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评价类型初探
2017-01-30张丽冰
张丽冰
(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评价类型初探
张丽冰
(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笔者把它分为“情感型”、“合作型”、“点拨型”、“延展型”,因其类型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不同情景,捕捉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去评价,才能实现其功能。
小学音乐;课堂评价
一、“情感型”评价——扭转重“知”轻“情”的偏向
音乐欣赏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核心,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进行音乐的三度创造与四度创造的能力,所谓三度创造——即欣赏音乐,其根本特征,是能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音乐,实现音乐与自我情感的结合。而四度创造,则是进一步将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情感、情绪以及生活的需求,选择欣赏音乐作品,运用音乐作品。正因为如此,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评价应加大情感的评价力度,扭转重“知”轻“情”的偏向。在进行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对人的情感的评价:1.是否为学生创设学习音乐情境。2.是否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逐步养成欣赏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3.是否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等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和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陶冶高尚情操。
二、“合作型”评价——突出合作学习的导向
合作教育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者阿德勒提出的,其教育目标是学会合作。针对我国前一段的主体性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存在着“单子”式主体的误导,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创造也需要“学会共同生活”,从而提出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评价要突出合作学习的导向,引导学生交往。如:期末考察一改以往惯用的必唱歌曲、演奏、乐理知识等繁锁的考查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剧。从编导、前台、后台到演员等都由学生自己安排,老师要做的就是协助和辅导学生组织演出。方案推出后学生们兴奋地进行自评、组评,产生各组工作人员和演员,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突出合作过程(如合唱与集体舞蹈等小组的合作),合作结果和交往行为、交往品质的评价。如:在合作学习中对自己的态度(自信、自主、自强),对他人的态度(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鼓励他人、帮助他人),对小组的态度(积极参与、多作贡献)等。在这次考查中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自身的价值,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学到了书本上和音乐课上所没有的很多东西。在这里,教师提供创造的空间,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三、“点拨型”评价——触动思维发展的动向
在课堂教学中,跌宕起伏的教学高潮往往是教师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点拨”而达到的。记得有一次听一节公开课,我特别留心地注意到上课老师的提问,一节课上有两次问到:“这首乐曲好听吗?”有三次问到:“你喜欢吗?”有四次问到:“你能动一动吗?”试问,这些毫无价值的问题,有提出来回答的必要吗?新教材以孩子们的角度为出发点,更具时代感,更富趣味性,每一节课都有“编创与活动”等教学内容,非常重视学生多向思维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想象,敢于打破常规,因此,我认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时代性,赋有挑战性,迎合孩子们的心理。如:在欣赏教学《公鸡、母鸡》时,我从模仿鸡叫声,走路姿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谁最先叫?为什么?”“你能根据音乐编一个故事吗?”“谁有不同的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
在这里,教师起到触动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顺水推舟地挑起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倾听、阐述、思考、评价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承接、碰撞,认识的拓宽、加深、“点拨型”评价,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适度、有效的条件,使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成长的沃土。
四、“延展型”评价——拓展空间发展的趋向
如:让学生学唱歌曲《长江之歌》之前,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体(计算机、电视、VCD、录音、书籍等)查阅,收集与歌曲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响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从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拓宽学生思路及视野,多角度理解歌曲,同时形成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如欣赏乐曲《空山鸟语》时,可采用室内教学与野外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第一课时,首先采用室内教学,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美的引子,把学生带入一种空谷回声的意境,使他们视觉中看到山林的召唤,耳朵里听到空谷的回声,一切都是那样的幽邃、深远、静穆,令人神往,从而引起他们无限的瑕想。第二课时,把学生带到了学校附近的山林里,让学生把随身听、复读机带上,到了指定地点就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一盒音乐欣赏磁带,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聆听了大自然的神奇韵味,鸟类的鸣叫,蜜蜂、蝴蝶的翩翩起舞,苍松翠竹的风韵,山间小溪的蜿蜒流淌……这时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空山鸟语”所表达的意境美,与乐曲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的需要,教师依据不同评价类型的特点,抓住合适时机展开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种评价不是割裂开来的。教师只有灵活地进行各种类型的交互评价,才能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王朝霞.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教育,2003(02):10.
[2]张卫民.浅谈儿童艺术教育评价的创新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54.
J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