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征手法应用的心理分析

2017-01-29孙承先

课外语文·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中学教学

孙承先

【摘要】象征手法主要是借象征体来表现本体。 象征中的本体多是某种情感,某种意绪,它属于心理现象,它在特殊的力的作用模式支配下,蛰伏在意识领域,等待时机随时去超脱意识。而喻体多是外界客观自然物,它也凝聚着一种力的作用模式。当某种情感、意绪一旦在外界自然物中找到了对应物,敏锐的作家就能迅速地把握这一完形心理契机,借象征体来表现本体。因此,象征的基础是“异质同构”,象征体与本体发生联系的媒介是相同的力的作用模式。所谓象征,也就是某一内在心理情感结构通过具体生动且又同构的自然物得以合理外化的表现手法。象征性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不是直接去抒发内在情愫,而是通过对象征体的形态的描写来揭示出与人内在感情同构的力的作用模式,从而迂回曲折地去加以表达。

【关键词】中学教学;象征手法;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以含蓄蕴藉为美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的驱使下,中国的文人墨客对象征手法总是颇为偏爱的。因而,在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学百花园中,有无数瑰丽的文学奇葩在古代表现得已够争奇斗艳,到了当代,它又发展得更加蔚为壮观。因此,对于象征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把它简单化、表面化,有必要对它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纵观古今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象征手法主要是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是诗歌之中被广泛采用的。这就表明,象征这一文学形式与人的内在思想情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我们都知道,象征中的象征体多是具体有形的外界客观自然物,而本体却是一种内在心理情感现象,二者之间是以何为媒介而发生联系的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对人的内在心理结构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人的内在心理結构主要包括无意识和意识这两个部分,而最深层的心理结构却存在于无意识领域。无意识是由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无意识构成的。所谓集体无意识,用容恩的话来说,“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并不是属于个体的,而是普遍的,它不管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人身上,都有着相同的内容和活动方式,这一点与‘个体无意识是不同的……它构成了心理的基础,本质上是超个人的,它出现于我们每个人内心之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在创造外界文明的同时,沉淀在每个人的意识阈限下的内在文明,它溶解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灿烂、思维的模式。当然,这个富有深刻内涵的“集体无意识”除先天性因素外,主要靠后天个人学习和社会实践而来。个人无意识是个人在从事社会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人生观、思维性格、趣味、能力等在意识阈限下的沉淀,正是有了它的注入,才使得人的内在深沉心理结构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样。

那么,到底人的內在深沉心理结构有何特点呢?比利时的学者普利高津的研究为我们解释这个问题提供了依据。他的“耗散结构”告诉我们,追求安静和平衡并不符合人的本性,因为他的机体是一种复杂的“耗散结构”,而这种结构是由无机物向有机物、由动物向人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存的一种具有特异性质的结构,它通过反熵,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和补充能量,从而使机体时刻保持一种远离绝对平衡状态。结构更加微妙复杂,其反熵的倾向就越加稳固有序。正是在这种不断地相互促进中,宇宙才逐渐从简单趋向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而我们所说的内在深沉心理结构正是这种“耗散结构”之一例。它的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之间,以及无意识诸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相互作用,或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最后组成一个有序的结构,此时该结构暂时趋于平衡。但随着新的集体无意识、新的个体无意识不知不觉的沉入,原先的稳定结构又被破坏,各要素之间进行新的作用,最后按一定的秩序又结成一个暂时稳定的结构。这样“不平衡——暂时平衡——注入——作用——不平衡”这个过程不断出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因此,我们说人的内在深层心理结构是一个动态平衡结构。但是必须指出,当这个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就会相互倾轧,此消彼长,整个结构处于一种极度混乱、无序状态,形势朦胧模糊,前景暗淡不明,意绪躁动不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斗争的不断加剧,终会有个异军突起的要素,凭借它的实力,吞并八方,慑服四海,从而形成一个以它为首的势力中心。此时,在它周围形成一个力场,心理的其他各要素都被一种特殊的力的作用模式固定在这一势力中心周围,使得整个心理结构呈现出一种规则有序,众星拱月且又暂时稳定的局面。而在这个规则有序的心理结构中,某一心理要素一旦得到加强和突出,它就瓜熟蒂落地脱离无意识的母体,灵魂出窍似的悠然升到意识的天空。此时,这个带着先天遗传素质(主要指它的力的作用模式不变)的“新生儿”,以它那种蓬勃的朝气,在意识的天空中自由地潇洒,尽情展示它获得新生的喜悦与兴奋,并且时时都在向客观物质世界寻觅表现它的契机,以期灵魂附体,求得生命的归宿。但是有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归宿,长时间不停地活动之后,疲惫之至,也就只好暂时地蛰伏在这里,待到恢复了精力,伺机再找,直到找到为止。

那么,这个由无意识母体脱胎而出的新生命是怎样在客观物理世界中寻觅它的表现契机的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客观物理世界做一番简要的分析。

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无论它怎样复杂多变,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考察,都可以将它分为原始的第一自然和人化的第二自然这两类。如果从自然物这一本身来看,它都是形与质的结合体,事物的质是指它的内部构造,主要是由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不同层次的单位元素构成,而这些不同层次的单位元素之间,都以物理的力的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后在规则有序的状态下被力的模式暂时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某个具有特定质的规定性的自然物。然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具有特殊质的规定性的事物,尤其是动植物,它们在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都要不断地遭到来自自身以外的力的冲击。因而,它们的内在结构中的力的作用模式是在不断得到外力修正之后,以协调内外力作用的特殊方式而存在。

自然物的“形”主要是指它的形状、色彩、光泽和气味等。它们是内力、外力的诸要素之间以及内力与外力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自然物之间之所以有不同的形状,追究起来,还要归结于支配它们的或创造它们的力的作用的不同。正如阿恩海姆所说:“这些自然物的形状往往是物理力的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张、收缩或成长等活动,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大海的波浪所具有的那种富有运动感的曲线,是由于海水的上涨力受到海水本身重力的作用之后才弯曲过来的……凸状的云朵和起伏的山峦……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朵的那些弯曲的盘旋的或隆起的形状,同样也保持和复现了一种生长力的运动。”总之,无论是原始的第一自然,还是人化的第二自然,它们的“形”都是在力的作用下遗留下来的痕迹,通过它们的“形”折射着事物的内在的力的作用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一种思想,一种情感都是在动荡不安的无意识母体中经过孕育、梳理之后,在一种特殊的力的模式作用下固定成形,最后诞生在意识的天空中。但它并不本分,却将自己的触角伸向辽阔的宇宙空间,随时捕获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伺机寻觅生活的伴侣、灵魂的归附体。而当自然界某个有着相同的力的作用模式的自然物一旦闯入它的搜索视野,凭着一种特殊的直觉和敏感,在磁石般的引力作用下,它便以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和激动,全身心地投入这一自然物的怀抱中。这在作家身上,表现为一种弧光电火,鬼使神差似的创作灵感刹那间的闪现,它顿时照亮作家意识的黑暗天空,使他处于一种心花怒放、兴奋不已的陶醉状态,此时的自然物,由于充满生机活力的情感意識的注入,从而也就获得了灵性,在作家眼里,它再也不是一种单调乏味的僵死的存在,它是一种意绪,一种情感的活生生的流动形式。此时,“以我观物,物物皆著我之色”,“观山则情漫于山,看海则情溢于海”,作家完全融入这种情绪流中,达到物我两忘、天道合一的境界。

谈到这里,我们说象征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问题已昭然,文章开头我们就谈到了象征中的本体多是某种情感,某种意绪,它属于心理现象,从前文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分析中可知,它们都在特殊的力的作用模式支配下,蛰伏在意识领域,积蓄着力量,等待时机随时去超脱意识,实现它人生的最高境界,走完它坎坷曲折却又灿烂辉煌的人生历程。而本体多是外界客观自然物,它也凝聚着一种力的作用模式。当某种情感、意绪一旦在外界自然物中找到了对应物,敏锐的作家就能迅速地把握这一完形心理契机,借本体来表达内在情愫的象征手法被作家采用也就成为自然。因此我们说,象征的基础是“异质同构”,象征体与本体发生联系的媒介是相同的力的作用模式。所谓象征,也就是某一内在心理情感結构通过具体生动且又同构的自然物得以合理外化的表现手法。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到,象征性文学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不是直接去抒发内在情愫,而是通过对象征体的形态的描写来揭示出与人内在感情同构的力的作用模式,从而迂回曲折地去加以表达。因而,象征性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作家要能够熟练地应用语言文字形象生动地去描述最能揭示与内在情感同构的自然物的“形”。为此,作家还可以使用其他各种文学形式技巧,来穷其“形”、尽其“相”,从而更好地达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目的。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中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展现语文魅力的课堂教学五问法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