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7-01-30周石其陈福娇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区新生办学

周石其 陈福娇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周石其**陈福娇**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格局已然成型[1]。在国外,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加州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等众多高校都采用了多校区办学模式[2]。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高等教育也逐步面向大众化,招生规模陆续扩大,许多高校相继进行多校区办学实践,以缓解教育资源的不足。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直至目前约有900所大学通过合并等方式建成了拥有多个校区的综合性大学[3],例如中山大学有东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以及珠海校区四个校区;浙江大学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和紫金港五个校区,江西理工大学有南昌校区和位于赣州的本部、西校区及黄金校区四个校区。多校区办学模式为缓解我国教育资源不足,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般而言,多校区办学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流动模式,即以年级来划分校区,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开就读;二、固定模式,即以学科专业来划分,不同的学院固定分布在分校区中,学生在分校区就读至毕业;三、本研分层模式,即以学科层次来划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布在不同校区就读[4]。基于此,多校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对于其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把握多校区办学的新特点,并紧密结合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构建适宜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指导多校区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校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作为一个刚刚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的特殊群体,大学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他们今后大学四年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进入大学后,新生身处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学习目标还不够明确,专业思维尚未确立,人际关系基本从零开始,自理能力尚不完善,这些都极易导致他们产生茫然、失落、甚至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便于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大学新生常常被单独安置在一个校区,由此导致与高年级学生沟通、交流缺乏,学长、学姐的榜样作用减弱。大学长期沉淀的浓厚学风传承受阻;二是由于空间距离等原因,大学新生与老师交流相对较少,使得新生适应性教育受到影响[5]。在多校区办学模式背景下,由于教师一般都跨校区上课,这导致低年级学生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机会偏少,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掩盖。专业教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减弱,容易使得新生对专业认识不够全面,对就业现状不够了解,对就业前景缺乏自信,这些都可能促使学生滋生不良情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做到针对性与实效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因素。

(二)教育机制的特殊性

新建校区在校园文化和信息量等方面相对老校区较为薄弱,校区间的相互交流存在着物理空间距离。此外,多校区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往往无法平均或者高效配置;并且,校区间的地域障碍使得各类资源和信息交互不畅,这些都给教育管理带了新变化。传统的单一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的教育管理通常是“直线式”管理,即通过校——院——系——班“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机制。然而,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多校区在空间距离、教育资源,以及教育对象上都有差别。倘若沿用单一校区的“直线式”管理机制,势必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对于大学新生,单独处在新校区,学院的管理往往容易脱节。基于此,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进行适宜的宏观调整,比较适合的管理机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与单一校区的机制应有所不同。

(三)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多数多校区大学均采取按年级或者专业的功能划分模式。由于校区群体结构相对单一,通常难以满足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有效开展。为解决此类问题,各校区往往会组建一些非正式群体。而如何引导这些非正式群体组织,进而有效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大学新生被安排在一个新校区,一般离市区较远,甚至很多为了学生安全采取封闭式管理,新校区容易与外界隔离,生活单调,大学新生容易滋生孤独等负面情绪。此外,校园文化氛围浓淡不一,资源共享程度不均衡,都会促使多校区新生较于单一校区运行的新生更易产生对学校、学院的低归属感和低认同感,甚至滋生被排斥、受委屈和失落等复杂的心态。这些都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相矛盾,容易引发一些思想上的问题,给多校区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多校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以生为本,加强适应教育

高校办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讲过“对学生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也是教师主要的学术责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开展,尤其是对于大学新生,应保障其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1.加强心理健康干预与教育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学生自身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新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及教育培训显得及其重要[7]。第一、采取科学测评方式掌握新生的心理状况。在大学新生入学后,及时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完善的新生心理档案,以便把握新生心理特点,了解新生的心理动态,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加强对专职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能够初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8]。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常态化

将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常态化,并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心理疏导的能力[9]。同时,学校应开展专题讲座、出版校刊、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咨询网络平台的建设,如今,网络、手机、微信等的普及也给心理咨询提供了更加隐秘和便捷的咨询途径。新生也更愿意通过网络进行倾诉内心,因此运用好网络心理咨询微平台将更加有助于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顺利适应大学生活[10]。

3.拓宽师生、生生交流渠道,发挥榜样作用

发挥教师以及优秀学长的榜样力量,对于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首先,各校区学院之间应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设立新生导师,让专业教师走到新生当中去,形成常规化的文化建设主题活动,持久地加强各校区间师生的联系,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相互渗透,以便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及学生对所处高校的认同感。其次,不同校区,高低年级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体系,增加沟通交流,提升新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再次,在信息时代下,多校区可以建立健全统一的全校网络系统,对新生网络舆论加以引导,以便新校区求学的学生实时把握院校动态,进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二)因生因校制宜,协同教育管理

多校区办学给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机制以满足多校区管理的变化。在一校多区的模式下,应明确各个校区的工作目标和教育功能,把每个校区作为基本管理单位,并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重心转移到各个校区[11],实现宏观集中、微观分权,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特色管理模式。所谓“条式管理”,就是学校统一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同时工作目标和计划“直线式”完成;所谓“块式管理”,就是根据各校区的实际情况,办学思想和任务有所区别,细化管理制度[12]。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之单一校区办学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因此应注重高校各教育管理主体间的协同合作。笔者认为,首先,在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校学生工作部应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及时了解新生思想动态。二、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三、通过心理测评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和心理档案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风建设”和“诚信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其次,教务处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安排方面应统筹兼顾,突出对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者,各校区应在校本部的统一指导下,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做好各学院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以及新生各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校区后勤部门应加强校园安全检查与监督,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大学新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后,担任大学学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加强对新生的学业指导,同时应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大学新生尚处在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家庭环境的缺失,学业任务的加重等都容易造成其心理及情感上的变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关怀对新生的思想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校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学生需求与自身的办学优势,提高现有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利用率,加快教育管理工作的流转速度,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协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多校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能[13]。

(三)三大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需求。要做好多校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新生主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方能正确引导主体的行为。多校区大学新生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竞争、自我完善、人际交往、情感、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需求等。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满足多校区新生的需求,学校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和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工作内容、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着眼于研究新入学大学生心理转折期的特殊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14]。

2.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5]。首先树立榜样,宣传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形成各个校区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其次,创新学校人事、分配和管理体制。学校的评价制度需结合教学成绩和育人成绩,关注所授课学生的思想状况,避免只管教而不管育。学校应坚持目标导向,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以及不同岗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目标。最后加强监测与绩效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行为方式、绩效价值进行监测和评估,对有贡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晋升职称、授予荣誉、加薪等,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主要由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校风、学风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评价等要素构成,是确保多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和顺利实施的保证。为了保证多校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适宜多校区的有效管理体制和工作体系。一方面多校区应重视本校与分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配备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协调校区各部门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四、总结

多校区办学拓展了高校发展的新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的竞争力。然而,在多校区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确也面临着新生心理适应困难,师生和生生交流不畅,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受限等特殊问题。因此,高校应首先以学生为根本,提高新生的适应能力,并且因生因校制宜,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最后运用动力、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和完善多校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1(2):61.

[2]蒋威宜.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1994(5):71-76.

[3]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报,2004-09-07(01).

[4]刘惠,李小红.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3-106.

[5]王静.多校区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6]吴雪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党史文苑,2006(6):75-76.

[7]周石其,谢海强.论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2):105-106.

[8]罗涤,肖铁岩,赵旭.新建校区新生的心理问题特点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3-116.

[9]李成江.多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10]周莹莹.试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J].科教导刊,2016(21).

[11]周志成,严宗泽.构建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原则[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12]覃吉春,肖国民,郑世文.两地办学模式下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136-137.

[13]许从年,邹新亮.构建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51-155.

[14]粟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启示[J].党史文苑,2009(8):66-67.

[15]汪麟.以和谐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2006(14):62-64.

*2015年江西理工大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编号:HSFJ2015-G12)。

G

A

1006-0049-(2017)03-0015-03

**作者简介:周石其(1972-),男,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福娇(1985-),女,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区新生办学
重获新生 庇佑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