了解这些词语的拼缀构成方式再来理解和记忆那就容易多了。日常交流过程中,人们出于追求语言表达的“奇特”效果,借用已有的语言形式是很多拼缀式缩略语生成时通常采用的方式,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缩略语)、“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的缩略语)、“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的缩略语)等,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其语义建构的复杂程度。因此,语境的提示和制约作用对拼缀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至关重要。此外,汉语拼缀式缩略语有时也会发生意义的隐喻拓展,使得原本表达单一的词汇概念,变得丰富起来。比如,2012年迅速窜红网络,入选《咬文嚼字》杂志社“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拼缀式缩略语“高富帅”用以指集“高大、富有、帅气”于一身的极品男人形象,但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这一拼缀式缩略语的意义也不断拓展开来。新词语在语言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也被当做加工材料,一个新词汇从诞生之初到后来变为熟词,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会被人们作为加工材料同其他语汇进行整合加工,从而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词语(包括新的语言形式和在旧的语言形式基础上增添新的语义)。本义的“高富帅”原是概念整合加工的产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它又会作为加工材料被人们进一步整合加工,从而实现语义范畴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反垄断向白酒“高富帅”开刀》是《工人日报》2013-02-21第003版标题,这是将白酒行业中的领导者茅台、五粮液等比作酒中“高富帅”。世间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隐喻有选择性地突显部分的相似性,使得人们能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在不同概念域之间发现相似性,从而实现词语的一语多用。
(三)节略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节略式缩略语的生成方式通常是将一个短语的前部或者后部截取下来代替其原形,但不管是截取前部还是后部,保留下来的一般是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成分,如“清华”(清华大学)、“反应堆”(原子反应堆)等。单个语素或单音节的节略式缩略语,如“秒”(秒杀)、“雷”(雷人)、“团”(团购)等自然不会进行解构。即便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节略式汉语缩略语,因其本身就是一个固化程度很高,人们相当熟悉的词语,它们不会发生解构再建构的过程,即不会将“北大”解构为“北”和“大”,再将由“北”和“大”激活的词汇概念进行概念整合。任何缩略都是语言经济原则作用的结果,而语言表达上的经济是以牺牲理据为代价的,缩略必然会带来语义上的不透明。节略式缩略语保留下来的要么是修饰语,要么是中心语,因此如果没有语境的制约,往往会有多种理解。节略式缩略语因其对语境的极大依赖性,大多是临时性的,真正词化的数量极少。少数节略式缩略语生成后意义也会发生基于转喻的进一步拓展,作为突显的参照点引导人们通达不同的转喻目标,从而实现对它的语义建构。此外,由于对语境的依赖性极大,许多节略式缩略语都是临时性的,其数量也远远少于缩合式缩略语和拼缀式缩略语,而且只有相当少的节略式缩略语能为全社会所接受,造成收录进缩略语词典的节略式缩略语少之又少。当然,会有一些缩略语在人们日常用语中被广为接受,并达到较高程度乃至完全词汇化、规约化后,其原来样式就基本上退出日常用语范畴,理据性开始模糊渐至丧失。这种原本通过缩略方式产生的词语也就不再被当作缩略语,而是被当作普通词语对待。因此,其缩略原式还原的中间过程自然也就已经略去,词语和意义之间直接建立起联系。
二、汉语缩略语语义构建的本质
一般来说,节略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过程是以一个突显的缩略语充当认知参照点,然后通达原式,如“北大”、“淘宝”等人们所熟悉的高频词语,通常不需要借助分解来进行理解,它们与原式是互相通达的。而缩合式缩略语、拼缀式缩略语等新造出来的全新语言形式,如“高富帅”、“剧透”、“延退”等。它们的语义建构需要通过词素的分解来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认知参照模式下的还原是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还原,而不是以意义为基础的还原。当然这与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以意义为中心的原则并不相恃,毕竟任何一个词语形式最终还是与其组成成分的字义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不管是“手游”中的“手”还是“手机”中的“手”追根溯源是与“手”的本义相关的。
语言不是静态、停滞不前的,而是灵活多变的,而这正是人类认知灵活性的体现。缩略语语义的多变性是人类追求认知经济性的外在表现。由于语言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决定了其语义建构必将是一个错综复杂、交叉往复的认知加工过程。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整合的影子,语言中的概念整合不过是人类整合思维沧海之一粟。语言诞生之初需要表达的一般都是简单的概念或事物,因而基本词汇一般都较为简短。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本词汇逐渐满足不了表达日益复杂的新事物、新概念的需要。为了紧密衔接语言系统与概念系统,人们一般会采取内部挖潜的办法,通过转喻和隐喻认知机制对原词义进行扩展,或者利用现有的词汇和语法形式来重新构词。汉语中表达复杂概念一般通过复合法和拼缀法来实现。复合法的例子如“手机”和“游戏”复合成“手机游戏”。拼缀法的例子如,“北京、上海、广州”拼缀成“北上广”。因此,可以说以整合为前提而生成的汉语缩略语又经历了词语分解过程。例如,在由“高铁”生成缩略语的过程中,先要基于意义段将其分解成“高速”和“铁路列车”。再对“高速”和“铁路列车”进一步分解,选取代表字“高”和“铁”,最后再整合成“高铁”。从这个角度来看,缩略语的生成经历了一个“整合一分解一整合”的循环往复过程。由此可见,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过程就是一个分解与整合互为前提、认知参照与概念整合互为基础的辩证统一过程。汉语语言就是在这种“整合一分解一整合”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演变的。
三、结语
整合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生活在人类世界中实质就是生活在整合世界之中。整合思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的创造自然也遵循这一法则。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通过整合思维将一些词语进行减缩或拼合加工成缩合式缩略语或拼缀式缩略语,其实就是一种形式整合。汉语缩略语正是以一种不完备的形式、在语境的引导下进行复杂的幕后认知加工来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从本质上看,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又是一个分解与整合互为前提,认知参照与概念整合互为基础的辩证统一过程。语言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一部分会因为不再为人使用而渐趋消亡,但也有相当多的缩略语由于人们的高频使用而词汇化,并进入普通词汇行列,一些缩略语还会发生各种语义拓展,实现表达上的经济性。
[1]蔡德荣.汉语的词语简缩及其规范[J].河北大学学报,1985(3).
[2]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周起凤.简称和缩略语初探[J].语文知识,1957(6).
[4]周荐.缩略词和缩略语[A].载南开大学中文系编,语言研究论丛(第五辑)[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5).
H
A
1006-0049-(2017)06-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