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

2017-01-30李瑞峰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孙中山铁路思想

李瑞峰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浅谈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

李瑞峰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铁路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在西方资本主义商业殖民扩张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之列强各国都极为重视铁路修建和殖民地路权攫取。在近代中国,由于封闭保守,顽固派反对任何改革和新鲜事物,担心建设铁路会冲击封建统治秩序,铁路建设也就无从谈起。1865年在北京宣武门外出现小铁路,直到1874年,在华英商怡和洋行为商业利益拓展需要而开修建营运铁路的先例。此后随着西方近代科学观念的进一步传播和晚清中国的进一步被开放,使人愈益认识到铁路修建的重要,孙中山铁路思想的萌发也始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铁路建设也成为孙中山毕生的追求。

一、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的由来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最早见于他在1894年所写的《上李鸿章书》。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把自己的“富国之经,治国之本”之思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为发展商业、贸易,做到货畅其流,孙中山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有明确的“商政”,改变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支持商民进行贸易,制定了一些政策以促进商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接纳工业革命,兴办近代交通业,通过修建铁路公路,以促进物资的自由流通。这说明了孙中山已经开始具备民族忧患意识,为谋求国家的振兴奔走呼号。

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孙中山从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上隐退后担任了中华近代铁道协会会长,认为“交通乃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这明确反映出孙中山对于铁道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年6月,孙中山与上海《民立报》记者的一次谈话中,对于中国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说的更为详细。他说:“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他还认为当前我国最主要的任务是修建铁路,铁路修建不仅可以消除地区之间的畛域,促进各地联系加强交流,使得近代新思想新技术传入各地区,而且不会成为我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进步的阻碍,因而铁路修建是事关我国前途的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孙中山便开始致力于铁路建设规划和筹办。

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回到上海,居住在法租界内,开始集中精力撰写理论著作,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他晚期的重要理论著作《建国方略》。在《建国方略》第二部分《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了进行物质建设的六个计划,其中就有建立全国铁路系统的内容。他计划中的修建方案基本涵盖了当时全国各地,系统完备兼顾各地区发展。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铁路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并始终坚持这一观点,形成了他“铁路先行”的思想。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提出建设20万里铁路,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他一直以来的主张和追求。

二、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内容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铁路建设思想。孙中山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建设铁路必须要取得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与他实行“民生主义”,进行物质建设的思路是一致的。孙中山说:“国家欲兴大实业,而苦无资本,则不能不借外款。”他认为有必要改变一提及外债就为之色变的状况,认为借助外债对于促进我们的建设生产事业是有利的。为此,他在给美国《独立周报》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更明确地说:“我们购买你们的成果,较我们自己制造还要便宜。因此,我们希望从美国借到两样东西:机器和教导我们如何使用机器的专家。”而对于铁路建设所必须得资金,孙中山认为可以争取外国援助,进行借款和包工。他说:“最好是批给外人包办,借款由外国银行,使与政府相涉。”可以说,“借助外国技术与资金”是孙中山进行“民生主义”建设的一个特点。他认识到了近代中国积弱民贫的现实,国家和民间层面都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如若建设就只有转变观念进行外债借举。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强调国有化。孙中山1912年在上海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就“民生主义”发表言论说:“余乃极端之社会党,甚欲采择显理佐治氏之主义施行于中国。中国无资本界、劳动界之争,又无托拉司之遗毒。国家无有资财,国家所有之资财,乃百姓之资财。民国政府拟将国内所有铁路、航业、运河及其他重要事业,一律改为国有。”这表现孙中山受传统大同思想影响的倾向。在孙中山被聘为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后,他在演说中再次宣传民生主义。他自称民主主义者,也就是宣称国家社会主义,主张人民共享社会成产成果,反对资本家垄断社会生产占据经济势力造成贫富分化。孙中山在后来的《实业计划》中也强调说,只有将发展权操于自己手中,我们才不会受制于别人。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积极竞争,努力发展国家,达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孙中山以一个革命领袖的身份亲自去参加物质建设,兴办铁路,目的就在于实践自己的思想:利用外国资本、技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

民初政局稍稳后,孙中山离开政界转向他一直所提倡的“民生主义”建设中。他以为在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所推翻,中华民国已建立的情况下,当初革命目标中的民族、民权两主义已达成,接下来就要开始民生主义的实施,这也是以后应当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孙中山认为现在“民生主义”中的第一要务,乃是铁路的建设。他说:“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在给宋教仁的信中,孙中山也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力日竭,外患日逼,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设。”这表明了孙中山发展我国铁路事业的决心之大。

根据这种情况,孙中山详细的阐述了铁路建设的有关方案。他计划在10年内修筑20万里铁路。至于20万里铁路的具体规划,孙中山认为必须坚持“有利中之最有利”原则。线路必须“一方联结吾人所计划之港,以通吾沿海沿江港口至多省份”。他在1912年6月25日与上海《民立报》记者谈话时,提出了具体设想。孙中山说:“以吾策之,沟通全国之真干路,则有三条:一、南路:起点于南海(佛山),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四川间,通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二、中路:起点于杨子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超新疆而迄于伊犁。三、北路:起点于秦皇岛,绕辽东,折入于蒙古,直穿外蒙古,以达于乌梁海。”由此看来,孙中山意图在全国修建铁路的计划的铁路建设方案是较为详细的,反映了他热切希望中国力图摆脱贫困落后局面走上富强的愿望。

三、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思想的不足之处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思想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将发展实业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外国援助和国际共同发展。孙中山列出大量脱离实际的诱人理由,希望外国相信,并立即给予贷款,甚至规划“中国之社会主义取之于外国之资本主义”。但各国列强给予贷款支持援助,自有其慎密的考虑,以保证获取最大利益,如政权的稳定、偿还能力的可靠性、获益的程度的精确分析等。孙中山对此认识不足,过度自信,他没有意识到在国家主权获得独立,国内政治稳定之前,任何的外资借助都会造成沉重的政治负担。因此他的计划、目的经常遭到失败。

此外,孙中山关于铁路系统的有关设计,由于当时的一些客观情况,此设计带有主观想象的成分,缺乏更为科学的论证。孙中山规划了一个宏大的铁路建设计划,并认定在一二十年内即可实现。以中国当时的国情,根本不可能实现。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中断在日本的访问后回国,并通电讨袁。此后袁世凯也宣布撤销孙中山的“筹划全国铁路全权”职,孙中山修筑铁路的计划也由此中止。

四、总结

民初政治局势的动荡与险恶的社会环境,终究只是让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多停留在纸质层面,对缺乏切实可行的社会操作空间和必要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其得不到施行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铁路发展要吸取外国的资本和技术,铁路权要收归国有,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事实证明这也是后发展国家实现近代化的必经之路。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一份完整、系统的经济现代化计划,孙中山的《实业计划》至今仍体现着它的价值。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茅家琦.孙中山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美]史扶邻著,丘权政等译.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4]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

F

A

1006-0049-(2017)03-0217-02

猜你喜欢

孙中山铁路思想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