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础课教学原理初探
2017-01-30葛灏
葛 灏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1)
钢琴基础课教学原理初探
葛 灏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1)
钢琴基础课需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钢琴基础课教学,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在当下的音乐学习大环境下有效地进行钢琴基础课的教学活动。本文从音乐专业、师范专业和艺术类院校中钢琴基础课的重要性、现状推及适应当代教学环境的教学原理,对学生分类教学、考评机制、选用教材、自身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阐述。
钢琴基础课;教学原理;因材施教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作为音乐的基础性乐器,它具有丰富的和声功能、强大的音色表现力以及宽广的音域等特点,因此,钢琴在音乐舞台上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论你是学习音乐理论、作曲理论、声乐演唱还是其他表演专业,都需要将钢琴学习作为构建和声概念与旋律表达力的音乐基础训练。所以,钢琴作为基础课纳入音乐专业、师范专业以及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系统,是具有学统意义,对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具有深远而实际的意义。钢琴课作为基础课被普遍开设于音乐专业、师范专业以及艺术类院校,其主要学统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钢琴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知识实践的一个重要基础。钢琴是和声乐器,与其他的音乐表演乐器(包括声乐、管弦乐、民乐等)相比,其在和声表现方面的优势众做周知。这对培养学生和声听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钢琴基础课的教学,将乐理课、和声课、曲式课等理论课程加以实践,才会真正地起到提高整体音乐理论水平的目的,从而为日后从事音乐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钢琴基础课是促进钢琴演奏积极性、培养合作默契度的最佳方式。在笔者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仅仅将钢琴作为一个教学工具的情况。实际上,钢琴演奏可以激发学生音乐表达力,培养学生与其他音乐表演的配合度。由于钢琴基础课面对的是各个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对钢琴这件乐器不熟悉,对钢琴演奏的方式不了解,对钢琴的音乐表达方法不理解。通过钢琴基础课的训练与学习,学生们不仅对钢琴演奏更有积极性,而且能够融合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培养出艺术配合的默契度,进一步提高音乐专业水平。
此外,钢琴基础课是掌握音乐风格的必要途径。钢琴作品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斯科利亚宾等,横跨的风格从十七世纪早期的巴洛克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后叶的序列音乐,而钢琴基础课的课程安排,一般在两年的学期里,将涉猎多个时期的重要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是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多种音乐风格,从而掌握音乐发展史、熟悉作曲家与作品的必要途径。
综上所述,钢琴基础课的教学是音乐学院日常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提高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不管是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于音乐学院的不断提升就成为了钢琴基础课教师们的共同课题。
那么,如果要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了解近些年在音乐学院的钢琴基础课教学上呈现出的几个特点。
第一,由于钢琴基础课涉及几乎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此学生的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学习音乐的学生可以说是以倍数增加。这对于全国的各大专业音乐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激励。因为学音乐的人多了,基数大了,才为音乐专业、师范专业和艺术类院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与此同时,这也给钢琴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比如,在各大专业中,作曲、指挥、音乐学等理论专业的学生相对水平较高,有的演奏程度非常深,甚至有个别学生接近于钢琴专业的演奏程度;声乐、弦乐、民乐中的拉弦和弹拨专业的学生水平次之,受过一定钢琴演奏培训,了解钢琴的基本演奏;而民乐演奏中管乐等乐器的钢琴水平属于比较初级的,有的甚至是没有学习过钢琴的。这样大的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仅对如何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如何给学生以一个合理的评判标准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第二,由于学生抱着各自的学习目的,考入专业院校后对待钢琴基础课的态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的丰富,学习音乐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学习音乐也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80、90年代曾一度内认为是“上层建筑”代表的音乐艺术也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学习音乐的目的也多元化起来。有的是想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有的比较重视毕业文凭;有的是为了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实践……不同的目的就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学生非常认真,对于钢琴作品如饥似渴地学习,部分学生会主动要求多布置些作业;也有的学生以完成教学大纲上的内容为主;极个别学生则是不太重视。担任钢琴基础课的老师要适应大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这种分层性的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耐心,同时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作为钢琴基础课的教师,也必须有一定的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探索出一套更适应当代教学环境的教学原理。
一、因材施教,不落窠臼
本着因材施教的方针,在钢琴基础课教学中,将受众群继续合理地分类,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方法。以下为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分类法,供学者们参考:
方法一:按照不同专业程度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结业标准。
笔者以所任教的上海音乐学院为例。上海音乐学院每年有300多人的钢琴基础课学生。分别来自作曲、指挥、音乐学、声乐、管弦、民乐、现代打击乐、音乐工程、数字媒体等。教师把这些专业的学生加以区分:第一类为理论专业,包括作曲、指挥、音乐学、音乐工程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进校时有较好的钢琴基础,可以演奏中型的作品,需要达到A级的结业标准。这类学生的特点一般在识谱、基本演奏等方面都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需要拓展与训练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包括触键、音色、分句、音乐风格上的控制力等。因此,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必须注意在音乐演奏的引导上发力,引导学生了解巴洛克、古典、浪漫等音乐风格,学会对作品进行曲式结构上的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演奏。第二类为表演专业中的声乐专业的学生,声乐对钢琴的依赖程度相对要高一点,也有一定的钢琴基础,需要达到B级的结业标准。这一类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术,但在识谱以及左右手的配合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就需要教授他们正确的练琴方式方法。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各自学习的专业,引导他们去熟悉与钢琴的配合,从而在专业上有所提高。第三类是管弦、民乐、现代打击乐专业的学生。这一类学生相对对钢琴演奏的依赖程度较弱,但也必须了解一定的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所以需要达到C级的结业标准。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必须付出很多的耐心,因为有的学生只会看高音谱号或者低音谱号,甚至简谱。那么教师除了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演奏技术外,还要进行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让他们把乐理知识付诸于实践,对音乐基础有更深入的认识。
此法的优势在于,标准明晰、方法明确、成果显著,教学者可以全面而系统地管理各类钢琴基础课的学生。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顾及个性化教学,模式较为死板与固定,不够灵活。
方法二:根据根据实际钢琴演奏的程度进行分类,支持个性化教学。
一般教师根据学生演奏程度以车尔尼849、299、740这样的级别对学生进行程度上的分类。然后根据教学大纲,配合相应曲目进行教学,但有的学生也会表现出突出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管弦系的学生会要求弹奏中型甚至大型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能力,对教学大纲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适当给予学生施展的空间,但也要考虑到学生演奏的真实效果,既保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钢琴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此法的优势在于,不落窠臼、较为灵活,教师可以个性化地调整学生的演奏计划,不至于太过死板地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但此法不适用于学生过多、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因为个性化教学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磨合,有时候也会出现学生的自我要求高于其实际演奏能力导致教学目的无法完成的情况。
以上两种分类方法,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能遵守一个一成不变。教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习惯选择其中一种,甚至可以有机地结合这两种分类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二、优化考评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有效提高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建立一个有效的考试评价制度必不可少。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基础课教研组任教十余年,经历了考试评价体系的一次改革,由当初简单的“一考定成绩”改成了结合日常教学评分的制度。——这是对于钢琴教学机制的一次质的飞跃。但借鉴德国的评分制度,仍有不足之处。由于钢琴基础课的学生良莠不齐,其学习积极性也高低不均,上课的出勤率和质量有时难以得到保障。笔者在德国攻读硕士学位时也经历过室内乐和钢琴伴奏课的学习,学生的日常学习是学分制的,只有得到了教师签字的证明,学生才能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这无疑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了明显的规范作用。我们并不一定照搬这样的模式,但可以适当地借鉴,这对提高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很大作用。
三、拓宽演奏曲目,紧跟时代脚步
钢琴基础课的老师都是从小学习钢琴,从而进一步学习钢琴演奏专业的,接触的大多是古典音乐。但是,现在的学生,接触的音乐种类比笔者学习音乐的时候多很多。比如爵士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里面的现代音乐风格都是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喜欢这些音乐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挣脱思想上的束缚,不能再认为除了古典音乐,别的类型的音乐都不是最高层面的艺术。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以古典音乐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符合时代潮流的音乐作品。比如笔者在今年的结业考试曲目中,就采取了流行钢琴作品和古典作品结合的方式。以一首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中的咏叹调和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更多地接触和练习钢琴,具有一定的效果。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的教师们还专门编订了一本爵士流行作品的《新编钢琴基础教程》,颇受学生们的欢迎。曲目的选择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练习钢琴的积极性。
四、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钢琴基础课的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举例来说,教师都希望学生除了本专业课程外,要多进行钢琴练习,如果教师自己不练琴,那么用何种方式去说服和教育学生们练琴呢?而教师每天坚持练琴,经常举行艺术实践,甚至带领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们的尊重,才能更好地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
近些年,学术圈一直对钢琴基础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探讨。有同仁提出钢琴基础课要改成大课的形式。个人认为这种方式不合适。因为钢琴基础课虽然是基础性课程,但与音乐史学、乐理课程等仍有很大区别,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钢琴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的不同,会造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差异,这需要钢琴基础课教师一对一地进行引导与教学。因此笔者认为,钢琴基础课必须要坚持小课形式,但同时可以引入合奏、重奏等授课形式,让学生之间有一定合作,从而丰富课堂效果。
由此,笔者从音乐专业、师范专业和艺术类院校中钢琴基础课的重要性、现状推及适应当代教学环境的教学原理,对学生分类教学、考评机制、选用教材、自身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阐述。钢琴基础课是需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钢琴基础课教学,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在当下的音乐学习大环境下有效地进行钢琴基础课的教学活动。
[1]赵小红.论音乐院校中钢琴基础课教学的意义及其改革[J].钢琴艺术,2006(03):42-44.
[2]赵小红.再论专业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钢琴艺术,2012(07):49-53.
[3]李世卫.对于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钢琴艺术,2008(11):33-38.
[4]杨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综合性分析[J].戏剧之家,2012(11):76.
J624
A
葛灏(1979—),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讲师,硕士,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