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中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2017-01-29关欣
关 欣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声乐课中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关 欣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传统的声乐教学通常是采用大班式集体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教学效果其实并不理想。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教学创新方法,提出分层教学模式,该模式在综合考虑学生个体条件差异,兴趣差异,理解力差异的前提下,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个体差异;教学创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声乐属于一种音乐表演艺术,传统声乐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集体授课,这种授课模式的缺点是,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教学为中心,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个性差异,教学内容和标准统一,忽略了学生真正的需要,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等学校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应该与时俱进,探索一种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以促进音乐教育结构调整、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声音条件差异,兴趣差异,理解力差异,内心需求的差异等,分别针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进行分层,让教学更贴合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声乐,进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学生的个人条件差异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即主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古人的教学理念,在现代的声乐教学中,同样值得推崇和借鉴。由于不同学生在音色,音准,音域上存在差异,需要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声音条件好,但乐理基础不扎实,声音技巧的处理等不过关,类似这些,都应该在考虑教学上要区别对待。
(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力差异
统一的授课模式,虽然对老师而言比较容易,对教授整体进度容易把握,但对学生而言,由于个体对声乐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有些人理解的快,能够很快掌握并运用,而有些人理解、消化的慢些,如果非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会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分析原因,结合学生特点,实施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概念,是实施声乐分层教学的基础。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教学分层,是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群体的分层,而并非依据成绩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这里提到的分层,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分层教学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当学生的能力水平已经到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最高点时,就应考虑进行动态调整,将其提升到更高层的“最近发展区”去发展。这种由集体授课改为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一)学生分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如根据学生的音色,音质进行分层,分为A,B,C三层,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分层,如有的学生喜欢民族乐,有的学生则喜欢美声。又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发声技巧等进行分层,可以说,分层的标准是灵活的,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此处不做限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特质得到更合理的发展。例如,将学生分为A,B,C三层,C层学生可能在音乐素质上比较薄弱,音准、节奏差,往往本身不够自信,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一首完整的歌曲;B层学生相比C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和基础,能够独立完成一首曲目的演唱,但缺乏演唱的积极性和热情,乐曲整体把握和表现力不够;A层学生相比B层和C层学生,不仅乐理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而且乐感表现力强,理解和接受力较好,愿意增加一些自己对乐曲的表演发挥。
(二)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和教学内容中划分的不同层次,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对乐曲的理解把握比较一般的C层学生,制定的目标可以是依据基础标准完整地完成一首曲目即可,而针对理解力和表演力都较强的A层学生,可制定一些更高难度的演唱技巧作为扩展。不同的目标层次,学生更易达到并从中获得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授课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分层分组进行教授。例如,针对上述分层的A,B,C三组学生,C组学生,需要加强其乐理知识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心他们,培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B组学生,要肯定他们的乐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调动他们的演唱积极性,选取一些能启发和培养他们情绪和表现力的乐曲,多加训练;A层学生,需要更专业的引导,可以选取技巧和难度都较高的乐曲去训练和演唱,诱导学生自由发挥,突破自我。同时A,B,C三层学生,还可以适当增加一起训练和互动的课程,让C层的学生去学习和聆听B组,A组学生的演唱,创造不同层次之间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机会。
(四)评价分层
由于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评价也不应该千篇一律,而是应该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给予适合本层教学要求的评价。例如,针对C层的学生,应该多采用鼓励性的表扬评价,多多调动该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更多地去引导,重点强化,激发学生的表现力;A层的学生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方式,促进他们更加谦虚,强化他们不断进取的欲望。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都应该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的同时,更要积极指导,纠正,使其获得更多的认同感,成就感和愉悦感,这也是我们声乐教学的根本所在。
三、结语
总之,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真正地去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动向,制定与之契合的培养方案,并尽力去实施,积极调整,争取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质,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1] 文蕾.试论“PBL”教学法在声乐课堂上的操作模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8:82-87.
[2] 周恩泽.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声乐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
关欣(1974-),女,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