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1-30李茜
李 茜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茜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近年来,各地高校不断地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教育水平,但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每年的六月,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既是毕业季,同时也是失业季。那么如何在众多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呢?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逻辑能力等能力;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及发展自己。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综述
(一)职业生涯的内涵
赵曙明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和员工基于员工个人和企业组织两方面的需求共同制定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的活动。①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
1.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又称为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的有“职业辅导之父”之称的帕森斯1909年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格模式,所以相应的也有与其人格模式相匹配的职业类型。而且提出了职业设计的三要素模式:首先是清楚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个性特点、气质类型、兴趣以及优势劣势等;其次是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了解各个职位的任职要求、薪酬水平、职业前景等;最后是将上述两项资料匹配,找出最合适自己的职位,从而实现人职匹配。
2.职业锚理论
职业锚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施恩教授提出的。所谓的职业锚是指个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舍弃的职业中必不可少的价值观。职业锚理论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者的整合。
3.生涯发展理论
生涯发展理论是由生涯辅导理论大师舒伯(Super)提出的。Super认为,职业的选择历程就是自我概念的实践历程,其理论的14项命题基本涵盖了他的主要理念,比如生涯发展阶段、生涯角色、生涯模式、生涯成熟等。②其核心认为每个个体只是独一无二的,根据自己独特的特质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定职业。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往往表现的很茫然,毕业找工作时也没有特定的目标。有的大学生是询问父母的意见,父母说哪好就哪好;而有的大学生则是抱着随意的态度找工作,一家一家单位轮着试,合适则留下继续干,不合适就跳槽,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为什么会在职业初期频繁的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的现象很不利于大学生之后的职业发展,频繁的跳槽使大学生没有职业积淀,没有一步步扎实的基础,很难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而且对个人的信誉也不好,频繁的跳槽说明你耐性差,缺少责任心,对组织的忠诚度差。
(二)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差
国内大部分高校只在毕业生找工作时会开展一次职业教育,这就是高校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一个老师对着几百个学生机械的讲课,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和重视程度低,所以几乎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没有什么效果。而且高校在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规模、笼统的授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大学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存在差距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缺乏实际指导。理想和现实是存在差距的,大学生的有较强的优越感,眼高手低,对行业现状又缺乏了解,所以凭着自己的臆想制定出来的职业规划是不切实际的。比如有的大学生一出校门就计划做总裁助理,这在现实中太过理想化,所以这样做出来的这也生涯规划是徒劳,对大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改善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首先,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贯穿大学生的4年学习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清楚的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大一时应该让学生初步的了解所学的专业,并且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包括自己的气质类型、性格类型、兴趣等;大二、大三时,通过对专业课的系统学习,详细的了解与专业对口工作的相关信息,在此期间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来,从而让其更加的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四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应聘礼仪等方面。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传统的授课式收效甚微,教师可以结合案例讨论、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最后是要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部门,通过一些量表工具收集在校学生的相关数据,以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真对性。
(二)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金钱至上”的急功近利的态度。可以在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寒暑假去企业参加实践,真正的了解企业现状、行业现状,清楚的了解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薪酬水平、晋升路线等。只有清楚的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要眼高手低,任何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只有通过基层的锻炼,增加自己的行业积淀,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 注 释 ]
①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工具、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
②朱兆红.Super生涯发展理论及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1]仵林军.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工具、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
[3]朱兆红.Super生涯发展理论及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4]刘圆圆.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
[5]陈曼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G
A
1006-0049-(2017)03-02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