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技术控制与东道国技术学习的博弈
——一个具体实例的考察
2017-01-29李宏玥乔姗姗
李宏玥 乔姗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00
外资技术控制与东道国技术学习的博弈
——一个具体实例的考察
李宏玥 乔姗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00
一家外资企业对自身技术进行控制以防止技术外溢,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东道国企业向外资企业进行技术学习,以便获得外资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二者围绕着技术控制与技术学习进行博弈是常见的情况。然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控制,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学习,均是非常复杂的操作问题。本文基于一个具体的案例,详细地对技术学习和技术控制进行剖析。该案例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启示:东道国应“灵活”地学习外资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学习技术的实践运用;东道国需要进行反技术锁定研究,探索有效学习的策略和路径;东道国过分依赖学习外资技术,反而难以发展本国技术;维护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东道国引进技术至关重要;不能忽视运用先进技术的基础管理。
外资技术控制;东道国技术学习
一、实例考察的缘由
本文所研究的案例虽然不是很大,但我们认为能够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启示不小,如同解剖麻雀,仍能探究俱全的五脏。我国引进外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外资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如何学?我国多年的引进外资的实践表明,难以真正地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在有些情况下还出现了技术的逆向溢出。在这种可谓严峻的背景下,东道国如何有效地向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雾团。要想更为有效地向外资学习,还应该了解外资如何保护技术。而东道国企业对外资如何保护技术,所了解的比较有限,也往往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雾团。该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事例,对外资的技术控制和东道国的技术学习进行实际的解读,值得我国的管理部门和各个产业的企业去借鉴和思考,从中获取具有实际感触的启示。
在具体分析之前,先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为了规避嫌疑,把该公司简称为RT公司。RT公司是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一家独资企业,位于浙江省,主要从事户外遮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近期加强对可拆卸可移动的大型车库和飞机棚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不断对原有车库、棚类进行升级换代。RT公司于2003年在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十分迅速,连续每年被评为当地最有实力企业和出口10强。从RT公司取得的业绩来看,其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在中国的外国企业,也因此其技术倍受中国同行的青睐,相关的公司和技术人员均曾努力对其技术进行学习和模仿。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基于该公司,分析外资技术的控制以及东道国对其技术的学习,二者之间展开的博弈,具有典型的意义和价值。
二、对RT公司的技术学习实况
在当地有多家公司向RT公司学习技术和管理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其技术在我国的扩散。这些公司的学习方式,以及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益处都是非常显著的。从很大程度上而言,这些公司对RT公司的学习是值得其他公司进行学习的。
(一)对技术的学习
对RT公司的产品,在当地有多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进行了模仿,RT公司使用专利也没有获得有效的保护。例如RT公司的主要产品车库,当地几大同行业公司都有生产,某些公司甚至把RT公司的产品图片修改后发布在他们的公司门户网站上。他们通过展销会或者直接在国外购买RT公司的产品,进行局部修改后,推向市场。
RT公司的很多产品积累了多年的用户使用经验,并逐步改进后才成为一款成熟的产品。美国总公司的开发人员收集大量客户使用经验和建议,设计出适合欧美人士使用的产品。例如车库产品使用的材料、尺寸、颜色、当地对户外用品的法律规定等这些户外用品的关键设计点,都需要多年的持续改进。而当地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购买RT公司的产品对上述的设计进行模仿;对于专利保护的产品设计,特别是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他们通过修改可以轻易地绕开法律的约束。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获取RT公司产品的升级情况,从上游供应商、国外客户、RT公司流失的员工等方面获取信息,来改进自己的产品。RT公司采用的一些新工艺和新材料很容易被这些公司所采用,而RT公司难以对其进行保护。
(二)对管理技能的学习
RT公司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成本是该行业竞争战略的核心,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是RT公司实现低成本的关键。如上所述,当地公司对RT公司的一些新工艺和新材料进行积极模仿。除此之外,这些公司还对RT公司的内部运营管理进行积极模仿。虽然对一个公司的内部运营管理进行模仿是比较困难的,但当地公司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挖取RT公司的员工,也较为成功地学习了RT公司的管理技能。例如RT公司采取的控制材料成本的方法和减少计件工资制弊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十分有效,在RT公司采用后不久,就被当地公司纷纷效仿采用。
(三)通过人员的学习
RT公司的现任总裁是其在华的第八任总裁,在此之前,RT公司七次换帅。七次换帅的原因是类似的,这些总裁在任RT公司总裁期间,掌握了RT公司的产品、技术、管理技能、甚至部分市场和客户资源等,而后另起炉灶,开办自己的公司。RT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只得把这些总裁革职。同时,还有一些RT公司的重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RT公司的工作期间,也掌握了有关的技术和技能,而后离开,单独开展经营业务。
三、RT公司的技术控制实况
RT公司为了对付被学习和被模仿,针对上述情形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控制措施:
(一)对核心技术进行保密和垄断
4.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能源交通项目,从获利年度起,对其所得税实行前5年免征,后5年减半征收。
目前,RT公司产品所使用的新工艺和新材料是公司的核心秘密,针对容易模仿的情况,RT公司加强了保密,并尽量促成技术垄断。首先,对核心技术注册专利,尽量寻求有效的法律保护。再者,制定大量的保密规则,让公司内部员工特别是掌握公司核心技术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在生产中严格控制图纸、模版等,尽量让最少的人接触到技术本身和各种技术载体,做到对核心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保密。
(二)对核心技术谨慎推出
RT公司的技术战略注重在客户需求和核心技术保护方面寻求平衡,对其核心技术的推出是谨慎的,并非一下子把核心技术都拿到市场上运用。平时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发能力等,搞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技术储备,但只推出比其他公司先进半步的技术和产品,以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对于尚未利用的技术或一时很难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则把这些技术储存起来。根据市场的变化控制新产品的发布节奏,当现行的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时,再适度推出所储备的技术。目前,RT公司根据市场竞争状况,适时地采用一些新工艺和新材料,就是谨慎推出核心技术战略的反映。
(三)围绕核心技术进行规模投资
RT公司围绕核心技术进行规模投资,来保护核心技术,即对核心技术所支持的产品进行大规模投资,尽量占据市场空间,借以防止东道国进行技术模仿,这是因为:这种做法可以使剩余的市场空间难以支撑东道国公司进行同类技术产品的投资;通过规模经济威慑使东道国公司不敢轻易模仿。RT公司利用美国母公司的资金支持,对其关键产品进行持续不断的投资和扩大规模,增大后进者的仿制风险。当地的本土公司多为中小公司,由于资源配置规模较小,在RT公司的大规模投资战略下,对其进行模仿,尤其是对其核心技术进行模仿的风险加大,可以起到遏制模仿的效果。
(四)塑造组织技术,限制个人技术
个人技术容易扩散,而组织技术难以扩散。RT公司采取措施使整体技术内隐于组织之内,成为组织技术。对于重大的产品技术,根据技术使用的流程,尽量让不同部分的技术分布于有关的各个部门或工序,不同部门和工序的技术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技术。对不同部门和工序之间的技术进行隔离控制,单一部门和工序只了解自己这部分技术,而无法掌握整体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单一部门或工序的人员很难学习到其他部门和工序的技术,不能利用自己的技术去另外进行生产,起到遏制技术扩散的目的。
(五)高薪留住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RT公司的技术通过员工的扩散是很严重的,针对这种情况,RT公司采取高薪和敬重的办法留住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RT公司在做人力资源规划时,十分关注培养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使他们自愿与公司同命运,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他们的流失,东道国的同行公司也很难通过高薪等方法挖走他们。此外,RT公司还注意用高薪等方式聘用同行的技术专家,既增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又可削弱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
(六)凭借基础管理提升技术效率和延缓新技术使用
RT公司认为基础管理是其在华的竞争对手很难一时进行模仿的;同样的技术,谁的基础管理水平高,谁就能做出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RT公司坚持推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TQM管理,从企业最基本的物料、生产工艺、装备、车间管理下功夫,全面推行ERP的管理思想。RT公司的良好的基础管理提升了技术效率,延缓了对新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技术较早较快地扩散。
四、本案例技术控制和技术学习的启示
(一)东道国应“灵活”地学习外资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学习技术的实践运用
从有关公司对RT公司的技术学习实况来看,这些公司采取了多个渠道和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当某种方式不能有效地向外资学习时,就尝试别的方式,想法设法能够真正地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对于外资利用专利等法律手段来保护技术,有关公司也采取一定的策略绕开法律的限制,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该案例中,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即东道国的本土人员学习到技术和管理技能后,就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技术和管理技能,使之真正转化为东道国自己所掌握和使用的技术和管理技能。我们认为这是东道国有效向外资学习的极其重要的方面,给我们一个过去未曾关注的重要启示:东道国应重视“学以致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或机制推动“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尽快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这样也更能有实效地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
(二)东道国需要进行反技术锁定研究,探索有效学习的策略和路径
RT公司采取的对核心技术进行保密和垄断、塑造组织技术等措施,都可以视为所谓的技术锁定问题,即促成先进技术与东道国人员隔离,使东道国人员难以接触到先进技术,或者对先进技术设置难以破解的诀窍,东道国人员即使接触到了技术,也难以破解,进而达到保护先进技术的目的。很显然,外资通过技术锁定,加大了东道国向其进行技术学习的难度。我国已有专家提出进行反技术锁定研究,来与外资的技术锁定进行博弈。应该来讲,外资具备技术垄断等优势,在技术锁定上具备了有利条件,同时,外资对技术锁定的策略和方法往往很熟悉;而东道国对如何应对技术锁定,即反技术锁定,往往还是模模糊糊。在该形势下,东道国进行反技术锁定研究已十分必要。而实际上,许多东道国注重引进外资的数量,对反技术锁定的关注和研究不够;在很多情况下,反技术锁定才是真正重要的,有助于真正学习到先进的技术。通过反技术锁定研究,弄清外资先进技术的要害和机理,进行适度的改进和完善,以形成具有东道国特色的技术。
(三)东道国过分依赖学习外资技术,反而难以发展本国技术
从RT公司对核心技术谨慎推出可以看出,外资不会随意地使用先进技术,仅仅使用比竞争对手略高的技术,只要保持领先即可。如此以来,外资使用技术的先进程度就取决于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了。如果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不高,想通过外资引入世界一流的技术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东道国必须加强自主研发,同时,加强借鉴和吸收国外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如果东道国的技术进步较快,就会增强技术竞争,迫使外资不断运用新技术和更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技术的引进。否则,外资仅仅使用低端技术就可以获胜,东道国很难引入先进的技术。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技术越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外资输入的技术也越是低端的技术。
这两年来,我国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我国社会各界对自主创新也已高度关注;该文的分析可为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导向提供一定的论证。
(四)维护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东道国引进技术至关重要
如果仅看引进了多少外资和多少家外资单位,反而伤害技术的引进。RT公司围绕核心技术进行规模投资表明,外资对东道国市场进行垄断,也是技术保护的有效方式。外资一旦垄断市场,东道国的竞争对手就没有市场空间来使用同类技术,自然也就防止了同类技术的扩散。类似的情况在我国比较严重,根据国内的有关报道,世界跨国公司凭借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等,进入我国市场后,比较容易地获得在我国某些市场中的主导或垄断地位,同时,通过竞争挤垮或并购等方式,减少我国的同行企业。在我国的有些行业,大部分市场被外资占据了,我国的有竞争力的同行企业也被吞吃掉了,就谈不上向外资学习技术与管理技能了。近阶段,国内对上述情况呼声很高,国家工商总局还调查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并形成《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报告。我国已开始采取对策减少和限制外资在我国的垄断和限制竞争的行为,该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这种对策,从引进技术的角度提供一种政策解释。
(五)不能忽视运用先进技术的基础管理
RT公司靠基础管理提升技术效率和延缓新技术使用;同理,东道国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管理,先进的技术难以学到手,即使掌握了先进技术,也难以较好地运用;相反,东道国企业如果具备了必要的基础管理,会促进对先进技术的学习。一些东道国在实际的引资过程中,往往急于引进技术,却忽略了对基础管理的提升,给引进和学习国外技术带来瓶颈约束。比如我国的一些企业,基础管理就比较落后,我国有关方面对该问题应该加以重视,注意培育和改善承载先进技术的基础管理,为学习和运用先进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1]陈怀超,范建红,牛冲槐.制度距离对中国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4(4).
[2]崔淼,欧阳桃花,徐志.基于资源演化的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动态配置——科隆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6).
[3]杜丽虹,吴先明.吸收能力、制度环境与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基于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问卷调研[J].科学学研究,2013(4).
[4]雷权勇.跨国公司在江苏发展的嵌入性研究[J].科技广场,2014(9).
[5]张蓓.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经营战略与实践研究[J].现代营销,2016(3).
F832.6;F
A
1006-0049-(2017)05-0064-03