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择业意愿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2017-01-29李颖
李 颖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护生择业意愿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李 颖*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调查采取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5、2016级护生为调研对象,综合被调查对象的专业、择业态度、择业目标、择业途径等择业意愿基本问题,编制了《护生择业意愿择业问卷调查表》。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发放,最终收回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82.19%。力图通过有效问卷的针对性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护生择业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择业观引导对策。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择业心态
1.危机意识增强。分析调查结果可知:有63.6%的护生对即将来临的就业选择,感觉内心焦虑,没有做好准备;有18.2%的护生,感觉就业胸有成竹;还有18.2%的护生表示随波逐流。这表明,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护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明显增强。
2.就业准备增多。综合“对所向往的职业和工作地点有过努力或实际行动吗”和“为未来职业发展做了哪些准备”的两项数据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护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就业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66.7%的护生都一直在为未来就业积蓄力量,9.5%的护生最近也开始了实际行动,还有14.3%的护生打算在未来开始行动;仅有9.5%的护生还没有想过要做出任何实际努力。而对于已经或即将开始就业准备的护生来说,他们将校内学习扩展到校外充电和创新创业,超过50%的护生在校外培训班学习,课程涉及计算机(26.9%)、英语考试辅导(23.1%)等。更有11.5%的同学开始尝试创业。就业准备呈现多元化和实用化特点。
(二)择业倾向
1.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护生受经济利益观念影响正在逐渐加深,对经济利益的考量日渐凸显。在本次调查中,22.9%的护生将经济收入设为求职首选因素;“经济收入高”、“发展空间大”、“工作环境优越”则是她们重点考虑的前三项职业评价标准。
2.动机突出自我发展。从调查来看,护生在就业时普遍关注两大条件:待遇高、发展空间大;离家近、生活压力小。这表明在护生在择业选择时更为注重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在追求自我实现时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
3.目标取向多元化。首先,护生对就业出路的考量明显增多。调查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护生为57.1%,准备考研为28.6,报考公务员为14.3%。目前考研、公考成为护生追求的新目标。其次,护理对医院的选择范围扩展。多数直接就业的护生不再只执着于三甲医院,市区医院(13.6%)、县医院(13.6%)、乡镇医院(4.5%)、私立医院(9%)成为越来越多护生在择业时的首选目标。
(三)择业期望值
正如前文所言,当今经济收入、发展前途、工作地点、已成为许多护生择业的三项首要指标,护生择业期望较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要求高收入。调查数据显示:护生期望月薪在5000—6000元的占57.1%,6000元以上的则高达33.3%,仅有9.5%的护生选择3000—4000元;第二,渴望尽早成功。在回答“希望在事业上成功的年龄”这一问题时,45岁以上的答案无人选择,护生大多希望在25-28岁(77.3%)、35-45岁(22.7%)时就获得成功。可见,在校护生对工作待遇的要求普遍偏高,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三、护生择业工作思路对策
总体来说,护生择业意愿日趋成熟,他们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为未来努力准备。但也存在着在价值追求上重视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在利益追求中谋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远大理想、在择业认知方面重视外在因素而轻视内在等问题。由于影响护生择业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教育和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对低年级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稳定专业思想;对高年级学生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致力就业服务,真正促进护生择业工作。
第一,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使之了解和热爱护理专业,树立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正确择业观念。帮助护生稳定专业思想,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邀请护理前辈召开职业规划讲座。帮助护生们更加清楚的认知专业前景,掌握与临床病人沟通的技巧,有效的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为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以5.12国际护士节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专业技能竞赛和纪念活动,通过授帽仪式、烛火传承、齐唱《护士之歌》,引导护生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更要传承和发扬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引导护生树立灵活的择业观,深化护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既要注重宣传国家对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创新创业等相关就业政策,鼓励护生参加西部志愿,三支一扶,选调生等报名与选聘活动。又要帮助护生拓宽视野,树立面向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私立医院的灵活就业观念。对护生的就业指导是其择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应始终围绕服务学生就业的中心理念,强化择业指导与服务意识,更好地实现护生就业的体制保障。
第三,拓展护生择业指导的方式,分阶段有步骤的促进护生就业。具体来说,就是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且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指导。对低年级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进行护理专业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对高年级学生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则通过一系列的实习、讲座、讨论、咨询等活动丰富和深化护生对职业发展愿望的认识,帮助护生掌握就业必备的知识、方法、技巧等,为护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咨询,帮助护生顺利地实现就业。
[1]敖琴英,等.不同学历层次毕业护生择业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0(12):4.
[2]喻名峰,等.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
[3]关巍.高校辅导员促进就业工作的思考[J].大学生就业,2017(4):47.
李颖(1991-),女,河南平顶山人,贵州医科大学,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F249.2;G
A
1006-0049-(2017)19-0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