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塑造之困境、原因及对策

2017-01-29吴文劼孙慧敏

山西青年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吴文劼 孙慧敏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塑造之困境、原因及对策

吴文劼*孙慧敏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不断壮大,影响日益广泛。大学生志愿服务地位重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塑造能够极大的加强和推动志愿服务的长远健康发展。

志愿服务;困境;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塑造之困境

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是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力量,始终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成为志愿服务团队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但是目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也存在很多的困境,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服务质量不高,活动内容单一,组织形式简单,重复性建设,专业性低,管理松散,流动性高等等,以上存在的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困境之原因

(一)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首先,社会公众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够尊重,普遍缺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了解,甚至认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免费劳动力”,有的甚至嘲讽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傻子”、“书呆子”。其次,部分高校对于志愿服务缺乏重视,不注重组织建设、不重视培训、缺乏激励机制,甚至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学校“省钱办事”的一种途径。部分高校还存在以行政命令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获得学生和社会认同。再次,大学生对于志愿服精神的理解并不深刻。大部分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随大流”的从众行为,缺乏独立的思考和选择,也没有对志愿服务有着深刻的体会,后期逐渐退出志愿服务活动。

(二)缺乏系统组织和教育

高校对于志愿服务管理和教育不足,缺乏资源整合和发展规划。一方面,高校缺乏专业、规范、系统的志愿服务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不高、专业性低,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只接受过零星的志愿服务教育,不少志愿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志愿服务培训教育,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了解情况,被认为是“书呆子”、“傻子”,极大地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志愿服务的管理上,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的现象,甚至一个学校出现十几个支教团队的现象,内容单一,重复建设。

(三)缺乏资金与制度保障

首先,作为非盈利性的教育机构的高校,用于志愿服务的费用较少,导致高校用于志愿服务的经费不多,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据了解,大部分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都是通过组织自己筹集,资金不足阻碍了志愿服务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权益保障不足,有些大学生在舟车劳顿提供志愿服务后,还要自行解决基本的交通、饮食费用,既没有物质的回馈,也少有制度的奖励,不免寒心。激励机制的缺失打击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塑造之对策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塑造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志愿服务各高校都在开展,为什么水平差别很大?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包装”和宣传

众所周知,除了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还要对于具体的志愿服务行为和项目进行宣传,“做好事,要留名”。诚然,志愿服务“包装”也好,宣传也好,本质上都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无可厚非,但是,志愿服务的品牌塑造一定要回归到志愿服务本身。首先,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基础要牢固,一定是能够真正满足和提供志愿服务的项目,才有可能成为品牌。其次,项目建设和宣传要找准角度,形成亮点。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和教育

加强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教育是维持志愿服务活动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中活跃着众多的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只有不断加强管理和教育,才能建设强有力的志愿服务团队。

首先,在高校志愿服务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对志愿者骨干的管理和教育。例如可以发挥研究生支教团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骨干的带动作用,在支教当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将支教团作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孵化器,将支教当地作为志愿服务项目的练兵场。其次搭建志愿服务交流的平台。例如开展“志愿服务节”等大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校园大赛、志愿服务公益论坛等展示各团队风采,相互交流,促进提升。既能让志愿者在交流中不断提升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也能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同和对志愿服务群体的归属感。

(三)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大学生志愿服服务保障体系

拓宽资金渠道,是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瓶颈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时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能够有效保障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高校志愿服务既是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是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应当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金,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基金建设管理,评估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基金使用,同时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平台,降低在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成本。

其次,争取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合作和赞助。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于公益事业也日益关心。众多的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团体应该加强与热心公益的企事业单位联系。例如:全国知名志愿服务团体“本禹志愿服务队”与武汉市二航路桥公司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地”的志愿服务模式,为该志愿服务团队服务贵州偏远山区提供了持续的支持。

最后,需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事迹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机制,志愿精神鼓励无私无偿奉献,但是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一些适当的奖励,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例如西方部分国家对于达成一定服务小时的志愿者提供学分奖励或者奖学金奖励。可以参照,在评优评先中纳入志愿服务标准,或者予以“优秀青年志愿者”的表彰;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的行为,要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安全保障,例如购买保险,保障志愿者人身安全等。

[1]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确证困境及其应对[J].青年探索,2013(03):61-65.

[2]付蕊.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的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的发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6).

吴文劼(1981-),男,汉族,江西高安人,硕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孙慧敏(1995-),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D

A

1006-0049-(2017)24-0231-01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