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埃利奥特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动因

2017-01-30

黄河之声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实践论音乐作品哲学

梁 帆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埃利奥特“实践哲学”音乐教育思想的构成在20世纪90年代,此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思想是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实践哲学的提出一方面来源于对雷默的“审美哲学”的批判,另一方面与埃利奥特广泛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他善于从前人的哲学中提取思想,善于吸收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的成果,将其置入音乐教育的情境中。对心理学成果的吸收,是埃利奥特实践哲学的另一重要基础。

一、对审美哲学的批判

埃利奥特认为新哲学与雷默的审美哲学是对立的,对立和批判是新哲学萌发的直接原因。

二人对音乐本质的认识是对立的。雷默把音乐看成是纯粹的、单纯的音乐作品,即音乐是音乐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音乐性面貌,无关社会性、政治性。埃利奥特将音乐定义为“一种多样的人类实践”。音乐是一种实践,一种活动,实践者包含了制作者、聆听者,实践的成果是音乐作品,音乐不仅包括了实践者和音乐成果,还包括了音乐活动的环境。埃利奥特的“音乐本质”从数量上看是多的,范围上看是广的,雷默的则是单一的、狭隘的。

雷默的观念认为音乐作品的结构属性是审美特性,即音乐能够被直接注意到,但没有建立某些联系,没有体现和反映语境迹象。埃利奥特认为,聆听者必须具备特定实践的音乐知识才能理解音乐模式。乐音不是自然的声音,而是特定实践的标准和原则组织的声音。音乐作品本身就具有着艺术特性,聆听的过程也具有艺术特性。具有艺术特性的才是真正的音乐,代表着音乐并不能够在聆听者没有建立任何东西且不了解音乐语境的情况下理解音乐。因此,埃利奥特与雷默所持有的艺术的审美特性的观点是二者理论的另一矛盾。

雷默对音乐体验的认识是:音乐体验不充当实践目的。与作品的结构性模式不直接相关的任何意义、功能或体验都被认为是偶然性的、不相关的或非音乐性的。与此观点相反,实践哲学认为音乐体验是实践性的,是有价值的。制作者和聆听者在体验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得到某些方面的满足,从而实现了制作或者聆听的价值。雷默的音乐体验建立在过去的美学观念上,过去的美学观念造成了音乐体验的单一。埃利奥特既然认为音乐是多样化的,那么音乐的体验则相应是多维的,不是单一的。

二人对音乐作品认识的不同、对聆听者和制造者对音乐的属性认识的不同、对语境、环境有无影响的认识的不同以及对音乐体验认识的不同使埃利奥特从其对立面出发,构建新的音乐教育哲学。

二、对心理学成果的吸收

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是实践论观点的音乐的两大构成要素,在实践论看来,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的本质都是程序性本质,对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音乐素养。音乐的制作和聆听都需要音乐素养的介入,那么音乐素养就联接了制作者和音乐制作、聆听者与音乐聆听、音乐制作与音乐聆听。

多元智能理论是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他认为,智力应该是指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或生产创造时所需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至少包括八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智力类型,其中,音乐——节奏智力的核心部分是:能够谱写和欣赏节奏、音调和节拍,鉴赏各种形式的音乐。加德纳多元智放能在一个音乐的制作中,那么完成音乐制作所需要的能力就是音乐智能,就是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一种智能。

程序性是实践论中音乐制作、音乐聆听、音乐素养的本质。音乐的制作需要依靠音乐素养的积累和实践,明确如何制作音乐的一系列活动;音乐聆听需要通过音乐素养,对音乐的各个维度各个方面进行体验,获得感受,实现聆听价值。制作和聆听过程中的活动需要程序性知识的指导。音乐智能理论则巩固了埃利奥特将音乐素养中的程序性本质贯穿于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中的理论观点。

在音乐活动中,音乐事件是外界事物,我们个体与音乐事件是通过意识建立起来的。实践论哲学赞同人类具有生物性、社会性以外的成就需求。音乐体验中,人类的“成就需求”表现在获得一种最优体验、自身的体验、或流畅的体验。自我成长是成就需求。音乐的形式如表演、聆听、制作等对于这些实践的主体来说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是音乐活动中自我成长的条件。音乐制作、音乐聆听和音乐的价值贯穿于音乐体验的过程之中。

三、结语

埃利奥特的实践哲学产生于对前人的批判和对多种科学的吸收,一个时期心理科学及其他科学的发展推动着音乐教育思想的前进。实践论哲学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影响,证明它有着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特征。时代是发展的,科学和哲学亦是发展的。在未来,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在科研中应该要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勇于批判,同时博采众长,敢于尝试和突破,为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建立付出努力。

[1]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一种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

[4]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

[5]郭小利.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J].黄钟,2008.

[6]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04.

猜你喜欢

实践论音乐作品哲学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菱的哲学
实践论(节选)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毛泽东:《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