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音璇对山东新民歌的贡献
2017-01-29王岩
王 岩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论王音璇对山东新民歌的贡献
王 岩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山东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优秀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不同民族和地区,是一个浩瀚的民歌海洋。随着社会的发展,山东民歌的研究创新成为民歌演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课题。本文所探讨的是山东新民歌演唱风格与技巧和王音璇对山东新民歌的贡献。
山东新民歌;王音璇;风格与技巧
一、山东新民歌的创新传播人——王音璇
王音璇于1936年出生在山东益都,1948年参军,先后在渤海军政文工团、山东省军区文工团、前卫歌舞团从事声乐工作。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林俊卿咽音研究所进修声乐。1958年转业到山东歌舞团,1964年调山东艺术学校(现山东艺术学院)从事声乐教学。王音璇首唱《沂蒙山小调》、《谁能比得上咱》、《红花献雷锋》等歌曲、为电影《苦菜花》、《红日》等配唱插曲。 她培养了王世慧、罗余瑛、韩光霞等歌唱家和声乐教法理论研究者,一生桃李满天下。是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是中国第一个声乐硕士研究生的奠基人;是山东民歌风格研究的民族理论家; 是教书育人德艺双馨的优秀教育家。她在山东新民歌研究、创新、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山东新民歌的一面旗帜,在山东歌坛以及全国歌坛占有重要位置。
二、山东民歌与山东新民歌
(一)山东民歌
山东民歌是中国民歌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丰富多彩的题材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山东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神气质,成为我们发展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山东民歌有近万首,主要有号子、秧歌、小调、大型套曲、风俗歌曲、儿歌等不同体裁。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山东民歌的特点:1.音乐表现干炼、直接。2.方言性格明显,多运用地方特色明显的衬词。3.选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实实在在机具山东人的朴实的性格。4.山东民歌的演唱风格多为“冲”、“挎”、“硬”,声音宏亮、宽厚,唱高音时,“喊”的成份比较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不满足于大本嗓子的演唱,渴求既保持山东风味又优美动听的歌声。王音璇通过50多年的演唱实践、教研创新,形成了当今流传的山东新民歌风格。为山东民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山东新民歌
1.山东新民歌的“行腔”
山东新民歌的行腔风格主要有“倚滑音”(倚音中带着滑音称“倚滑音”)它分上倚滑音、下倚滑音、长倚滑音和短倚滑音,王音璇在演唱和辅导学生山东新民歌时充分发挥四种不同“倚滑音”功能。如《谁不说俺家乡好》中,第一句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与第二句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时,要求每个字都要有“倚滑音”,只有这样,才能唱出山东新民歌暨该歌曲的风格。她要求每个学生在演唱时要腔随字走,依据方言或普通话的四声音调而变,同时坚持“气领腔行”之原则,并在演唱过程中,字头的发音要做到短脆清晰,字腹的发音要宽要圆,字尾要准确归韵,要突出感情及地方色彩。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作品,注意声音中的明与暗,动与静,松与紧,刚与柔,厚与薄之变化。演唱时每个音需心中有数,不仅发音要清晰,收音亦细致圆满,不但要把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收好,而且要与下一句的第一个字连接流畅,做到“歌有神,声有魂”。正是由于王音璇在教学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才使山东新民歌的传播和传承更加有学术性和延续性,一代一代的传承至今。像《谁不说俺家乡好》、《沂蒙山小调》、《我的家乡沂蒙山》、《包楞调》、《清蓝蓝的河》等作品已成为歌唱家经常在舞台上展示的曲目。
2.山东新民歌的“甩腔”
“甩腔”是表现山东新民歌粗犷、豪放、直率、纯朴内容的技术手段。如《沂蒙山小调》中“人人那个都说哎”和“沂蒙那个山上哎”句中的“哎”,“沂蒙山好”中的尾韵“奥”和“好风光”句中的尾韵“昂”,作为《沂蒙山小调》的首唱人,王音璇对每一句的甩腔都进行了仔细揣摩,一个乐段中的四个甩腔不能完全一样,每一个甩腔要分别代表不同的情感。第一个要唱的豪放;第二个要唱的柔美;第三个要唱的亲切;第四个要唱的舒畅。第二段“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除了保留第一段甩腔的风格外,要特别注重“草低”二字的发音,要唱成“草低儿”,带上舌尖儿化音。第三段,“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第一句中的“花”要唱成“花儿”,第二句中的“谷子”要唱成“谷子儿”。第四段“咱们的毛主席领导的好,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该段速度要加快,演唱情绪要高涨,尤其是结尾,要把每个字和每个“山东味”唱足、灌满,让观众感受到沂蒙人民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经过她的研究创新和演唱实践,从而达到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
3.山东新民歌的“咽音花腔”
“咽音花腔”演唱技术的开发,来自于王音璇虚心请教,集众家之长的治学品格,她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林俊卿咽音演唱法,在理论上不断总结,仔细思考,在教学中反复实验,并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中花腔技术,开创了一是通过喉咙打开,二是横膈膜、腹直肌、腰大肌的灵活支持,三是充足的“丹田”气息及后腰磁场,四是收放自如的声带闭合,五是稳定的歌唱通道等手段来圆满完成“咽音花腔”演唱技术,增添了中国民族声乐科学、系统性发展之内容,亦是山东民歌之出彩点。如《我的家乡沂蒙山》中的“哎嗨哟奥奥奥哎哎哎哎哎哎嗨依哟,映山红花……”和《清蓝蓝的河》中的“哎嗨哟哎得儿依儿哟奥奥奥奥哎得儿依儿哟”。运用“咽音花腔”演唱技术,不仅增强了演唱山东新民歌内容之诠释深度,且填补了中国民歌演唱花腔的空白。
王音璇不但自己坚持创新、演唱山东新民歌,而且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走声乐民族化的道路,并为此奋斗一生”她常说:“学者有功,须是渐进而不已,日计不足,岁计则有余”。在山东民歌创新道路上,要持之以恒,刻苦钻研。使山东新民歌发扬光大,世代流传。
J6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