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合唱“音准与声部平衡”的几点教学实践

2017-01-30于焕明

北方音乐 2017年7期
关键词:音程音准声部

于焕明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冠亚小学,山东 济宁 272100)

小学合唱“音准与声部平衡”的几点教学实践

于焕明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冠亚小学,山东 济宁 272100)

合唱艺术是人类最美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各声部的汇合与统一,或优美,或震撼,给人以美感,让人在艺术的世界里受到鼓舞和熏陶。

合唱教学;音准;声部平衡

合唱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将自已的声音以自然﹑优美的方式展示出来,并与其他同学合作与配合,产生美感,形成完美的和声体系,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实现这一目标,本人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与“合唱”校本练习,特别是在“音准和声部平衡”方面,及时地总结了一些训练中的感悟,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合唱教学工作。

一、音准问题的解决

(一)训练气息,提高音准的稳定性

孩子由于年龄小,没有控制气息的概念,唱起歌来一般采用自主的胸部呼吸,而这种呼吸方式的弱点就是“虎头蛇尾”,开始时气流过多,到后来没有气息的支持,造成音准缺乏稳定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如下方法:首先是气息支持训练,让学生保持站立姿式,肩胛骨自然展开,双手掐腰,先用鼻子自然吸气,让学生感知腰部微动,进而向学生讲解“丹田”气的用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式呼吸方法。如果一些同学还是难以找到腹式呼吸的支持点,就让这一部分学生单手掐腰,另外一只手放在鼻子下面,模仿闻花香,或有意识的让自己的腰部鼓起,强化腹式呼吸。然后是“匀速”呼吸练习,首先练习匀速呼气,在完成一次吸气后,用字母 “U”进行呼气,呼气时值,要由短到长逐渐提高。吸气所用的时间也要反复练习,直到有意识自主控制气息,让音准趋于稳定。

(二)旋律的“起始音”,是音准的关键

通过教学实践深知,最难唱的部分莫过于副旋的起音,特别是低学段学生找不到自己声部的起音,造成声部混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找不到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会专门安排一些旋律衔接小练习,着重进行副旋的起始音与上一旋律尾音的跨度练习。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合声部分的上一结束音是|5 |,我采用哼鸣“wu”,让声音自然延长,让学生记住这个感觉。二声部的起始音是1,当哼鸣很好的时候,改用母音“en”,声音连贯。发音位置不变,再到母音“呜﹑衣”等的练习, 这样学生就能轻松的找到自己的音准位置,自信的进入自己的声部。

(三)“轻声”演唱,有利于把握音高

在新歌的教学中,特别是二声部或多声部的歌曲教学,“轻声”演唱效果会更好。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接触到新歌曲,还没有完全形成听觉记忆,便急于大声演唱和表现,势必造成音准的缺失。这种情况下,在确保多次聆听的基础上,先让学生随旋律“默唱”,达到一定的熟知程度后,在平稳气息的支持下轻声演唱,更有利于音高﹑音准的把握。

(四)多形式音阶、音程训练,巩固音准

多形式音阶﹑音程训练是巩固音准的重要手段。每节音乐课都要进行音阶训练,一开始进行完全音阶训练,以半音递增或递减,上行下行,反复训练,再到3度5度简单音程训练,让学生在脑中形成音高的概念。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这首合唱歌曲时,从歌曲中找出相应的音程,如“6和4”“3和1”“5和1”“4和2”等,把学生分成两组先聆听后分别模唱,再合唱,并及时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平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学生学过的歌曲,进行必要的识谱和视唱,由于对旋律的熟知度较好,所以更容易把握视唱的准确性,为以后的合声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渠道解决声部平衡问题

(一)发声训练,注重声部的统一

日常发声练习时,要进行同一声部强弱对比的训练,让学生感知声音的强弱会产生不同的音效,和声练习时,通过强弱的对比变化,达到各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分声部学唱旋律作为声部平衡的重点

对于陌生的两声部合唱歌曲,可以采用主旋与副旋同时学习的方法,待全体同学对两条旋律达到一定的熟知程度后,再分组分别指唱自己的旋律。同时,还可适时采用先学习低声部的办法,让学生对第二声部有一定的把握后,再教唱第一声部,就能给学生较深的印象。

“先难后易”的原则,以利于学生唱好二部合唱。如,《白鸽》这首歌中第二声部中就两个音“6和4”“5和7”,教师先尝试先教第二声部,等他们完全唱准后,再与比较熟悉的第一声部合起来。再比如,教唱《嘹亮歌声》,教师先进行“6和4”“5和3”“3和1”音程听辨训练和模唱,接下来让学生聆听,要求能听辨出声部先后进入﹑交叉进行。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学生熟悉后学唱轮唱,学习轮唱时全班分成两部分,A唱第一部分,B唱第二部声部,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唱二声部轮唱,这时合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辅助训练使声部和诣、平衡

如,在学习歌曲《嘹亮歌声》时,老师示范演唱第二声部,然后再用刚琴弹奏该旋律,与较为熟知第一声部的同学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弹奏第二声部,同时,参与演唱第二声部的学生逐渐跟进,在反复练习中,第二声部学生的声音由弱变强,直到唱的较为自信,此时,教师的弹奏由强变弱,或直接走二部合声伴奏。同样的方法,可以辅助第一声部,使声部之间更加平衡和谐。

(四)将歌曲艺术化处理作为声部平衡的提升

如:《钟声叮叮当》一课中,我将碰铃﹑三角铁这些打击乐器加入到乐曲中,又采用跳音和连音﹑以及强弱对比等不同的演唱方法丰富歌曲,同时还加入拍手的动作让歌曲更加跳跃活泼,使学生在歌曲演唱时达到情感的高潮。

小学低学段是合唱教学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合唱教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合唱素养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所以,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今后的合唱教育教学中乐于学习,善于总结﹑及时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音乐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合唱指挥﹑音乐作品创造性处理等专业技能,让自己的合唱教学水平达到更高,更深远的境界。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钟维国.中小学合唱实践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G642

A

猜你喜欢

音程音准声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多声部视唱训练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音乐游戏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