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7-01-30胡小宁宋晓燕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木版年画文化遗产

胡小宁 宋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胡小宁 宋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与潍坊杨家埠年画并称为山东省两大民间画派,代表山东省木版年画的两大系统,早前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府木版年画在2006年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

东昌府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匠心独运,艺术特色别具一格,经历漫长岁月中的辉煌与没落传承至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木版年画在传承发展中面临困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木版年画市场竞争力日趋落败

近些年来,东昌府木版年画市场竞争力日渐衰落,这与木版年画自身的缺陷密不可分。其中,使用价值脱离生活实际是年画市场竞争力日趋落败的根本原因,观赏价值忽视大众审美诉求、文化价值未被充分挖掘也是阻碍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木版年画的使用价值脱离生活实际。明清时期,木版年画是东昌府周边地区千家万户迎接新年的必备品,因独特的祈福驱邪的用处备受人们欢迎。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实用功能大大减弱。一是祭拜神仙、灶王爷等节日习俗逐渐淡化;二是年画装饰美化、裱糊墙壁的用途大大减弱,使得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使用价值降低。

木版年画观赏价值忽视审美诉求。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文化选择,木版年画没有形成专门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模式,所以无论从造型、色彩还是构图来讲都相对拙劣,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诉求。现如今,木版年画的观赏价值已不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一是题材内容不能满足大众需求。传统东昌府木版年画题材以门神画为主,涵盖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等,而现存的年画题材未能突破传统年画的陈规旧制,较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诉求。二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造价低廉、俗气粗糙的传统木版年画已不再符合人们的审美诉求。

(二)传承主体缺乏有效规范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往往拥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完整、最本真的历史记忆,其自身状况直接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和传承方向。而东昌府木版年画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对传承主体缺乏有效规范和保护的问题。

木版年画的传承主体缺位。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分为刻版和印刷两个部分,制作年画的手艺人们一直遵守着“刻版的人不印刷,印刷的人不刻版”的传统。目前,这两部分都面临着传承人年事已高且缺乏后继传承人的窘境。现今,聊城市印制木版年画的传统作坊仅有荣维臣一家。同时,仅有栾喜魁、陈庆生两位老艺人还在传承刻版手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碍于身体原因,栾喜魁的刀工已大不如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另一位传承人陈庆生也已达80岁高龄,很难再拿起刻刀刻版。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依靠这种传统手艺没法发家致富,很少有人愿意将其传承下去。这一现状严重限制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主体创新意识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如果传承主体能够增强创新意识,在掌握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老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的重要性,也不会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加之受自身身体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无力创作,仅习惯性地传承老一辈的技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生命力,使其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政府支持力度和保护措施不到位

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地政府也开展了大量抢救、保护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东昌府木版年画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仍面临较多现实困境。

资金配置缺乏,后备保障不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东昌府木版年画保护工作在资金支持上存在数量不足、分配不均、政策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得到的资金少之又少。而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耗时耗力,缺乏市场而入不敷出,多数木版年画传承人仅靠从事木版年画相关活动难以维持生计,许多木版年画手艺人只能兼任其他工作或者放弃木版年画的相关工作而另谋生路。①

宣传力度不够,推广方式单一。大部分民众对东昌府木版年画了解甚少,对其进行保护的观念也未能深入人心。一方面,宣传方式单一、内容贫乏。在宣传过程中,未能将东昌府木版年画与大众的审美及现实生活充分结合,宣传效果欠佳。另一方面,宣传力度不足,受众范围较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但普通民众的参与度较低,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也较分散,难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当前东昌府木版年画所面对的现实困境并非无法可解,通过革新年画创作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来增强年画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传承主体综合素养,整合社会多方合力,将不失为治理上文所述困境的有效路径。

(一)革新年画创作内容,提高年画市场竞争力

传承和发展东昌府木版年画,保护是基本前提,创新也同样必不可少。因此要注重在题材和形式等方面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提倡科学创新,追求功能上的多元化,提高年画市场竞争力。

丰富产品形式,健全年画产业链。其一,丰富年画的寓意性、故事性、趣味性,提升其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其二,将其打造为当地特色文化符号和旅游标志,并以年画为元素,设计创作主题文化衫、旅游纪念品等附加产品,形成品牌影响力。其三,鼓励经销商充分利用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开展各种销售活动,扩大东昌府木版年画的销售市场。

提升年画价值,融入时代新元素。东昌府木版年画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在多变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深入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和群众需要,创作出反映时代气息、符合群众需要的好作品。在题材方面,增加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事件;在形式方面,丰富种类,并适当改变具体载体,增强实用性②;在用材方面,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使用质量更好、更具质感的制作材料以及工具,增强年画的美感。

重塑品牌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东昌府木版年画作为当地的文化产业符号,打造富有创意、附加值高的文化附加产品,形成富有“地方味”和“传统味”的文化品牌,以木版年画为主题开发新的旅游路线,形成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相辅相成的联动效应。③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传承主体综合素养

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重点在于根据其固有特点建立和健全一个适合时代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机制。其中,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是东昌府木版年画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确权益与责任,保护年画传承主体。传承人保护工作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推荐并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第二步,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强传承人的生活及卫生医疗保障,保证其具备良好的传承条件。但在保护过程中,应尊重传承人的传承习惯,采取活态的保护形式,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持续传承,实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发展后继人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机制的保护,帮助传承人挑选具备相应资质的传习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条件,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在学习期间对传习人进行相应资助。可以尝试突破传统的师徒式、家传式的传承方式,进行社会传承。教育部门可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相关知识纳入校本课程,举办“木版年画进校园”主题活动等。

(三)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政府保护措施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木版年画保护工作的各项支持和保障工作,领导和号召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抢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后备保障。资金支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此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合理有效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首先,中央地方财政应相互配合,整合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企业个人等进行多方合作,设立专项保护基金。其次,应完善监督体系,落实资金去向。对资金实行量化管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再次,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融资。实行低息、贴息、无息等优惠政策,发行非遗地方债、非遗彩票和上市遗产股票等筹集资金。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参与机制。要想让木版年画真正“生存”下来,要使木版年画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发动全社会形成保护合力。首先,丰富宣传途径。可通过纸媒、网媒、新媒体等各种传媒手段进行宣传普及,开展博物馆、展览馆,开办讲座等公益活动。其次,注重文化体验。比如政府主持修建以木版年画为主题的体验馆、休闲馆、民族馆等,让民众了解木版年画背景知识,体验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由此打造新的流行娱乐风尚。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为年画派别中独特的一支,有着深远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需要活态的传承,更需要创新的发展,使之真正参与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面对其在市场竞争力薄弱、传承主体匮乏、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方面的发展桎梏,我们亟需革新年画创作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政府支持力度,三管齐下以维续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保护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与血脉。

[ 注 释 ]

①王腾.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责任——以东营市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②刘玉梅.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看传统民间审美观念——以东昌府木版年画为个案.艺术百家,2013(02).

③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张宪昌.中国民间艺术精品:东昌府木版年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徐结玲.国家级非遗佛山木版年画的现状、传承与保护[J].文化遗产,2015(6).

[4]王腾.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责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叶鹏.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山东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为例”(201510445003)的研究成果。

J

A

1006-0049-(2017)03-0025-02

猜你喜欢

木版年画文化遗产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与文化遗产相遇
牛年画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侯琪版画作品选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