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2017-01-30吴静
吴 静
(四川省泸州市忠山小学,四川 泸州 646000)
肢体语言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吴 静
(四川省泸州市忠山小学,四川 泸州 646000)
肢体语言是人类对内心情感抒发的一种方式,又称之为身体语言,运用范围比较广泛。肢体语言运用于小学合唱教学极为重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肢体语言在合唱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记忆音调,调节音调和调节气息。
肢体语言;小学;合唱教学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思维与身体共同成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知识的好奇心比较重,由于生活经验较少,大脑当中所存储的知识比较少,有着足够的空间。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所以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黄金阶段。合唱教学属于一种音乐艺术类的教学,在小学阶段进行艺术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合唱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除了语言之外更多的应该是肢体方面的沟通,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肢体语言能力,在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一、肢体语言在小学合唱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分析
肢体语言是人类对内心情感抒发的一种方式,又称之为身体语言,这种语言形式是通过人的头部﹑眼神﹑表情﹑手部﹑足部等表达出来的,在原始时代,人来还没有创造出完善的语言体系,所以当时人类的沟通几乎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的。肢体语言的运用比较广泛,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在建筑施工时,由于施工机械的声音比较大,施工人员无法听清楚施工号令,所以就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指挥施工,在古代的行军过程当中,由于冲锋的厮杀与战鼓的声音比较大,所以将领一般通过旗帜来发布号令,这也属于肢体语言的一种。在小学的合唱教学当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往往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原因导致无法理解教师的语言教学,这时肢体语言就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另外在合唱教学当中,对于学生音调的调节也需要运用肢体语言。
二、肢体语言在小学合唱教学当中的运用分析
(一)在合唱训练当中有助于学生对于音调的记忆
在进行小学合唱教学时,合唱训练是将理论教学付诸实践的最好方式,但是在合唱训练当中,有些学生往往对音调的记忆不准确,由于大脑发育程度不高影响学生的记忆力,而演唱的过程当中是根据学生对于音调的记忆进行训练的,虽然音乐的旋律对于学生的记忆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面对比较复杂的歌曲时,学生的记忆能力难免会出现问题,而合唱当中一个学生的音调出错,就会影响整体的合唱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所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比如说教师邹眉头代表着某一个音调的变化,而教师稍稍欠腰代表着另一个音调,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指挥时除了手部的肢体动作之外,还可以进行比较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对学生的音调变化进行影响[1]。
(二)在合唱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音调的调节
在合唱表演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合唱人员前面还有一个指挥人员,而这个指挥人员往往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对合唱人员的音调进行指挥,每一个不同的手势则有其不同的含义,在小学的合唱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指挥的方式,比如来时的手往上抬,根据手抬高的速度来掌握音调变化的速度,而手下降也是如此,比如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发明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手势,在这类教学法当中通过不同的手势以及手势不同的高度表达do﹑re﹑mi﹑fa﹑sol﹑la﹑xi七个不同的音高,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手势语言进行音调的调整,这种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准的理解并且还可以在实际的演唱过程当中让学生正确的把握音准。
(三)在合唱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的气息调节
歌曲演唱的好坏决定因素在于气息的掌握,也就是说歌曲的演唱对于学生气息的调节要求比较高,由于小学生的演唱经验较少,对于气息的掌握能力不高,在演唱时经常不知道怎么换气,从而影响演唱的整体效果,而合唱对于整体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进行演唱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气息的调整,比如教师的一个高抬手动作,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就有着足够的时间进行吸气,而教师缓缓将手放低,则是学生的呼气时间,学生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气息的调整,从而使得整个演唱过程顺利的进行[2]。
三、结语
在小学的合唱教学当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首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实践课程当中可以作为学生音调调节以及气息调节的指导,在合唱过程当中,由于学生的音量比较高,所以不可能进行对话交流,而肢体语言就成为了主要的指导方式。
[1]吕海啸.新课改下小学合唱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3(14).
[2]宋艳琼.让音乐教学在律动中焕发生机——浅谈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
G6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