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水晶”—Moser百年不衰的启示
2017-01-30陈芷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陈芷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水晶于此非天然水晶也,而是指源自欧洲的人造玻璃,其主产地为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捷克等地,一般被称为水晶或水晶玻璃。水晶玻璃不仅在不同地区各具特色,而不同的厂家更有其独门秘方。17世纪末的中欧,玻璃的制作工艺有了极大的改进,在此期间,捷克出产装饰精美并且工艺精湛的水晶玻璃逐渐取代了威尼斯的玻璃制品。在众多的捷克厂家中,以世界水晶制造业最杰出的名匠之一Ludwig Moser(路德维希·摩瑟)于1857年创建的Moser工厂的质量达到了最高水准,因此Moser品牌赢得了皇室贵族的信赖,成为皇宫和总统府的宫廷御用厂商,该品牌的水晶玻璃更被誉称为“国王的水晶”。
时至今日,Moser仍坚持以纯手工的方式打造无铅水晶玻璃。出于对水晶玻璃的喜好与对该品牌之所以百年不衰的好奇,笔者来到了坐落于捷克卡罗维瓦利小镇的Moser工厂一探究竟。
Moser水晶玻璃博物馆里按生产年份的顺序陈列了成百上千件水晶制品,品类繁多,囊括了酒具、花瓶、雕塑摆件、饰品、奖品及奖杯等,Moser的产品造型从具象到抽象,装饰从神话故事到动植物主题的演变以及色彩方面等都在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品牌的特色是手工磨圆、磨棱、镀金,完成这些效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生产中,一个小小的错误足以让努力前功尽弃。艺术打磨更是Moser水晶装饰的最高境界,百年来,能够进行艺术打磨的水晶玻璃大师均少不了Moser的精心培养,他们不仅需要极高的天赋、审美观、手工的技巧,还要有足够的毅力才能发展为品牌真正的艺术家。
吹制生产工作间里是井井有条的生产布局和工作团队。据了解,工匠们一般以三人为一个队伍进行分工作业。在Moser工厂内,不管是器械、工具的位置和工匠作业的设置都很规范,即便是热气腾腾的生产第一线,都体现着讲究与科学。值得一提的是,工匠们所使用的工具、模具,甚至硬质天然山毛榉木材或梨树木材等木质用料都由Moser工厂独自生产。为了创造最佳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资料,不惜从原材料生产上开始“锱铢必较”,不得不感叹Moser品牌的精益求精。
笔者了解到Moser的工匠们每天上午四点半开始进行备料,六点半准时开始进行生产,中午只有四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然后一直工作至三点,随后工匠们开始为下一个工作日准备水晶玻璃融化程序,整个熔化过程在凌晨五点才能结束。手工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虽有局限,但在水晶玻璃行业中,Moser的“国王的水晶”见证了机械所不可替代的美与智慧,笔者认为这种智慧是一种坚持,坚持使用生态环保的无铅水晶,坚持从原材料的配备到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以纯手工生产方式去完成,保持着品牌百年的温度。
参观期间,笔者还看到有很多学生跟老工匠学习,据说每年都有不少学校的学生有机会到Moser工厂学习技艺,有的学生为了毕业能留在厂里工作会进行长期实习,直到通过考核,方可留下。可见该工厂对手工艺技术的重视和对于技艺传承的考量之严苛,实际上,品牌拥有者非常清楚,没有这些岁月的磨洗,就不会有能工巧匠,也就更没有百年的“国王的水晶”。
在品牌的建设上,Moser不仅长期与世界顶级艺术家合作进行产品的研发,使品牌保持着敏锐的艺术触角,同时游走在王室和社会名流的圈子之内,各种盛宴、酒会上都能看到彰显身份的Moser水晶。当然,走如此高端路线,除了有赖于品牌高品质的产品,还需要准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和定位,这也是Moser得以长存百年的原因之一。2015年,这个欧洲最古老的水晶品牌瞄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国内首家Moser水晶专卖店落户上海,虽然其入驻中国的时间晚于著名的奥地利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但这个颇具特色、品质一流并且立场坚定的水晶品牌正有条不紊地观察着这个市场。据悉,Moser 品牌未来将在中国增设一家水晶精品店,并逐步建立覆盖中国重要城市的分销网络,这对于我国的水晶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壤不同出品自然有区别,但区别不意味着差别,我们看到他人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和反思,但也不应妄自菲薄。过去,我国的水晶行业发展或有局限,但今日,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自信,不仅是坚持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自信。对待西方的百年品牌,我们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笔者在书写本文时把更多的笔墨着重在Moser品牌一丝不苟的品质追求方面,而非论述其设计以及文化理念。但不管是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塑造还是文化自信的树立,无疑都是我国工艺美术从业者、爱好者以及行业同仁为之努力的方向。Moser,这个百年水晶品牌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力、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希望通过了解和浅析Moser品牌,能为国内的水晶行业、工艺美术同行提供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