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MOOCs对高校师生影响机制研究*
2017-01-29李华清周铮铮
李华清 周铮铮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00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MOOCs对高校师生影响机制研究*
李华清**周铮铮*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00
新媒体时代的高速信息化创造了跨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使得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基于通讯技术、微电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在线学习平台也伴随新媒体的繁荣而发展起来,“慕课”(MOOCs)就是一个典型例子。MOOCs具有大规模、完全开放、完全在线等特征激起人们对“名校、名师、名课”资源、教育变革和教育公平的美好憧憬。本研究将MOOCs这样的学习平台视为一种媒介,将在校大学生的MOOCs学习视为媒介接触行为,用传播学领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这一媒介接触行为。发现:师生对MOOCs的使用给其带来了双重影响,以后MOOCs的推广应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课程内容与质量的提高。
MOOCs;使用与满足;双重影响
一、MOOCs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MOOCs的概念
MOOCs,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可以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式课程”。国内亦有人将MOOCs译为“慕课”(姚昆仑,2008)①。
(二)国内外MOOCs发展现状
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于200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研究生水平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了互联网上,吸引了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约160000名学生注册学习。2012年MOOCs被广为传播,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创办的edX,斯坦福大学创办的Coursera以及Udacity等呈现了不同形式的MOOCs并开始受到大众追捧。Coursera、edX和Udacity是慕课运动的“三驾马车”。它们投入许多金钱和精力,致力于开发高质量的专题学习内容,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秘密武器”②。美国TIME杂志把2012年称为“MOOCs年”。
中国教育部也正从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推动中国的MOOCs发展。“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建设和推广使用200门左右中国大学MOOCs。
2012年,各名校纷纷寻求与国外MOOC课程提供平台的合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经与Eddy合作,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也加入了Coursera,共享开放课程③。我国的高等教育界也正在为出现本土化的MOOCs做努力。其中北京大学推出了面向广大在校学生和社会大众的免费开放视频网站,2014年4月,人民网发报道指出:以北大为例,目前的10门课注册人数已经近37000人,已经超过北大在校生人数④。
上海市由市教委投资800万元建成了一个融合复旦、交大等名校的课程平台,建立了一个区域性的课程联盟——“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截至2012年6月,全市有30所高校加入到这个平台来分享他们的优质课程,并推举各自学校的专家在平台上开设特定专业的课程,据统计,已经有145门课程在该平台上线。因此,“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已具有MOOCs雏形和规模,也体现了MOOCs的核心本质。2014年4月,新闻晨报报道指出从6月1日起,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19所西南片区高校学生在“好大学在线”上选修课程,修满全部课程后,就能获得学分,还能和自己所在的学校的学分互认。同时,各个高校也在酝酿上线特色专业,学生修满整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后,还能拿到第二学位证书。由此可见,在线教育在我国已被高度关注并初具规模,以MOOCs为对象的研究工作是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
(三)MOOCs的特点
MOOC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它的“大规模”、“在线学习”和“开放学习”。大规模是指:对于学生数目没有要求,可以是成千上万的同学同时学习,让优质资源得以共享,而且是近乎免费的低成本共享;所谓在线学习是指:仅仅需要网络和上网设备两样东西,打破时空限制。开放学习是指:没有学历背景要求,可以学习任何自己想学的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老师、学校和授课语言。
当然,MOOCs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诚信问题,由于没有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和考试,无法保证拿到学分、毕业证的学生确实是认真学习过慕课的。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现象,如何保证“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课程质量问题,世界著名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都把人数小于20的教学班数量占总教学班数量的比例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数量太多,课程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创新性问题,在MOOC时代,大批量、工业化制造,由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学生,都只会拥有类似或相同的观点、思维和认识,全世界的学生都是“同门师兄弟”这对于知识创新,学术研究,文明发展非常不利。四是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问题,MOOCs只能提供、传递知识、信息,然而真实的校园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MOOCs解决不了的。五是完成率低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批评之一就是尽管MOOC的注册学生规模大到数以十万计,但是通常90%以上的注册者未能完成课程。知名博主Todd Tauber也持这样的看法,他说“其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大规模”(Not So Massive After All)⑤。
二、高校师生对MOOCs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简称U&G)是传播学领域最流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理论⑥。U&G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起源于20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于七十年代。伊莱休·卡兹(Elihu Katz)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使用与满足的传播学者。该理论把人接触媒介的需要分为:认识的需要、感情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
(一)对高校师生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对MOOCs的使用来自三方面的需求。一是拓展知识的需要,根据问卷结果,在注册使用慕课的上海市大学生中,大多数同学是为了学习一些知识技能,而不是方便拿学分。同时,偏向于选择学校没有开设过的非自身专业相关课程,其中有64%的同学选择人文社科类课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是一个灵动的主体,更应该具备学习知识技能的主动性,注册使用MOOCs的同学中大部分体现出了一种主动安排学习内容,调整学习策略,积极补充自我的能力。二是出于名师、名校情结,88%的MOOCs选修大学生相对于老师,更看重课程本身,并不局限于自己学校老师,没有对教学者的明显依赖,但是,有较大部分同学反映出自己是出于“名师情结、名校情结”来选修MOOCs的。开设MOOCs的学校中不乏名校名师开路,例如哈佛、北大等等,MOOCs搭建了一个名校名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教育桥梁,所以大学生比较希望通过MOOCs来满足,想要领略名校名师的风采的需求。三是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锻炼自学能力,在个人层面,大学生明显偏向于为了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来选修MOOCs,而非为了树立好学生的形象。在社会整合角度上,大学生更偏为理性,不会盲目跟风,也不会为了增加线下同学有更多的交流话题和谈资来选择慕课。
针对前面的认知、情感、个人整合、社会整合、缓解压力等需求,笔者通过采访的形式来调查满意度情况,多数同学反映,可以通过MOOCs满足自己丰富学习知识、方法,锻炼学习能力以及名校名师等需求,但由于学生自控力普遍不高,不能完整落实自己学习安排与策略,所以对MOOCs使用情况满意度打上折扣。
(二)MOOCs“使用”后带来的“负满足”
一方面,证书含金量不高,不能证明拥有相关知识与技能。MOOCs课程学期结束后会发放完成课程同学一个MOOCs证书,要有大学Logo需要加付几百元。证书目前在社会层面,尤其是公司HR认证度非常不高,导致证书含金量受损。大学生渴望学习且追求有意义的资质证明,他们希望以MOOCs学位获得日后就业的敲门砖。另一方面,不能面对面交流,问题解答不及时。60%同学选择留言并等待老师解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听课之中产生的疑惑,这种方式的选择便造成了问题后置的问题,有其在某些理工科课程中,会造成“卡壳”没有跟上某个环节的情况。而在注意力方面,由于教学方式为电脑前一对多授课,而多数同学喜欢独自选修课程,就造成了注意力比传统课堂稍差的问题。再者,与现实世界的强关系变弱,减少了同学间互动。大学生偏向自己独自选修慕课,听课时也倾向于自己学习,而非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场所更喜欢在宿舍或者家里这种相对隐私、放松、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营造了一个相对封闭自我的环境,与现实教学相比,缺少与真实世界以及同学们的交流,弱化了交际等能力。对于选修多门MOOCs同学而言,MOOCs也占用了较多的空闲时间,大部分同学选择文体活动来放松自我。
三、对MOOCs发展的建议
(一)重视教学质量反馈
大学生在学习MOOCs的过程中,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理工科的学习中,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可能造成逻辑过节,继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影响MOOCs课程完成率。实时讨论版可以针对该问题,提供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平台,助力同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⑦。MOOCs的开放是需要课程资源和课程平台放在开放的课程中,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经历可以帮助课程教师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可以从不同视角对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课程作业反馈出来的学生个体差异性也可以增强作业教学功能,学习者参与论坛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当前MOOCs的互动形式中,课程论坛交流形式是教师首选,从学习者分享的个人学习体验中了解到课程短视频中穿插进行提问方式比长时间的视频课程更受欢迎。大规模课程反馈信息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定位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针对性的解答关键问题。
(二)增加名师、名校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质量
根据调研结果,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名师、名校的课程,但是由于一些难度大的课程以及专业相关度小的感兴趣课程,学习难度加大,对学生自主灵活安排学习和自我管理学习进步提出了挑战,导致一些退课、弃课现象出现。增加课程数量种类,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同时,MOOCs老师应该深入研究该平台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加课程互动,提升课程质量。
MOOCs目前发展十分迅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发展,学习者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大学生的使用需求以及满足度都对MOOCs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修正和指导作用,其中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尤为强烈与重要。
[ 注 释 ]
①姚昆仑.科学技术奖励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②莱瑞·约翰逊,白晓晶,译.对于“慕课”的质疑——在线学习变革引发的社会反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6).
③谢莹.MOOC革命:在线教育的发展对传统大学的冲击与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④王鹿华.当教育遭遇新媒体[EB/OL].http://gs.people.com.cn/BIG5/n/2014/0410/c188871-20965393.html.
⑤焦建立.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网络教育,2013(04).
⑥陆亨.使用与满足:一个标签化的理论[J].国际新闻界,2011(02).
⑦邓丰穗,李炳煌.简谈MOOC的发展对师生互动行为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7).
*2014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李华清(1992-),男,河北保定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媒文化;周铮铮(1985-),女,江苏镇江人,硕士,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5.5;G
A
1006-0049-(2017)07-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