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环境下的人性裂变
——浅论宁金山的出逃与回归
2017-01-30杨攀丽
杨攀丽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战争环境下的人性裂变
——浅论宁金山的出逃与回归
杨攀丽**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根据心理学观点,人的行为活动是内在精神的投射,而内在精神又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战争的发生,不仅压抑、扭曲人的性格和心态,使人矛盾而痛苦地活着,更激发起每一个普通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一、人性的博弈——自私与忠诚的较量
普通人的生活往往不在政治与战争的中心,但对士兵而言,他们身不由己,不得不面对。宁金山在《保卫延安》中一出场便是“心神不安”“没有心劲”的懦弱形象。在蟠龙镇时,作者有意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1],李江国“真是比宁金山高一头宽一膀”,而宁金山则是“扛着枪,有气无力,像没有睡够的样子”的颓废士兵形象。此处细节描写实则是为他的出逃埋下伏笔。在宁金山的心里是人性两面的激烈搏斗,他感恩党的收留,感恩同志们的善待,却也厌恶没日没夜的行军、他疲劳、消沉、害怕。战争压抑人性,使人矛盾而痛苦地活着,也同样激发起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欲望。当自私战胜了忠诚,宁金山带着愧疚出走了。想到那没有危险的安宁地方他的心是喜悦的。诚然士兵应是具有坚定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的类群,但无法否定他们首先是人,具有正常人的自私、恐惧。追求和平安定是正常的人性诉求。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性即人的本性”,读者应该超越政治、阶级,从而才能站在人性更高的角度上理解他的出逃。
二、战争环境下的恐惧与仇恨心态
美籍学者爱德华·威尔逊在《论人性》一书中写到:“人脑中有一些先天的潜意识压抑力与动机,深刻地并且无意识地影响着我们的伦理前提:从这些根基中,道德本能得以进化。”[2]宁金山所参加的延安保卫战是一场典型的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战争。他感到恐惧,是自然的人性流露,也是生命本能的体现。改编前他是国民党的士兵,曾随国军参加过多次战役。血肉横飞的战争,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对于生存极强的渴望,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潜意识的压抑力,连同自身的防御机制对战争胜利的希望进行抑制。单方面站在道德层面对他进行批判是不合理的,具体的战争背景,使他本能地产生恐惧。
在革命战争中,与恐惧类同的还有仇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仇恨即“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强烈憎恨[3]”。宁金山出身低下、人生经历异常坎坷。文本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旧社会,他的冤比谁都深;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苦楚,他比谁都知道的清”当宁金山被送回部队后,政治思想部门开始对他及其他新编士兵进行教育,利用他们贫农出身,深受地主压迫的悲惨经历,在教育的过程中撩拨他们心中的阶级仇恨,从而加深对共产党的信仰。“有时候你烧起一堆火,火在冒烟,你就把它拨了一下,它就轰轰地烧起很大的火焰。我们这些人,”他指着火堆,“就要会把战士阶级筹划的火拨得更旺!”[1]
在党的教育下,宁金山加深了阶级仇恨,自觉紧跟党的步伐,改变了自己的性格,积极作战、关心战友、自我完善。然而“如果造成革命者处于分裂对立状态的仇恨具有理性起源的话,那么它们就不会如此持久,但是一旦仇恨产生于情感或神秘主义的因素,那么人们就既不可能遗忘也不肯宽恕。仇恨心理的根源在不同的派别那里如出一辙,它们都表现出同样的暴力倾向。”[4]笔者认为,宁金山对地主阶级的仇恨,是在不断的政治教育活动下喷薄而出的。正常情况下,恐惧、仇恨这些情感因素都被人们所接纳理解,而革命战争时期情况则大为不同。领导阶层为了更长远的利益会操控这些正常的情感,将愤怒演化为仇恨,将仇恨进阶到暴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士兵的战斗力。
三、忠诚的回归与人性的裂变
宁金山出逃后受到李大娘的温暖相待,内心对党和人民更加愧疚。被游击队解救并被送回队伍后,宁金山一改往日作风。作者在此刻意塑造了一个做事积极、照顾战友、奋勇杀敌的好战士形象。在张连中投降的问题上,他说:“经不起打熬的人,迟早总是要和我们分路的”。此刻的宁金山已有明显的阶级立场,此后行军中逐渐树立起对党的坚定信仰。对党信仰的坚定与否是《保卫延安》表现人性裂变的根据。
宁金山是从国军改编过来的战士,思想初期还没有树立起对党的信仰,在敌我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出于人性本能选择了出逃。当时对他的刻画是颓废、胆小、不高大的逃兵形象。然后在他回归后却成了一个敢于同二十多个敌人战斗、勇于自我批评、自我提高的勇敢战士。革命意识形态下的阶级性与人性是对立的,应意识形态叙事的要求,作者认为阶级性高于人性,属于党的战士必须是“高大全”的,背弃党的战士则人格丑陋、形象低下。战争环境的舆论普遍认为,阶级高于人性,属于党的士兵必须是“完美”的,在政治道德一体化和二元对立的时代,政治上不坚定向党靠近的人,道德上必定有问题。
四、结语
恶劣的生存环境对人的生存心理、生存欲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环境与时代对人的动作行为有极大的驱使作用。宁金山的生命轨迹变化看似来自人内心的欲望追求,实际上却是由于战争环境的压迫和逼使。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革命心理学》一书中说:“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特定环境的产物,而不是所有环境的产物。”宁金山的行为是对特定环境的抗争与妥协,是人基于生存本能在变化环境中的自我修正与人性裂变。在战争、阶级对立的时代环境下,那些原本正常的欲望被扼杀,正常的人性遭到破坏,这不仅是宁金山们的悲剧,更是时代的宿命与罪过。
[1]杜鹏程.保卫延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6.
[2][美]爱德华·威尔逊.论人性[M].方展画,周丹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178.
[4][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佟德志,刘训练译.广州人民出版社,2012.6.
I
A
1006-0049-(2017)03-0267-01
**作者简介:杨攀丽(1996-),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