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歌九方 琼曲漫宋唐
——多维度审美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2017-01-30白晓炜
■白晓炜
天籁歌九方 琼曲漫宋唐
——多维度审美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白晓炜
孟冬北方已是枯色一片,上海此时却还绿草萋萋,秋色迷离。2016年11月17日,余有幸在这时节赴沪聆听“方琼教授个人古典诗词歌曲演唱会”并参加了相关研讨会。演唱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曾在此欣赏过音乐会,音质很棒,国内首屈一指。这次初入音乐厅便很是让人惊诧,汉风靓女唐装俊男穿梭期间,茶香幽然,琴音妙传,挥毫泼墨者一蹴而就,瞬间仿佛置身旧时江南名城,又恍若时空穿越,重回盛唐雅宋。小厅?同行好友上音刘灏博士介绍,方琼教授为保证最好声音品质,更好演绎古典诗词意境,没选择大厅,而是选择相对较小、但更能体现本次演唱会主旨的场地。且小厅外所营造文化氛围也是仔细推敲,多次打磨,与演唱会主题亦十分契合。即便手中常见的节目册也看得出是精心设计,从材质、构图等都充满浓浓中国文化韵味,由此,笔者更是期待演唱会的声音呈现。一曲终了,余音不绝,天籁之曲回荡厅中,曼妙声音犹响耳旁,观众掌声雷动难舍此刻。
次日研讨会,各位专家为把握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创作、演唱和研究提供了很多新思路。鉴于此,笔者拟以方琼教授这次演唱会和研讨会为契机,对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提出一些思考,以求更好推进它的创作、演唱与研究。
“演唱会和演释与传播学术研讨会”时机选择很是合适。当下政府有弘扬民族文化决心,民众有继承和参与传统文化热情,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又是凸显和传播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例,因此,这次活动在当下有着重要意义。古典诗词歌曲经百年积累已有再盛之势,近年来围绕该领域也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显平淡,需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其中。此刻邀请众多歌唱家、作曲家、理论家荟萃一堂,共同把脉深入探讨,为今后发展夯实了基础,避免曲折弯路。
一、古典诗词歌曲的界定与历史形成
古典诗词歌曲形式多样,有独唱、重唱、合唱等,涉及美声、民族、通俗多种唱法。因内涵较为丰富,学界亦有不同认识,有视作一种体裁分析,也有作为题材研究,对其未有相对明确定义。笔者认为就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体量而言,尚不足构成一种体裁,其中一部分可纳入艺术歌曲体裁,是艺术歌曲中具有中国音调特征和文化特质的一个体例。这类歌曲多以古代文人诗词为题材,音乐创作很多元,从创作维度可分为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两类。二度创作多是文献打谱的古诗词歌曲,包括古曲、琴歌等,创作特点是基于打谱者二度创作,目的为更好反映历史原貌,探求音乐风格的历史再现,有较浓厚史学特色,如演唱会曲目《胡笳十八拍》等。一度创作是现当代作曲家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创作歌曲,如本场赵季平的《关雎》等。虽说这些歌曲题材有相似性甚至一致性,但由于作曲家个人审美差异和时代特色,艺术风格区别甚大。有偏重西洋艺术歌曲,如青主的《水调歌头》;有强调中国传统音韵特征甚至直接改编传统音乐旋律,如《春江花月夜》;还有些从戏曲、说唱等传统歌唱形式汲取歌唱经验与韵味,如本场连波的《长相知》。
一个国家经典文学不仅是该国传世经典,也是全人类共有文明财富,更是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宝贵源泉。以本国诗词为创作题材是很多作曲家钟爱,在世界文学领域独树一帜、有鲜明中国文化烙印和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古典诗词也备受中国作曲家青睐,成为歌曲领域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体例。作曲家介入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创作至今也已近百年,创作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可以追溯到青主和黄自的创作,后来有应尚能、周淑安等前辈加入;2.1949之后,黎英海先生等作曲家进一步推动了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与创作,固化了中国风韵特征;3.上世纪90年代后,以赵季平先生等为代表的作曲家对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创作的新发展。
二、多维度审美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从时间维度观察,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代的,既有历史声音的今天重现,也有今人对历史作品的时代诠释,因此是不同时间维度的叠合。从空间角度切入,题材涉及广泛,一曲高歌大漠边陲,再歌已至江南水乡,空间维度跨越大。从创作角度介入,它又是传统(诗词)与创新(音乐)的结合,是继承与发展的二重维度结合。古典诗词歌曲是以中国传统诗词为题材进行创作与演唱,其舞台呈现是在诗词与音乐表达间搭起了桥梁,是文学、作曲与歌唱三者共同发生关联的结晶。其中有来自文学体裁和题材内涵的文化审美特质,也有作曲家音乐审美表现特征,亦有歌唱家在表现过程中的二度创作与声音审美特色,在研究过程中还有研究者对其艺术审美的综合把握,故这一体例具备了多维度审美研究的可能。
(一)角度多层面的文化审美。
审美,简单说就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心理与情感活动。就古典诗词歌曲而言,毋庸置疑,文化审美当是第一属性,是自然特征也是基本属性。音乐在歌曲情感表现时虽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但应是辅助性手段,情感的直接载体是歌词,包括研究某首歌曲时,首要需把握的定是歌词及歌词所传达的情感内涵。因此,文化审美是创作、歌唱和欣赏古典诗词歌曲时直观而已预设的情感美,不能充分理解文化审美,也就不可能圆满介入歌曲创作,也难于做到声音完美呈现。
应给予蕴含文人品格的古典诗词歌曲以恰当的社会评价与文化定位。1949年以来学术关注点更多投向民间音乐,对文人音乐有所忽略,这有碍我们全面解析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中国文化核心与特质。民间音乐有其优秀与特色一面,是传统音乐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统音乐绝不是仅有民间音乐,还有能代表中国文化品格的传统文人音乐,如古琴和词调音乐等。古典诗词与文人音乐一脉相承,是文人气质与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之一,更是新时期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之中坚所在。因此,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再度兴起之时,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一刻,更应注重中国精英文化保护与传播,古典诗词歌曲正是时代赋予中国音乐创作与表现的重要题材与体例。今天,全球化日益加剧,便捷交通和网络不仅拉近了物理距离,也缩小了文化差异,如何保留和凸显民族文化独立与独特性,用现代方式呈现传播经典成为时代命题。将古典诗词与歌唱艺术相结合,不仅可重拾诗词曾经的表达方式,也可给予传统文化以新形式和新手段,便于其更好传播。
1.古典诗词中文化审美无所不在且有不同层次和多种角度,首先应关注诗词歌赋的意境美,而且音乐也更擅长表现这种可意会、难言传的意境美。如唐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既有清秋美景风雅情趣的描绘,也有皓月千里气舒山林的幽远意蕴,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是边关雄浑,荒芜戈壁的苍凉之境,是中国历代文人胸藏家国情怀的远大抱负之心境。阅读这些词句即刻宛如身临其境,不但能够浮现景色之美,更可透过情景感悟意境之大美。如仅是体会到第一层目之所及的景观美,不能把握和体味意境美,那么,创作和演唱也易于流于表层审美,较难有更深刻演绎,不免有所缺憾。
2.古典诗词中不仅有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豪迈之美,更有闪耀人文光辉的人性之美。如苏轼有“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的金戈铁马之作,还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亡妻真挚情感及深沉追念,又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思念兄弟之情沁入肺腑之词。再如本次演唱会将女子绵绵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的《长相思》,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别离,是诗人友情的集中抒发。因此,古典诗词情感之美是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情感多样且突出体现了“真、善、美”,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所在。
古典诗词中有写意之美的诗词通常有情感美,写意往往通过描景、传情最终完成达意,而有些诗词作品着重刻画情感或借景抒情,不一定有写意之美,因此,针对不同诗词的音乐创作要差异化对待。音乐创作与歌唱如何在这些角度呈现诗词意境美、情感美与人性美,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命题。
(二)风格多内涵的音乐韵律审美
1.词曲高度贴合的音乐创作审美
古典诗词歌曲创作应是音乐与诗词相互贴合、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不同文化体裁妥协配合的过程。如前言,音乐所要表达情感内涵来自诗词,因此注定音乐处于配合地位,虽说如此,但并不意味音乐就要放弃自我完全迎合诗词,音乐有自己独立的表现手段与语汇。创作过程应注重三个审美关键词,声调、歌词韵律及与歌词音色的结合。语言是歌曲演唱中最重要的互动介质,尤其是不以舞台综合表演为主的艺术歌曲,语言对音乐有很大影响。因此,歌曲创作中音乐旋律走向要注意遵循歌词声调曲折,旋律方能与歌词有机贴合。汉语声调有辨别语义作用,所谓传情达意必然建立在字正腔圆之上,音乐创作若有倒字或不易归韵,将势必影响歌词情感表达,同时削弱受众对歌曲的接受度和直观感受。当然,音乐有自身衍化手段与规律,但无论如何,歌词声调变化是歌曲音乐创作中应注重的问题之一,尤其起韵和落句,音乐和声调应更加贴合,避免产生倒字。其次,古典诗词有长短句也有齐言,注意诗词中的节奏审美,仔细揣摩诗词节奏变化与特点,也是影响歌曲创作的重要因素。其三,古典诗词既有平仄之分,亦有宽窄和音色变化,认真把握其中规律,也将有助于我们创作出更好的歌曲。如中国北方传统戏曲、说唱所用的“十三辙”就有一定借鉴意义。
2.音乐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审美
就风格而言,1949年之后以来这一体例中国韵味渐浓,若以中国音调特征来表现固然甚好,但不必拘泥于此,非得强调以中国音调特征为基础,反而会束缚作曲家的自由创作。当代音乐作品中,很多作品不再单纯以中国音调为素材进行创作,而是探求从文化心理、深层审美中解析和描刻。因此我们欢迎和期待具有中国音调风格歌曲同时,也绝不排斥其他音乐元素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当代确有些歌唱性较差、可听性不够的声乐作品,由此笔者还想多多呼吁,歌唱性艺术作品不但要考虑它的艺术性,还应充分照顾可听性与可传播性,写出好听旋律不是坏事,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通常有那么一段悦耳旋律。
组合形式多样化和艺术化既是当代也是本场演唱会重要特点之一。这次舞台呈现并未追求雄伟场面和宏大叙事,而是更加贴合文人气质,在优雅恬静中展示词曲意蕴且形式多样。伴奏组合形式有欧洲艺术歌曲传统钢琴伴奏形式,亦有以中国乐器各组合形式,如琴箫、筝与琵琶、琵琶携箫与钢琴等多种形式,总体特征突出传达了典雅幽远。有的作品整体更偏重于器乐思维,伴奏组合不再是声乐从属,听起来更像一个相对独立表达的器乐部分,形成或复调或支声的音乐效果。
(三)微典雅、中正平和之歌唱审美
中国古诗词歌曲历来就是中国歌唱家演唱类型之一,20世纪以来,应尚能、周小燕、姜家锵等歌唱家的积极传播与演唱,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更以独特且多元的艺术表现方式赋予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现代魅力,今天,以方琼为代表的中青年歌唱家薪火相传且又有推进。古典诗词歌曲让歌唱家有了更丰富表现体例,对中国声乐学科建设、教学实践及文化市场开拓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舞台歌唱非常重要,一首作品若未经舞台演唱,只能视作歌谱,不能认定为完整意义的歌曲。
这一体例歌唱风格多偏重文人清微典雅、中正平和的审美气质,当然,不同诗词的文化意境和情感气质可能相去甚远,需区别对待。既是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究其总体歌唱特色而言,咬字、行腔及音韵婉转应有中国化考虑。声乐界长期以来就汉语歌曲演唱有“音包字”还是“字包音”之争,笔者以为若仅为声音美感而忽视歌词传言达意,好像本末倒置了。方琼演唱会让观众体会到字正腔圆之重要,清晰领略歌词可马上理解歌词赋予的情感内涵,将极大拉近歌者与听众心理距离。因此,歌曲演唱首要问题无疑是如何把握歌词,笔者曾提醒学生拿到歌谱后首先既不是唱也不是听,而是先吟诵歌词,若不能熟练流畅吟诵歌词是很难演唱好歌曲。这类歌曲不仅如此,还应了解诗词背后故事,在历史语境中充分理解文学家彼时心路历程与情感桑田,有助于我们更好演绎。
听方琼演唱会可明晰这类歌曲对歌唱者要求甚高,不仅需出色声乐技巧,还要有对古典文化的思考解读,即文学化审美观,否则声音绝难承载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再说气息,虽说歌唱都以气息为王,但由于这类歌曲往往古风浓郁,连绵悠长气口较少,歌者需有扎实歌唱功底。其次韵味,既有语言声韵把握,也有不同风格韵味的细节掌控,如何用声音摹刻不同风格非常不易。不同作品又有不同演唱和声音呈现方式,本场演唱会中有类似古诗词吟诵歌曲;有偏于民间歌谣式演唱;还有借鉴了民间说唱艺术风格,如“长相知”,弹词开篇虽音乐性较强,但说唱与声乐的歌唱重点还是不尽相同,这首作品演唱时既要听出弹词清亮连绵的感觉,又需有声乐歌唱的声音控制,且是轻巧软糯的吴语演唱,很为不易;再有大型声乐作品,更考验演唱者对声音的控制及综合表现力。故,唱一两首古典诗词易,完成这样一场高水平演唱会,难。
三、对研究中某些问题的批评思考
古典诗词歌曲创作研究中尚有一些问题,“学洋不变”和“食古不化”同在。“学洋不变”好解,部分属于艺术歌曲体裁的歌曲与欧美艺术歌曲相似不难想象,只希望作曲家可多考虑歌曲的文化特色与受众。“食古不化”就让人费解了。中国历有尚古心结,甚至厚古薄今,如有研究者提倡音乐创作应完全回到古诗词原始歌唱风格,甚至一字一音的歌唱,笔者觉着古曲打谱复原需如此,尽可能尊重历史。但当代古典诗词歌曲应把握“当代”二字,创作中应更注重古典诗词的文化品格与文人气质锤炼,是当代作曲家对古典诗词的感悟与体味,其音乐核心风格大可遵循当代音乐风格。形式与风格不妨多样化,贴近当代审美习惯、音乐风格及歌唱特色,既体现这一体例的历史继承,又体现当代创新与发展。
探讨该体例歌唱方式时亦有类似问题,一些文章爱用古代音乐理论来解释甚至指导当下,如文必“唱论”奉为圣典。从古代声乐文献中寻求支撑,或以此为鉴笔者赞同,学习借用民间歌唱艺术的歌唱方法及行腔方式笔者也十分支持。若以古量今,无疑邯郸学步,且不说古汉语与今汉语尤其是普通话有很大差别,从歌唱体系与歌唱方式方法看,亦是全然不同。
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老一辈和新生代作曲家和歌唱家共同辛勤耕耘和努力下已是硕果累累,当下发展更需作曲家的旺盛创作和歌唱家不断舞台呈现。此外,我们应保持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强烈的市场敏感度,今后可促使这一体例走进校园成为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有效助力,还可积极迈向市场,为推广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作用。这一体例是否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开创更丰富艺术形式,走横向跨越发展之路,如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剧等。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创作不仅极大丰富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更以其独特的典雅艺术魅力吸引了大批爱好者,这是当代音乐创作和歌唱多样性与丰富性的表现,也为中国音乐体系的发展、探索与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期待更多更好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面世,也期待中国民族声乐学科以此为契机,取得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白晓炜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