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2017-01-29张翼翔张璐阳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涵义中国梦思政

张翼翔 张璐阳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张翼翔*张璐阳*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与国家走向和精英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的是教授高等学府学生的思想政治,其根本的目的是教育出具有中国梦新时代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涵义。中国梦的提出与高等学府思想政治的教授密不可分,重要节点是提升并改革现阶段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国梦与教育的融会贯通不仅是提高并改革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授方法的必须途径,而且是中国在富强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项丰富且难以实施的战略工程就是高等学府的教授方式与中国梦相结合并统一,这就需要研究学者们从各个层面和在不同的背景下积极的探讨研究。

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有着非常重要涵义的中国梦的首次出现,对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其非常关键的节点是加大和改良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新时代和创造性丰富的思想,其最根本的目标也是目前高等学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中国梦涵义

(一)科学的理解中国梦

在参阅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系统地解释了中国梦以及它的概念,其主要的涵义就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最远大的理想就是实现伟大中国的富强以及民族的振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中国梦,逐步让国家富裕强盛和民族崛起以及民众幸福地生活,这才是中国梦的根本涵义。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相信,我国全面的建设并实现小康社会是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而全面的建设成为国家富裕、群众幸福安康的生活、社会和谐的发展在中国成立100周年一定可以实现,其伟大的中国梦也在这时全部实现。

(二)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以国际背景分析来看,各国之间的利益追逐、全球化的经济不断融合、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国与国之间都形成较为紧密的关联,慢慢增强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相互融合的利益,是对制定的国际位置和继续增强的国家发展需要各国快速的应对并改变,其如果不发展就要落后的局面对各国来讲都是必须要正视的重要问题。以此为国际背景,我国也在国际社会的竞争中深受考验,要想阻止国际上的压力并且看准时机倾尽全国之力不断地发展以应对来自国际中的挑战,就必须先让我国的群众幸福安康的生活和国家富裕以及民族的振兴放在首位,因此目前的国际时局符合中国梦的提出。

二、合理有效的将中国梦与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如何让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梦合理的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找出并从各个层面和视角寻找。

(一)将高等学府的教学课程与中国梦紧密的结合并融会贯通必须以思政教育为主要方面。

将高等学校的思政理论课的讲授与中国梦相结合并融会贯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梦和对其涵义熟知于心,而且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牢牢地抓住,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将中国梦变为其自身的追求和处事的指南,就必须要把讲堂和资料不断地深化到学生的思维中,这也是思政讲授主要的方面。有关中国梦的历史涵义和文化底蕴不仅在讲堂中全面的进行解读,而且有目的有指向的进行方方面面的讲授。

(二)高等学府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必须要以丰富的学校底蕴为基础,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就是不断提升并强化传达中国梦的主题活动。

1.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学校的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和美化校园的风景统称为校园硬环境。要想让学生的思维中对中国梦的追求不断扩大影响,可以采用在学生休息或者观赏校园美景的地方布置带有追梦方面的书画,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采用名人雕塑等手段,让学生了解雕塑人物的勤学史和追逐梦想所付出的努力来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以此来提升学生群体积极向上的道德培养。高等学府学习氛围和人文气息统称为校园软环境。对中国梦涵义和解读可以采用新媒体手段,例如校园的报刊亭和广播电台以及宣讲栏等等方式。

2.文化氛围的构建要保证学生思维培养和思政教育渗透相结合

提升知识和培养思维相结合的合理方式是检验课堂所学途径,主要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政的讲授。要将学校文化的主题建立在细心规划和不断开展主题较新并且具有充分内容,且兴趣吸引强有趣的基础上。

(三)通过对中国梦的学习加深高校学员对其的认识

我国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纪念地,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试验点,具有深厚底蕴的人文历史博物馆等地方都是高等学府学员学习中国梦的首选之地,只有让学校学生亲眼看到革命烈士的功绩和感受英雄事迹,才能对中国梦的涵义进行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不管多么大的困难面前不畏惧,才可以让其懂得国家富裕强盛和民族团结振兴的重要性,形成其源源不断的动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三、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关于中国梦,此后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又不止一次地解读关于中国梦的具体涵义和目标,使得高等学校的全体教工人员和学生群体对此高度的关注。中国梦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以及其灌输的方式,都要创建合理有效的科学的方式,这样才能让高校学员对中国梦进行充分的认识,其自身的行为准则和是否失德也具有考虑的标准。其主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让中国梦与高等学府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中国梦与高等学府的相结合往往采用新兴的媒介和理论教育,思政教学和各式各样的报告等方式,以此来有效的扩大并推广“中国梦”在高等学府思政教育工作层面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理想坚定和有信仰的社会精英。

[1]吴晓斐.解析中国梦及其实现条件与路径[J].前沿,2013(8):29-30.

[2]庞桂甲.浅析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66-69.

[3]王建利,华玉武“.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2013(7):37-39.

张翼翔(1990-),男,河南偃师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璐阳(1991-),女,河南巩义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07-0141-01

猜你喜欢

涵义中国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的仙人掌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探究《说文》省形的真实涵义
我对国防教育的涵义的理解
财务失败涵义、原因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