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考
2017-01-29王新然
王新然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考
王新然*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纵观当前的高校学习形式,课业压力轻、人际交往压力重的现实,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如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突破,如何在新形势和新挑战下良好地开展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为了高校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考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批学生如潮水一般涌入期待已久的大学校门,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令学生们充满困惑又不知何去何从。有调查指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相当多的学生表示,迈出大学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十分困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适时的洞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了解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十分必要。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昔日的“温室花朵”,而今的“铿锵玫瑰”
每一位参与过学生工作的高校教师都对新生的娇惯深有体会,这是由于特定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进入高校后,这种娇惯在开学第一课——军训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批的学生想尽各种办法请假,其中不乏发动父母甚至全家为其编造借口,更有甚者,请来家中的长者亲自给辅导员打电话,以此作为条件,强迫辅导员为其准假。这样的例子,在每一年的开学季都不是少数。究其原因,无非是成长环境过于优越,家庭教育过于温和,所导致的学生极其脆弱,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身份的转变,仍然沉浸在“温室花朵”的温房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实现身份的转变,助其成为真正的“铿锵玫瑰”,是高校教师应该完成的首要任务。
二、人际交往遇“瓶颈”,性格极端酿“苦果”
本人曾以“你眼中的大学”为题,让学生作800字作文,随即将发现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句话是:“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事实正是如此,学校既社会。学校拥有一套完善的自我运行系统,学生每日的生活、学习、娱乐、乃至交通和人际交往,悉数在校园进行。人际和谐程度,成为了仅次于学习成绩的衡量学生大学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学生由于高中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在人际交往上存在被动、内向、胆怯、抗拒交往等问题,使得同学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亮起了红灯。每天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之间如果有了矛盾,郁闷程度可想而知。在矛盾的不断迫使下,矛盾有可能被进一步激化,学生的个性会变得更加极端,以至于觉得每个人都在针对自己,大家都瞧不起自己,没有人想跟自己交朋友等等。极端个性的恶果,会直接反应在学生成绩上,上大学渐渐变成了“熬”大学。
三、就业遭打击,人生更迷茫
随着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生在大三一开学就感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进而导致自我怀疑,人生因此迷茫。不少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会主动了解就业的动向,对就业单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的必须要求过四级或者六级,激发了学生想要进一步参加考试的欲望,而论文、毕业设计等课业负担又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考试,作弊和替考等违规行为再次成为高发。此外,一些同学为了搜集就业信息,轻信不正规网站上的虚假就业广告,甚至前往进行面试,由此引发的欺诈行为对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极大,应成为高校防范的重中之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范风险于未然。对于解决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四、蛇打七寸,贵在抓住重点
高校工作千头万绪,辅导员老师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在解决问题时,不妨尝试又紧急、又重要的事情先来。与提高学习成绩相比,帮助其建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显然更加重要。要学会抓住黄金时间,在开学的第一课,就明确的告知学生大学应该学什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引导其实现自我突破,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走出以往的温床,早日出类拔萃!
五、合理利用主题班会,建立良好班级文化
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有效形式,辅导员老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个机会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绝不能流于形式。辅导员在学期初,就应清楚的制定好本学期的宏观班会计划,其中包含班会的次数、主题、形式、具体活动等,以便更好的安排时间和执行。只要在最初就建立健康、民主的班级文化,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树立起轻松、和谐、诚信、友爱的班级氛围,以此来消融学生之间的生疏,合理的缓和矛盾。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生活老师,也是最亲近的朋友,要具有一根洞察学生情感走向的触角,把问题消灭在平时,这应该成为衡量一个辅导员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六、提升自我,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树立一种自我提升意识,努力坚持一种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可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这就意味着,教师应着重建立除去学习成绩之外的多重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渗透更加丰富的内容,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培养等。此外,有四个内容是值得重点注意的:有四个载体需要引起重视:一是要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在文化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校园人文环境载体,要建设集使用、审美和教育三项功能于一体的校园环境文化,实现环境育人;三是行为文化载体,要加强教师师德教风建设,加强学生学风、文明生活方式教育,促进价值行为养成;四是网络文化载体,要建设好融吸引力、服务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长期、广泛开展网络文化交流活动,切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类网络文化信息。
总之,伴随世界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国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加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并体现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经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以来近5年的制度建设、队伍培养和经验积累之后,已经取得了一部分的成绩。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王新然(1988-),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学部,助教,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法。
G
A
1006-0049-(2017)05-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